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图片占用空间 酒店改变我们的空间



  所谓的多样化,从未真正存在,1980年代对多样性的个人的生活空间或者生活方式的想象,最终被全球化的想象所替代。

    撰稿·蔡翔

  30多年前,我们几乎没有“酒店”这样的概念,甚至很少使用“宾馆”、“旅馆”类似的名称,而常常以“招待所”名之。一方面,它昭示着一种命名的平等性,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语境中,又处处炫耀着差异性——身份、地位、职业甚至等级。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里,当年,同样有着形形色色的各类招待所,而招待所与招待所之间,通常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一一对应着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30多年前,招待所承担着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象征功能,一种异己的生活想象。但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那种异己的生活想象开始对更多的人发出召唤,某种新的差异性,比如经济的差异性,开始要求替代原有的权力的差异性。而在这样的替代过程中,某种记忆也开始被悄悄唤醒。

  我们实际上,从未真正地与过去决裂,在命名问题上,也是如此。一方面是招待所的普及化,另一方面,某些名称,比如“国际饭店”,仍然顽强地被延续下来,甚至成为城市的某种象征。许多的外地人,在论及上海的时候,总是会涉及“国际饭店”,涉及“二十四层楼”这样的话题。酒店以及它们的高度,对一座城市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酒店地标

  今天,酒店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标志物,坐上出租车,我们只要报出波特曼、喜来登或者任何一座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名称,司机都会准确无误地把我们送到目的地,酒店正在或者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酒店还在引领着这个城市的时尚,甚至引领着一种建筑美学——摩天玻璃大厦正是这种美学的建筑载体。

  哲学家德里克曾经分析过陆家嘴建筑的“离地美学”。在所谓的“离地美学”中,高度正是其突出的美学标记。他说,“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似乎已考量着,替代原本那些象征‘东西交会’的建筑物,这些摩天大楼合法化了上海作为全球都会的候选资格。这个‘龙头’不单带领扬子江地区,更会带领全中国,迈向全球性的长征。而事实上,上海滩的建筑(这些上海历史和身份的象征受到历史文物法保护)也渐渐改变成商业和娱乐的中心,好使它们能跟全球性的愿景相一致,也为了符合那批空降上海这个‘高度发展’的新区域的外国企业家不知厌足的大胃口”。

  这一全球化的过程,当然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正是在那个时代,“高度”开始成为一种美学象征或者一种美学炫耀。

  高度隐喻

  1983年1月1日的《文汇报》报道了当时正在破土兴建的上海宾馆:“本市目前最高的大楼——上海宾馆,昨天全部完成土建施工……这幢坐落在华山路乌鲁木齐路附近的宾馆,总建筑面积四万四千五百平方米。主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九层,总高度为九十一米。四至二十二层是客房层,设有客房六百套,每间客房有十件中国式家具……上海宾馆内外装饰十分讲究。大楼外墙面全部用优质材料饰面,楼内除乳胶漆平顶、墙布、墙纸、腊克木门、彩色水磨石地坪、硬木地板外,宴会厅及餐厅内还有大量的仿古木雕、沥粉贴金画面和各种精致灯具……”。

  4月22日这一报道继续深化,高度被精确到“九十一点五米”,关键是比“上海国际饭店高五点五米”,因此这一后续报道很自然地以“黄浦江畔第一高楼”为其标题。“俯瞰”的功能一再被强调,“我们到设在二十三层楼的中西餐厅‘望海楼’、‘观云阁’和日本式餐厅樱花厅观看,通过外凸形折线窗,放眼望去,上海全城鳞次栉比的楼房,纵横交错的街道,全在视野之中。在晴朗的天气,客人在‘望海楼’用餐,还可以远眺浩瀚的东海呢”。有意思的是,在文章的结尾,上海宾馆还被赋予了某种深刻的意识形态涵义:“望海楼餐厅挂有明朝徐文长的对联:‘八百里山河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读着这副对联,使人联想到上海从7世纪的渔村和盐场,发展到今日现代化的大都市所经历的巨大变迁,而宾馆的建成不正显示着祖国的强盛和我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吗”。

  1983年,上海宾馆似乎成为我们这个城市一件很重要的事,从1月到8月,报纸给予了多次报道,也许,它蕴涵了一个时代的某种政治无意识,或者,它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的深刻隐喻。

  这一隐喻表达出1980年代中国急需改变自己的迫切愿望,因此,对“雄伟壮观”的追求便很自然地压倒了对“小桥流水”的欣赏。整个城市都在向更高攀登,相继开工的华亭宾馆层高90米,虹桥宾馆则高达103米,可是,这仍然不够,1984年11月2日的《文汇报》以图片报道的形式向我们宣示:“日前刚刚开业的广州花园酒店主楼高190米”,它暗示着上海的落后以及迎头赶上的决心。

