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吴明 李娟 近年来,安徽省颍上县供电公司围绕“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强化管理,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切实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抗洪救灾和抗风灾保供电工作中取得全面胜利。2007年荣获安徽省电力公司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获阜阳市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和颍上县抗洪抢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阜阳市文明单位。公司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总经理张蔚峰更是得到县委书记刘辉“求真务实,开拓超前”的盛赞。 强化队伍建设 颍上县供电公司在班子配备和队伍的业务素质建设上,走得实,走得好。 一方面,配强领导班子。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大力开展了主业中层干部、乡镇供电所副所长公开竞聘等工作。一批学历高、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走到管理岗位。同时,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整合,先后对阳光公司、运行工区、电力公司及公司本部进行人力资源整合,使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 电网建设增强度 优质服务创新路——访安徽省颍上县供电公司总经](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82719288799.jpeg)
另一方面,全面强化业务素质建设。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愿景”征集活动。2007年共举办营业窗口人员培训班、供电所财务核算员培训班、驾驶员交通法规培训班、农电工培训班等共11期。目前公司专科以上学历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46%,较去年同期增加7%。 优化电网建设 一扇窗口,一面旗帜。颍上供电公司把电网建设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成果累累。 张蔚峰告诉记者,近年来滚动修改“十一五”电网规划,合理编制年度大修、技改、基建及科技进步计划,完成新扩建项目19项:35KV线路全部大修,改造10KV线路40千米,整改低压线路366千米;完成杨湖、半岗、南照变主变更换及夏桥、八里河变二期工程,新增有载调压主变4台,更换14台35千伏油开关,10KV及以上开关全部实现无油化,完成9座变电站室内计量改造、5座变电站流变更换和江口等8座变电站电容器安装工程,新增无功补偿容量3600KVAR,10千伏母线月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1%;完成江口等7座变电站微机五防闭锁装置的安装调试,实现全部变电站五防闭锁微机化;完成耿棚变交、直流电源装置的改造,新换智能电源系统。通过建设改造,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开关无油化,主变有载调压率明显上升,在全市农电系统实现全部微机五防闭锁装置,县调自动化实现了升级换代。 同时,开展配电台区标准化管理,完成了台区总保护安装及低压电杆编号工作,配齐配变编号牌、警示牌,强化安全工器具试验管理,开展农业生产线路和专用配变安全整治排查,消除了专变对地距离不够、无警示牌、无产权标志现象。加强电网分析与控制,圆满完成重大会议、防汛救灾、迎峰度夏和中高考等重大保供电任务。 为创造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2008年首要任务是建设坚强的电网,面对颍上35kv设备和配网状况较差的严峻形势,今年申报规范化管理达标项目十一项,包括线路规范化达标、江店变等10个变电站规范化管理达标。同时,全力配合市公司做好110KV红星变建设,抓好2个35kv变电站新建和多个35kv变电站扩建、35KV线路改造工程,做好城北新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的配网建设。 创新服务方式 建立整体联动、高效运转的服务体系,以“规范自己,方便客户”为原则,实行“一口对外”和“首问负责制”,按照“内转外不转”的要求,简化业务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加强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客户服务中心重组,在全市率先实现县级客服中心终端模式,使之服务与管理功能更趋完善。转变服务观念,主动走访、回访客户,主动上门为用户排忧解难。 强化信息化管理。建成城乡营销MIS系统,提升了营销管理水平,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联网,实现了抄核收管理的实时监控和全县联网收费。建成了县乡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应用到所有基层单位,使公司管理信息化、流程化、精细化。完善设备电子档案,编制变电设备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试验计划,实现了设备计划检修率、预试定检率、设备完好率三个百分百。加大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力度,提高设备技术科技含量、提高劳动效率。到年底可实现改造11座无人值班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