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后现代的互联网社会之后,一个个‘网上的’城市正面临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问题:如何树立后现代城市的技术天际线?”
文/瞬雨
奥运之前,北京热热闹闹地开通了基于WiFi的无线城市;与此同时,包括天津、上海、广州在内的国内十大城市也明确了自己的无线城市发展计划,有的甚至已经在建设当中。 而在大洋彼岸,芝加哥、旧金山、休斯敦等多个城市却纷纷表示取消或暂停无线城市实施计划;自2004年费城首次提出之后,这股无线城市风潮曾经席卷全美,纽约甚至在2005年声称“如果WiFi能够在纽约获得成功,那么将在全球任何地方获得成功”。无线城市原则上支持所有WiFi设备,但实际上有价值的应用目前还大多局限于笔记本电脑。那么笔记本电脑对无线城市的需求有多大?笔者个人体会是:很小。 作为软件公司的技术经理,笔者属于笔记本使用频率极高的人群,日均使用时间在10小时以上,但从来没有用过无线功能。日常行动节点无外乎家里与公司,最多加上茶坊和咖啡厅,中间过程则是开车。 相信只有对于北京而言,因为奥运观众的外场比赛信息获取、CBD的商务休闲等需要,以及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的非固定办公的自由人群,大概对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有所需求。但这只是中国在现代化迅速成长、后现代生活迅速建立所带来的多方面发展和创造的一个特例:北京的文化交流、商业辐射和技术应用在全国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北京对新科技城市环境的一种需求,但这并非是一种普遍需求。现代化成长对其他城市的要求也许是从属的,也许是个性的,就像纽约无线城市的经验在美国其他城市的不可复制性一样,北京的无线城市需求也是不可复制的。 国内无线城市的实施计划大同小异,大多是一家公司投入资金建设WiFi(或者加上WiMax)基站,政府提供支持并帮助推广,与旧金山模式相似。但旧金山模式却恰恰因为“组网成本和实施难度过高”而宣告失败。即使是看上去需求明确的北京,它的营运商中电华通也是租用基础电信营运商的骨干网。通信业资深观察家项立刚称“无线城市要建设成为一个可用的网络系统,成本一定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是政绩工程。” 杰出的美国建筑历史学家克斯托夫在《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意义》中说“天际线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个性的浓缩,是城市繁荣的机缘,以颂扬信仰、权力和成就”。教堂塔楼、工厂烟囱、摩天大厦……我们纵观世界名城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宗教的天际线、工业的天际线、革命的天际线,每一次文化的巨变都对城市的天际线进行了重绘。而进入后现代的互联网社会之后,因为信息技术在物质财富的积累效率和城市建设的规模速度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于是一个个“网上的”城市正面临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问题:如何树立后现代城市的技术天际线?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扬州,众多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名城有着各自不同个性的历史天际线,那么未来呢?我们是否愿意看到它们在某一天画出同一根技术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