  正是在1980年代,对现代化的急迫追求,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企图融入世界的愿望,因此,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中国”只能成为一个元素而被镶嵌在全球化的图景之中,正如1983年的上海宾馆,在豪华的现代设置中,每间房间尚有“十件中国家具”。

  速度崇拜

  1980年代的酒店高度,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是一种直观的对速度的崇拜和追求。速度正是现代性的核心涵义之一,它意味着科学、技术、制度、管理、信心、思想、热情,甚至意识形态。1980年代的所谓的“深圳速度”正是以“建筑”的形式而被加以诠释。同样,在上海,因为“引进新的建筑技术,采用新的建筑方法”而“九十天建成一座六层楼”的“锦江饭店又一外商办公楼落成”成为《解放日报》1984年5月21日的正面报道的题目。而华亭宾馆则受到了批评,因为“这一宾馆自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造以来,至今已有五年之久,但目前在工地上还不到一点巍峨楼房的影子,只是刚刚开始在进行地下室的施工。而与它同时由国务院批准,规模差不多的南京金陵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相继建成开业已有一两年,还有北京的长城饭店,最近也已完工”。

  正如一首广告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我和这个城市一起长高”,长高的城市意味着“速度”的胜利,也更深刻地也是更直观地昭示着“新时期”的开始(“比上海国际饭店高五点五米”),因此,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国家政治的视角。

  这种国家政治的视角通过“俯瞰”这一形式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几乎在上海所有的酒店,其最高层都设置着这样的观光餐厅或者咖啡厅、酒吧等等。当我们登上这样的高度,整个城市都在我们的俯瞰之下,我们拥有的正是一种征服感,或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神秘”共享

  然而,问题仍然存在。在1980年代的早期,上海几乎所有宾馆的大门,都对市民紧紧关闭。对当时的上海市民来说,宾馆是神秘的,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生活,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一个世界。显然,这种规定延续了招待所的传统——当时,在东湖路、瑞金路或者其他一些幽静的马路上,常常在绿树掩映中,坐落着一些神秘的建筑,那都是一些具有相当级别的“内部招待所”。这种传统在1980年代已经显得严重滞后。人们普遍要求的是对现代化的共享。正是在这种共享的要求下,传统的权力等级秩序受到了知识界的激烈批评。

  在1984年8月15日的《文汇报》上,一篇署名“林兰”的文章《宾馆之门不妨开大一点》对此进行了公开的批评:

  “出差到广州,有一点印象特别深,无论是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还是流花宾馆、中国大酒店,大门统统敞开。不管你是华侨、外宾还是普通市民,也不管你是持兑换券还是人民币,总之,欢迎一切顾客。当我走进这些高级宾馆时,既无外国人特别高贵的感觉,也不因手中没有兑换券而难堪。我倒为开放后的祖国骄傲:有这么多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高级宾馆,引来了这么多的中外友人。

 改变图片占用空间 酒店改变我们的空间
  “回到上海,和同事一谈,大家不免对上海的宾馆有点抱怨。你看,从南京路上的和平饭店、国际饭店到茂名路上的锦江饭店,从苏州河畔的上海大厦到毗邻上海动物园的龙柏饭店,试问有几家是对一切顾客开放的?

  “宾馆大门能不能开得大一点呢?”

  在这篇短论中要求的平等,不仅是上下的平等,亦是中外的平等。这也正是1980年代中国企图融入世界的某种情绪性的反映,它要求的是一种对现代化的共享方式。

  家居横仿

  宾馆大门终于开得大了一点,随之而来的,是酒店客房从被观看到被模仿,一度导引了这个城市家居的装饰潮流。

  首先引起注意的,是所谓的洗手间,过去,我们称之为“厕所”或者“马桶间”。名称的变化,显示了这一空间的功能性的扩展,如厕只是其中的一项功能。现在,它成了浴室、化妆间,或者,还兼具其他的功能。而其装饰的精致——大理石台面、壁砖、地砖、铸铁浴缸、花洒……,给人提供的是优雅的想象空间。这一空间的变化,或许可以称之为一场“卫生革命”,这一革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身体在这一空间所获得的充分的舒展。

  身体的要求进一步延伸到卧室——地毯(在家庭则被硬木地板替代)替代了坚硬的水泥地坪;席梦斯替代了木绷或者棕绷,墙壁不再停留在石灰水阶段,而是壁纸或者乳胶漆;日光灯逐步退出这一空间,取而代之的则是吊灯或者吸顶灯,灯光显得昏暗,隐含的是白天(国家的、公共的、政治的、等等)因为这一区隔而无法继续延伸到夜晚(私人的、生活的,等等);电视柜占据了房间的一个重要位置,它对应的正是电视在家庭的重要地位,对媒介信息的依赖将取代对现实生活的真正个人性的观察和思考;电话搁在床头柜上,这一细节后来被无数家庭模仿。

