文/项兵
转变目前外向型经济特点,使中国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同时积极拉动内需,放松管制并给与民营企业更大的空间。双管齐下,中国经济应能安度危机。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来临之时,占全球总量60%的欧美经济体可能面临衰退,这无可置疑地会严重地影响外贸依赖度很高的中国经济。如果中国顺应时局,放松管制,À¬动内需, 则有可能借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实现¾¬济全面转型,为中国经济的由大变强打下良好的基础。 外向型经济特点需要转变 目前,中国经济的外需依存度达到了70%,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本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海外订单将急剧减少,对¾¬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在浙½¬,广东等众多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地区,众多企业倒闭, 惨烈程度三十年未见。从出口导向性经济转型为以内需为主的经济,或可为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必然选择。 中国国债当下占GDP的16%,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可谓最低。本次危机中,很多国家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原因之一就是国债负债率过高,最高的是冰岛,其国债竟然达到GDP的900%,从一个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之一,已经蜕变为“破产国家”,国民信心降至冰点。日本国债负债率为170%,意大利为104%,均超过其国内GDP,美国在增加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后,国债负债率飙升至70%,德国为67.6%,法国为65.7%、传统强国的国债负债率均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议的60%的警戒线。 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是中国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有利条件。同时,亦为¾¬济结构的调整,预留了比较大的空间。未来中国可以适当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大公民社会福利。在20国集团峰会之前,中国政府公布了一个4万亿¾¬济刺激计划,占中国GDP的14%,与欧美等国补窟窿式的救市计划不同的是,中国本次的投入,将全部用于实体¾¬济与民生,以À¬动内需为要务,被称为“中国版罗斯福新政”。这也无疑会有助于中国企业渡过难关。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世界大国的发展思路均以满足内需为主导。美国内需占GDP比重达到70%,对外贸易依存度比较大的日本,其内需占GDP比重也达到60%,同样是新兴¾¬济体的印度也超过50%。内需不足,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外向型¾¬济使得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因此,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是第二产业比重尤其是制造业比重的上升,最后造成工业庞大而服务业严重滞后的畸形经济结构。目前,美国的服务业占¾¬济比重为82%,一般发达国家在60%至70%之间。印度2003年达到最高峰值62%,后来虽逐步调整,仍然超过50%以上,中国服务业占¾¬济总比重只为42%,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多数新兴经济体。而服务业的消费对象,主要为本国公民。亦即以内需为主。 实际上,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推动¾¬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被认为是“后工业时代”全球¾¬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在世界500强排名中,服务型公司平均比例已接近60%。如果将GE这样多元化集团的金融服务也计入服务业,500强服务收入比重接近75%。很好地诠释了全球化发展趋势与企业间竞争的本质。中国未来¾¬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将造就巨大的发展空间。 给民营企业更大空间 促进内需和产业转型,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给予民营企业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近70%的GDP,却只拥有30%的资源。一些重要产业领域,都是垄断性的国营企业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至今未得到彻底解决。以电信行业为例,印度在1999实现民营化,经过几年竞争,诞生了Reliance和Tata等巨头。在中国,电信行业上游被移动,电信,联通等几大国有巨头垄断,而中兴和华为,从本质上说只是电信产业链的上游设备提供商,利润主要集中在垄断的下游电信运营商。 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其他行业。寡头垄断的存在,往往造就一些内战内行的“高衙内”,满足于“全运会冠军”的地位,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可能被不断边缘化,难以产生印度米塔尔一样的“世界冠军”。中国的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等服务业领域市场巨大,如果能够放松管制并逐步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将成就内需市场的快速扩张。 最近,中国开始逐步放开土地管制,允许农民土地自由流转。此前,土地作为国家的核心资源,历来受到严厉的控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周年之际重启土地改革,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在未来,对众多行业放开管制的期待,或可变为现实。而8亿农民的致富计划,对于造就庞大的内需,亦具有非凡意义。 一方面转变目前外向型¾¬济特点,使中国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另一方面积极À¬动内需,放松管制并同时给与民营企业更大的空间。双管齐下,中国经济应能安度危机,并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石。 (作者:长江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