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颖/文 截止到1月30日,广州地区滞留的旅客近80万人,绝对是天灾造成的。 本来就是春运期,偏巧京广线断了,全国十几个城市机场先后关闭,公路运输想都不要想。何止是广州?武汉、长沙、南京、杭州、桂林……最美的和最繁华的,谁都没辙。

局面严峻,总理亲临视察、总书记坐镇指挥,相信终究能战胜困难。可这么大范围的雪灾,被困者无助、应对者慌乱,纷纷启动的“应急预案”,依然避免不了数省市大范围断电,部分城区乡镇居民断水,交通大动脉瘫痪。不可回避,这里面有管理问题,但另一个技术问题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更鲜明地提及,那就是对气候及由此带来的人流、物流变化的更准确预测。 其实,早在1月10日中午,河南大部分地区已出现了雨雪天气,11日凌晨,省内多条高速公路被关闭。此后,雨雪南下并向东西扩散,1月12日,湖南大部分地区开始下雪。13日,雨雪进入浙江,局部地区出现冻雨。中旬,甘肃省大部分地方持续降雪,道路结冰严重。15日,湖北省降中到大雪,伴随江汉平原、鄂东南、大别山区普降暴雪,江西、安徽、江苏、贵州,都被这少见的天气笼罩着。 较早发出预警信号的是武汉中心气象台,那是1月15日下午,橙色。16日8时50分,安庆市发布雪灾黄色预警信号。19日凌晨5时40分,安徽省气象台发布了黄色雪灾预警信号。22日,浙江省气象台发布冻雨预报。第一拨降雪刚有所缓解,更强的一次席卷而来。26日湖南发布雪灾及道路结冰黄色预警,28日下午升级为红色。 中央气象台19日发布过橙色警报,25号上午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III级响应令,但迟至27日下午6点才发布暴雪红色警报并启动II级响应令。据专家日后称,27、28两日降雪最强。该台的专家认为,暴风雪的预报是一个世界难题,一是能报出多大的量,是大雪还是暴雪?二是雪下到什么时候是一个难题。还有一个就是说如果是在北方,比如东北冬季,肯定就是雪,但是沿江流域,像长江、淮河这些地方究竟是下雨还是下雪,还是雨夹雪,预报的难度就更大了。 自然灾害预测不好,会出人命的,相比之下,分析师们就没那么大压力了。但研究员的水平高低,决定着人们财富的增减与转移。当然,也决定了自个儿的身价。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如同气象学一样,人们通常搞不清那些专业术语,更搞不清那些模棱两可的分析,比如降水概率50%,是降还是不降?各占一半,等于没说。证券市场的分析师,写报告时可千万别学模棱两可的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