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背后阅读答案 经济成功背后 ——中国的环境梦魇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不以生态破坏为代价而聚集巨大的工业力量,而生态的破坏,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巨额的公共财产来弥补。

  然而,在历史上很难找到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中国相当的经济体,所以,中国的污染问题打破了所有的先例。现在,环境的恶化是如此严重,污染不仅已经成为一个长期负担,对于共产党来说,更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而且,中国能不能继续驾驭其经济奇迹也还很难说。公共健康已经岌岌可危。国家卫生部门曾经对外界表示,污染已经让癌症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死亡杀手;仅空气污染,每年就可以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将近5亿人无法喝到真正安全的饮用水。

  中国的城市常常被有毒的灰幕所笼罩。根据欧盟的标准,中国的5.6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可以呼吸到安全的空气。北京正在疯狂地寻找一种可以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让天空变蓝的魔法。

  在一些国家被看作是灾难性的环境悲剧,在中国却显得稀松平常——这里有终日不见阳光的工业城市,被铅或其他污染物毒害甚至致死的儿童,被红藻吞没的海岸线和大片大片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的海域。

  中国正得意于它的成功:经济在维持着历史性的增长,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两位数的增长率。但是,增长的动力却前所未有地越来越依赖于重工业的惊人膨胀。城市化需要巨大的能源供给,而这些能源几乎都来自于煤炭这种最容易获取,也是污染最严重的资源。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况,因为我们的成就有多大,负担就会有多大。”中国一位著名的环境专家王进南(音)说,“这种情况亟须改变。只是,我们这么快就必须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很多人还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中国的问题已经变成为世界的问题。从中国的煤矿中喷涌而出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首尔和东京变成酸雨落下来。据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所载,洛杉矶的许多微粒污染物也来自于中国。

 成功的背后阅读答案 经济成功背后 ——中国的环境梦魇
  更可怕的是,正是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被全球变暖的阴影所笼罩的时候,中国进入了其工业革命中最旺盛的阶段,专家曾经预言,2010年以后,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如今,国际能源机构已经宣布,到今年年末,中国就会成为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荷兰环境评估机构甚至认为,中国现在就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排放水平。

  对于共产党来说,政治上的影响是很可怕的。以控制经济增长来降低污染,似乎是一条合乎逻辑的方法。但是,这个国家的政权系统正沉迷于快速增长不能自拔。用繁荣来安抚公众,用严格的组织机构来避免动乱,抑制行政变革的需求,这样下去,一次经济大减速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商业衰退,并威胁到共产党的统治。

  而污染本身也在制造重重恶果。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数千起小规模动荡,让政府开始对此严厉惩责,健康保障预算在迅速增加。严重的水资源匮乏,会把更多的农田变成沙漠。能源密集型工业无节制的发展,造成了对于进口石油和煤炭更严重的依赖。这意味着环境问题将会变得更严重,拖延下去,解决的代价也就更大。

  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他们必须改变方针了。他们立誓重新审视邓小平时代“发展第一”的指导精神,然后采用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持稳定发展的方针。在今年的一次联合国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的发言中,有48处提到了“环境”、“污染”或“环保”。

  政府针对节能减排设立了许多目标,划拨了污染治理专款,并且为关闭非法煤窑和一些高污染工厂开展了多次整治活动。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方面,政府也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了。同时,在2008年北京奥运之前,政府对于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主要城市的环境约束也更严格了。

  然而,政府针对节能减排、改善空气和净化水资源设立的大部分目标,都还没有实现,并且有大量证据表明,领导层既不愿也不能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做出改革。

  即使对于高污染制造者来说,土地、水、电、石油和银行负债都仍然不成什么问题。污染税政策,以及在日本和欧盟成效显著的市场激励机制,北京却运用得越来越少。

  到今年为止,胡锦涛主席想要控制快速增长势头的雄心壮志已告失败。“绿色GDP”计划尝试建立一个衡量中国各级政府政绩的环境准绳,它对GDP进行了重新计算,反映出了污染的成本。

  然而,初步的结论是如此惊人——将污染因素纳入之后,一些省的经济增长率甚至跌到了零——因此,今年春天这个计划很快被打入了象牙塔,并且消除了政治影响。

  中国的领导人辩解说,其他国家也在推动中国的环境恶化。中国的制造者把废水排进河流,把烟雾放进大气,这样才有了供给美国和欧洲商店的廉价商品。很多时候,这些工厂都是给外国公司贴牌生产的,或者根本就是他们的子公司。实际上,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越来越多的工厂,中国的海外投资额在持续增长。

  北京也强调,他们承诺不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做任何强制性要求,也就是说,在肯定会使这些工厂减少产量的二氧化碳问题上,他们不做强制要求。他们谴责发达国家造成了全球变暖,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要影响中国的发展。

  诚然,英国、美国和日本走的都是“先污染再治理”的路。他们也是在经济成熟之后,居住在大城市的中产阶级们开始要求蓝天和安全饮用水的时候,才开始关心环境问题。然而,中国更像一个得了肺气肿的少年烟民。在他准备好放缓经济发展之前,污染的成本就已经非常清楚了。污染的代价——包括全球变暖对于中国自身的影响——让中国自己的许多专家和高级官员坐立难安。

  “通常,工业国家都是在富裕了之后,才开始着手处理环境问题。”北京环境与经济中心的气候专家任勇(音)说,“而我们却在依然贫穷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了。没有任何成功的模式,可以让我们借鉴。”

  以前面对挑战的时候,共产党总会从北京发出大规模的行政命令作为回应。一些环保主义者说,他们希望中国的高级领导人把环保当作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来做要求。这样,那些下属的官员就不得不有所行动了,就像当年邓小平促使那些保守的官僚把注意力都集中到经济增长方面一样。

  然而,环境问题可能最终会引发另一种政治挑战。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通常可以迅速发布严格的指示,但是,他们接受来自公众监督的压力也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污染会成为一个普遍的,甚至越来越严重的现实。

  来源:纽约时报     编译:段醒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954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轻点关门阅读答案 轻点关门阅读短文答案

原文地址:轻点关门(阅读答案)作者:晴宣 轻点关门1、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

翻阅塔克拉玛干|沉石|阅读答案试题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翻阅塔克拉玛干|沉石|阅读答案试题时间:2013-4-25 11:53:30点击:102  内容提要:翻阅塔克拉玛干沉石①仿佛是遥远的传说,宇宙在诞生之际,孕育了茫茫星际,而在漫长的星云翻转之中,有一部书遗留在了地球。那部书在新疆,她横跨天山南北,那本

《舍得》阅读答案 伟大的力量阅读答案

《舍得》阅读答案1.第一段引用贾平凹的话,作用是什么?(3分)引用贾平凹的话作为理论论据,引出论点——学会舍得,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3分)中心论点是学会舍得。分论点:体现一个人的智慧,体现一个人的品

声明:《成功的背后阅读答案 经济成功背后 ——中国的环境梦魇》为网友絠倖識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