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服饰店铺“三手”协作销售模式》
(2)时尚品种的进货量。服饰市场会经常进行折扣促销,如在商品政策中已决定要以某种折扣对某商品作促销,则在计算商品需求量时,这些因素均须考虑进去。而当季未售完的商品在次年再推出时,仍可创造部分业绩,其可能产生的业绩占当季业绩的比例也应考虑在内。 (3)常销时尚品种的订货量。常销品种的订货不受季节的限制,其关键性因素有订购最低量、交货期和安全存量,而安全存量的设定即是为预防缺货的基本库存数量。 货品时尚性分析,还是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店铺“三手”在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更是要依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所订的服装货品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从而为订货确定出合理的基数。 二、货品流行性分析 流行与时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店铺“三手”要十分清楚这一点。 (1)流行货品是反映符合当时当地人们的一种普遍需求,包括精神、文化与对一些具体产品的需求,具有十分广大的市场并为大众所接受。 (2)时尚是指当时当地人们的较为超前的文化精神或物品方面的精神需求,它的出现未必能让大众普遍接受,具有一定的另类性。 流行与时尚元素在服装产品中的体现是服装产品开发应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为了更好地让店铺“三手”了解流行与时尚的概念,我们在这里进行简单讲解。 1. 服装产品流行的生命周期 (1)服装产品流行初期。这个时期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即将成为流行的产品刚刚产生需求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需求量很小,只有少数人首先消费,这些人往往是流行的倡导者,而多数人则持拒绝消费的态度,甚至有很多人对少数人消费这种产品存在某种偏见和看法,产生抵触情绪。在这个时期,服装流行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上升缓慢。 在服装产品流行初期,产品投放量是很稀少的,稀有会令人感到优越、骄傲、满足,稀少性也构成了新鲜感。这段时期,产品尚未流行,仅仅在少数人身上有所反映,为产品流行的潜伏期。在这个阶段,流行商品由于其特色或优越的性能吸引着有名望、有社会地位和具有创新消费心理的消费者,他们对产品的使用会产生强烈的社会示范效应。 (2)服装产品流行发展期。这个时期是指消费者对某种流行产品已有所认识,并开始接受,产生大量需求的阶段。这一阶段,消费者已看清某种商品流行的势头,以前持拒绝态度的消费者也开始对这种产品产生了需求,他们是流行产品积极和热心的追随者,对流行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看法甚至有偏见的人开始改变看法而处于观望阶段;产品流行迅速蔓延,需求量急剧增长,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或争相购买的局面。
![第26节:货品时尚流行性分析(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7343512888.jpeg)
(3)服装产品流行盛行期。这个时期是指某种产品在市场中普遍流行的阶段。这一阶段,流行产品被消费者普遍接受,认为它是一种时尚产品,多数观望者和审慎的消费者也开始购买这类产品。这时的市场销售量达到最高峰,该种产品在流行范围内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中,除了十分保守的人仍持观望态度外,几乎处于饱和状态,流行产品被多数人所接受,已成为风靡一时的热点产品。 (4)服装产品流行衰退期。这个时期是指产品流行已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市场已经饱和,需求量呈减少的趋势。当一种产品已达到流行盛行期时,那就是这种产品走下坡路的起点。这一阶段,由于消费者普遍认可并正在使用这种产品。连那些购买力水平较低的消费者也因企业采取低价倾销而购买了该种产品,只有少数比较保守的消费者没有产生购买行为。同时,由于产品广为流行而失去了新鲜感,人们的热情逐渐消失,因此需求量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