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的月亮背面



    就在我们采访“登月X大奖赛”的时候,阿瑟·克拉克去世了,他活了90岁,这个外太空旅行的预言家、科幻小说大师,希望自己头发中的DNA能在未来遇到超级智慧。如同阿西莫夫和机器人紧密相连一样,克拉克也为太空探索提供了智慧推动。在克拉克看来,对空间的探索意味着人类智慧的不断进化。好奇心将是进步的阶梯,他为自己写下这样的墓志铭:“他从未成熟,但一刻也没有停止成长。”

    ◎苗炜

  “下一回你望着高挂南天的满月的时候,仔细看一看它的右边边缘,让你的视线沿着银盘的曲线向上移动。在凌晨两点钟光景,你会注意到一个暗淡的小椭圆:只要视力正常,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它。这是一片诸山环绕的大平原,也是月球上最壮丽的平原之一,称为危海——危险之海。它的直径长达300英里,几乎完全被巍峨的环状山脉所包围,从来没有人到那儿去考察,直到1996年夏末我们才进入那个平原。”

  这是克拉克小说《岗哨》的开头,1948年圣诞节,克拉克写了《岗哨》去参加BBC的短篇小说大赛,这个故事描述探险者在月亮上发现一个外星生物制造的、类似于防盗器的东西,在人类到达月亮后,这个装置就会向它的主人发出信号。克拉克承认,这篇小说和后来的《2001太空漫游》有密切关系。阿瑟·克拉克曾经多次描述月亮,在小说《童年的终结》开篇,宇航员海伦娜执行任务之前拜访了加加林的塑像,她“不由自主地把视线投向月球上那片阴暗区”。这部1952年出版的小说被某些专家誉为克拉克的巅峰之作,即便给他带来更大知名度的《2001太空漫游》都未能超越。

  《岗哨》偏重于气氛,更像是一篇神奇的游记。小时候的克拉克就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察月亮,并绘制月亮的地图。《岗哨》是他少年梦想的一次素描。克拉克上学的时候加入英国星际协会(BritishInterplanetarySociety),这是一个科幻小说迷的组织,聚集在一起讨论星际旅行的可能。“二战”期间,他在皇家空军工作,协助美国工程师维护雷达系统。1945年,他在《世界无线电》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给出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详细论述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他描述的卫星轨道被国际天文联盟命名为“克拉克轨道”,后来他戏称,这篇论文是他写过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卫星通讯的简短的史前史,“我可能因为没有申请专利而丢掉了10亿美元,当然我那文章没什么创见”。

 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的月亮背面
  评价一个科幻小说作家的标尺是,他幻想的东西有多少在未来成为现实,比如儒勒·凡尔纳的潜水艇就比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来得实在,可过于实在的东西又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在《2001太空漫游》中,人们总结,克拉克设想出了宇宙空间站、可视电话、笔记本电脑和电子邮件,当然还有HAL9000电脑。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家,他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是,没有创造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但HAL计算机或许算是一个,它自鸣得意地认为自己知道一切并控制一切,但它的一贯正确引发了太空旅行中的一场灾难。尽管克拉克一再说,HAL计算机的命名可以在小说第16章寻找到答案,但更多的人愿意说,HAL是IBM都往前移动一个字母。

  克拉克年轻时就获得驾照,但终其一生并没有开过车。他5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斯里兰卡,因为他喜欢潜水。他在科伦坡开设了一家潜水俱乐部,1953年娶了一个狂热的潜水爱好者为妻子,几个月后就分开,1964年离婚,没有孩子。他最好的一个潜水伙伴1977年死于车祸。他写了好几本关于潜水的书,他认为在水下,更像是外太空的失重状态。但他在斯里兰卡并不完全是隐居生活,他的海边小屋是一个新闻中心,每月的通讯费用是1000美元。他的房间里有他和加加林的合影,以及与阿姆斯特朗的合影。“阿波罗8号”的机组人员后来对他说,他们环绕月球的时候很想发回电报说,他们发现了外星人的岗哨。

  的确,克拉克是最受科学家欢迎的科幻小说作家。2007年他过90岁生日的时候,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的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AlexeiLeonov)向他赠送了一枚俄罗斯宇航员勋章。“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发表贺词,说阿瑟·克拉克对未来的看法激发大家去探索太空,让数百万人走上科学的道路。那次生日聚会上,克拉克说他有三个愿望:一是斯里兰卡能永享和平,二是人们能使用清洁的能源,三是能发现外太空的智慧生命。

  克拉克对某种超级智慧充满迷恋,他说,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发表任何预言都可能是错的,唯有技术的进步能带来人的进化。著名的“克拉克三定律”的第一条说,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他说自己的三个灵感来源:一是邓萨尼勋爵的怪异故事,二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三是欧拉夫·斯戴普敦的《最后和最初的人》。这最后一部作品,时间跨度为20亿年,记载了人类未来的进化历程,尤其是人类走出太阳系后的生物突变、修改和适应。一位评论家说,想象一下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写的不是历史,而是未来——你就知道这部书有多么宏大。

