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天籁,才能知晓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油盐酱醋,爱情也并非不识人间烟火。周天籁笔下的上海,那么自然、鲜活、有生气。
BY小芭
知道周天籁,是因为《亭子间嫂嫂》。不是10年前这本书解开尘封重见天日时我的导师作文推荐,而是有一个电影学院的后生,曾告诉我,将来他一定要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而且要用上海话拍,这是他的梦想。当年还在拍拍“霞飞路”短片的导演系学生,现在真的成了电影厂的专职导演,只是拍摄《亭子间嫂嫂》仍是一个梦,悬着。 《亭子间嫂嫂》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上海新生代产生吸引力呢?喜欢周璇、淮海路、复兴公园的他,为什么会欣赏周天籁的“亭子间嫂嫂”呢?原因可能就是世俗的上海人情吧。导演曾说,最喜欢“阿庆”(陈国庆)的表演,如拍上海的片子一定要请他出演。其实,“阿庆”身上的下层社会的上海男人味道,与“亭子间嫂嫂”的种种真是一脉相承的。“亭子间嫂嫂”是社会底层的暗娼妓女,而“亭子间”正是上演各色人等社会悲喜剧的舞台。 最近,读到了周天籁先生离开上海后在港台写作的三本“笔记”,更体会到了他描摹社会人情的本事。虽说出版社把这三本书定为散文集,但看写作技巧更接近短篇传奇小说,所以我愿意称其为“笔记”。其中不乏妓女、歌女、学生、小职员等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浪漫浪漫集》和《逍遥逍遥集》很多故事都发生在香港、台湾,而《惬意惬意集》大多还是描写上海故事,估计是离开上海不久的创作,与《亭子间嫂嫂》的风格最为接近。其中充满世俗的男女情爱故事,比如新婚小夫妻佯装拌嘴,老夫少妻柔情蜜意,还有寡妇再嫁、深院偷情……真是满纸男欢女爱、你侬我侬。 当然,这些通俗故事在正统新文学那里是上不了台面的(这或许是周氏名字绝迹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年的原因之一),但被周天籁这么集中地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来,更时不时插入几句沪白,真令看惯新文学调调的我辈大开眼界。他不是茅盾,不用以社会阶级理论来展示大上海生态;他不是穆时英,风格不玩洋派,语句不会欧式;他更不是张爱玲,主人公不会穿散发樟脑味的锦缎旗袍,也没有贵族式的苍凉。周天籁有的只是市井生活、小情小调,却也实实在在,世俗得可爱。 老上海的十里洋场、万千风情、光怪陆离,近年又成为人们怀旧和描摹的对象。王家卫借上海风情玩小资情调;关锦鹏《长恨歌》的尝试多少有点空洞;李安用麻将桌把上海背景一笔带过,说的却是敌伪情色;连王晶也来“凭吊”老上海,《暴雨梨花》聚焦上海女明星。然而,这样的上海美虽美,却徒有其表,总好像跟市民的日常生活离得很远。读周天籁,才能知晓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油盐酱醋,爱情也并非不识人间烟火。周天籁笔下的上海,那么自然、鲜活、有生气。 人情,两个字,或许在纯文学那里讨不到好,却是周天籁这样的通俗小说家最好的法宝。新文学先驱胡适先生曾说:“必须先有方言的文学作品,然后可以有文学的方言。有了文学的方言,方言有了多少写定的标准,然后可以继续产生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方言文学。”周天籁对于上海市井的写真,正是这段话最好的写照,他略带老上海腔调的文字让今天的上海人读来仍觉灵动可亲。 《惬意惬意集》、《浪漫浪漫集》、《逍遥逍遥集》,周天籁著,文汇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