  在1980年代,“家”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转换。于光远曾这样回忆:“‘文革’前我的观念是:无事不可对党组织讲,而只要涉及党的机密就从不向家人透露。‘文革’中,‘组织’把我视作坏人……我真不知如何去‘浓化’以他们为代表的组织观念。那时候有什么闷和愁,有什么苦与痛,只有对家人诉说,有什么困难只有同家人一起克服,有什么乐趣也就只有同家人分享。说实在的……经过六年‘文革’,我的家庭观念变得真够浓的。”

  我们学习布置自己的家,以此作为从整齐划一的政治生活中退出的第一步。而我们学习的样本正是酒店的房间布置。殊不知,酒店房间只是一种“标准客房”,它是依据某种标准而进行的“复制”,也因此,酒店提供的,仍然是一种“标准”的、整齐划一的生活方式。

  这一“标准”现在仍在“复制”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打开任何一家装潢公司的广告,我们所能看到的正是这一“标准”化的生产程序。无法不如此,因为“标准的”同时也就是“阶层的”,它构成了一种“标准”的中产阶层的生活

  模式。即使在家居的装潢中,所谓的个人性并不曾真正体现。我们从阶级话语中退身而出,却在途中遭遇另一种阶层的话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自我认同。

  娱乐联想

  酒店还与娱乐业的重新萌生相联系。

  1984年7月12日《解放日报》的一则报道引起了我的某种想象,这则报道说:“上海宾馆‘芳园’餐厅七月十二日起对外举办音乐茶座,开放时间为每天下午二时半至四时半,每位收费二元五角,其中包括饮料和西点。晚上还将播放彩色投影电视。”

  我读到报道的时候,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有关上海娱乐业的治理和整顿,一直是1949年以后这个城市重要的改造主题之一。咖啡厅,这个曾经被视为“浪漫、悠闲、品位”等等的空间,在1949年以后所剩寥寥无几,而且常常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符号而被批判。这一现象在1980年代以后,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在1980年代乃至而后的各种叙事中,首先浮现的是“老上海”的生活形态。而且是被精心挑选过“老上海”的生活形态,不是“棚户区”,而是曾被排斥在“革命话语”之外的“百乐门”舞厅、黑社会、豪华公寓,等等。在这一意义上,1984年上海宾馆“芳园”餐厅音乐茶座的悄然开放,可以视为某种社会的“征兆”。

  饶有意味的是,当年的“芳园”餐厅茶座已不复存在,它已转化为所有酒店大堂咖啡吧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多大可能领略所谓“老上海”的风情,比如那种咖啡厅的浪漫或者品位的小资情调。我们感觉更多的,可能只是一种会谈式的商务氛围。严格地说,所谓“西方”,在我们今天的想象中,已经分裂为两个“西方”,一个是欧洲的“西方”,它存在于某种传统的知识叙事中,并且常常依存于“老上海”的再现活动之中,而另一个则是活跃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化的“西方”,是权力和财富的观念混合,这一个“西方”才是我们今天主要的想象对象,甚至是主要的想象动力。

  所谓的多样化,从未真正存在,1980年代对多样性的个人的生活空间或者生活方式的想象,最终被全球化的想象所替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8475.html

更多阅读

“上坟”可以改变我们的运气 改变运气

我国大部分地方,冬至和过年时都有到祖坟前烧纸钱的习俗,当然,“鬼节”烧纸钱,就更是做为子女应该的孝举了。绝大多数地方,人们都知道一年有“三个鬼节”,即清明节、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但也有少部分地方只知道清明和十月初一,或是只知道清明

如何去改变我们的第八识? 八识规矩颂原文

  本文节录自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027  第八识其实它经常起现行,它没有休息的时候。八识里面有两个识是不休息的,一个第七,一个第八,叫恒常心所,它白天晚上不休息的。前六识会休息,你睡觉的

数据改变我们的生活 苍穹之下 被大数据改变的生活图景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垃圾邮件过滤器可以自动过滤垃圾邮件,尽管它并不知道“发#票#销#售”是“发票销售”的一种变体;交友网站根据个人的性格与之前成功配对的情侣之间的关联来进行新的配对;具有“自动改正”功能的智能手机通

互联网改变我们的生活 汽车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上市的新车已经超过80款,平均每4天就有一款新车型推出。而各大汽车企业的生产计划显示,2006年将有44款新车上市。越来越多的汽车产品见证了汽车市场的繁荣,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同时,汽车消费的主力人群也在不

声明:《改变图片占用空间 酒店改变我们的空间》为网友爆菊高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