  克拉克在小说里思考过科学与宗教关系的问题,比如《星》——“这里距离梵蒂冈3000光年。我曾肯定,信仰不会因空间转移而改变,正如我曾肯定壮丽的天穹,印证神的荣耀。”在他的随笔之中,他的回答更为直接——“宇宙的层级让我们发现一个冰冷的事实,如果某些神把造人当成首要关注的东西,那这些神也就是不那么重要的神。”在另一篇随笔中,他说,没有一个有智识的人在仰望夜空的时候能不感到敬畏。那么,如果离开地球呢?小说《2001太空漫游》中,弗洛伊德博士的感受是,不论你离开地球多少次,这种兴奋的感觉都不会消退,“他意识到一股升高的紧张,一种惊异、敬畏”。

  克拉克1979年的小说《天堂喷泉》中提出了“太空电梯”的设想,他设想在地球赤道上空的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从上向下伸展出一个梯子,人们可以乘电梯做观光旅游。有人问克拉克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实现这一梦想,他说,“在大家停止嘲笑后的50年”。2003年,国际太空电梯会议在美国举行,一位太空学者用更为科学的方法阐述了“太空电梯”的构造,他希望这部电梯能满足人们太空观光的需要,能在未来延伸到月亮之上。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期待着太空旅行。2008年1月23日,伯特·鲁坦发布“太空船2号”,他的“太空船1号”在2004年赢得1000万美元X大奖。这一次,舱位变得更宽敞,视野更好,维珍银河公司(VirginGalactic)的CEO威尔·怀特霍恩说:“显然,如果你打算上太空一游,看不到太空美景岂不白跑一趟?人们想去那里,人们想去看看行星地球的样子,人们想要体验失重的感觉,人们渴望一段激情的回忆。”

  1957年10月4日,阿瑟·克拉克正在巴塞罗那参加一个国际航天会议,大会收到23份来自美国的论文,来自苏联的论文只有5份。当天会议结束后,“我累得不行,回到旅馆里休息,然后就有记者来问我关于苏联卫星的情况,他们告诉我,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了。接下来的会议变成大家讨论美国如何保持自己的科学领先地位,我们讨论了航天飞行和登月”。1976年,威廉·班布里奇(WilliamBainbridge)写了一本书叫《宇宙飞行的革命》,他认为,太空旅行的技术变化将发生在21世纪,那时候大家探索太空是出于个人的智力和好奇,而不是大国沙文主义。克拉克说:“人造卫星和登月都是‘冷战’的产物,‘冷战’结束了,太空探索的动力将更多地来自于个人。”

  正是基于这个判断,阿瑟·克拉克对X大奖给予正面评价:“X大奖激发伯特·鲁坦创造了‘太空船1号’,这将改变私人太空航行的未来,现在Google的登月大奖也将激励人们重返月球,这让私人投资者和公众对太空更感兴趣,企业家会成为最先领略太空风光的人,但再过50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能达到轨道空间,去月球或者更远的地方。”

  2006年,克拉克基金会给拉斯维加斯一个疯狂的商人颁奖,这个商人名叫罗伯特·比奇洛,他要穿越大气层建造世界上第一家运行于地球轨道上的太空酒店。在那里,房间的最低价格将是每晚100万美元。他聘请的NASA专家也认为这计划太过疯狂,在2013年这位富商投入的5亿美元全部烧光之前,未必能有什么成效。

  也许那些热衷于太空旅行的私营企业家们并没有看过克拉克的小说,罗伯特·比奇洛更是在赌博中学会了做生意,但他一定会相信“克拉克三定律”中的第二条:“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到可能中去。”还有第三条,“任何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8411.html

更多阅读

穆维里克的困境怎么做? 穆维里克的困境

穆维里克的困境怎么做?——简介魔兽世界任务穆维里克的困境怎么做?本文为你一一道来。穆维里克的困境怎么做?——工具/原料90级以上角色一个基础装备若干穆维里克的困境怎么做?——方法/步骤穆维里克的困境怎么做? 1、首先,来到霜火岭,坐

美食记——星巴克的焦糖拿铁与纽约芝士 星巴克黑森林拿铁

美食记——星巴克的焦糖拿铁与纽约芝士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款咖啡,星巴克的咖啡喝了好几年。我这人怕苦,怕苦喝咖啡,好比老人嘲讽的喝猫尿,然而至少猫尿并不香。在咖啡馆我绝不避讳自己怕苦,别说是浓缩咖啡,美式也不行。当然只配

星巴克最好喝的咖啡 星巴克的咖啡文化

星巴克的咖啡大概有美式咖啡、卡布基诺、香草拿铁、摩卡、拿铁、焦糖玛奇朵等几种。其实说好喝不好喝只是看你个人的喜好,说不准哪种比较好喝。个人比较偏好美式咖啡,而且喜欢喝斋咖啡,就跟巧克力我喜欢吃黑巧克力一样,先苦后甜,

德鲁克的经典三问 德鲁克最经典的三本书

德鲁克的经典三问组织不能只依赖天才来运作,而是必须依靠“一群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因此,企业不能单靠“坐而言”,而是要能“起而行”,因为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乃在于行,唯有通过行动达到有效的实践,才是企业精神成功与否的有力

声明:《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的月亮背面》为网友宿与命的纠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