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毛羽 如果减持只是炒作,那未免太小看股民的智商;如果是要刻意回避问题,那就是对投资者的严重误导。 8月10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国有股减持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市场的炒作。对于大部分国有企业来说,目前的要求还是要绝对控股,尤其是中央企业。 上述讲话发表后,市场质疑声一片:谁在炒作国有股减持?国有股不可能大量减持,那么减持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对于国有股的减持问题给个更明确的说法? 减持只是炒作,如果是对市场进行安慰,那未免太小看股民的智商;如果是出于部门立场或者是对资本市场不了解,那需要发言者认真地实事求是调查之后再说;如果是要刻意回避问题,那就是对投资者的严重误导。当年那么点儿转配股都对市场构成沉重的压力,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决定,转配股用24个月左右的时间,逐步安排上市流通。现在面临12万亿的全流通真的是炒作吗?
![国有股减持 谁在炒作国有股减持](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81165572778.jpeg)
我们过去做事喜欢一刀切,比如限售股,股改时都限定锁一爬二,加上人造牛市中又拼命发行新老划断的大盘股,终于导致市场的“共振”效应。 按照当前总市值和流通市值的差额14.54万亿计算,未来按36个月全流通,每个月平均的流通市值高达4000亿元,如果按目前公布的30%左右的大小非减持比例计算,每个月的减持金额高达1200亿元,就算国有股部分全部不减持,每个月的减持金额也在500亿元左右,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同样是过桥,步调一致,形成共振,桥就塌了,步调不同,不形成共振,桥就可以过去。所以,要改变“股改大跃进”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共振频率错开。具体方案,从国有股开始,实施补充锁定规定,国有股从锁定时间和价格进行双重标准,按照国资需要控股的程度确定锁定时间和锁定价格。比如,中石油需要绝对控股,可以把锁定时间规定长点,锁定期10年或锁定价格30元,先到为准可以减持,竞争性企业锁定期可以短,但也不得低于五年。比如一汽轿车,锁定期5年或锁定价格15元。 以上只是我个人建议,如此重大的问题,应发动全体人民的智慧,不要再搞个“三人小组”之类的闭门造车,要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