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 说这话的是林惠嘉,李安的妻子。在当年的那个时候,有且只有她相信李安是属于电影的天才,而捧起小金人也只是早晚的事。只是,或许,很晚。 1978年,当李安准备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时,他的父亲给了李安一组数字:在美国百老汇,每年只有200个角色,却有50000人要一起争夺这少得可怜的角色。而最为让人绝望的不是无用的奔波忙碌,而是等待,不断的等待。 从1983年开始,到1991年,李安等来了个人的第一部正式电影《推手》,8年的时间,李安等来了承载着导演梦想的小木凳。 从此,一段属于他的奇幻漂流开始了。
![北极星 如果你的目标是北方 仅仅看着北极星是不够的](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115452475410.jpeg)
同样是等待,参照各种数据,从这一年开始广告业“天下第一”的宝座大概是该易主了,新来的坐上了小木凳,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时代,来了。 不远的未来,肯定不会再有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了。没有蜕变,只有新生。修修补补,加加减减,只能证明在等待,绝望的等待。只是与李安不同,这样等下去,只能换得“我以为他会回头看我,垂下耳朵,对我咆哮着跟我道别,但他只是看着森林里,然后永远地离开,头也不回”。 至少现在还没有到“头也不回”的时候,至少现在还多少有一些余量还在,但如果不革了自己的命,如果不能将固有利益分配和权力机制打破,如果还是将“定义一切”作为笼罩“精准到达”的唯一手段……结果,还只是等待。这就是最好的坏方案。 发生了就发生了,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 现在的你死了,未来就没有你;未来的你现在死了,现在的你活着也是死。 如果你的目标是北方,仅仅看着北极星是不够的,还要看着脚下,有沟壑,有荆棘,有泥潭…… ——《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