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金棕榈奖 不一样的戛纳,不一样的金棕榈



 比起去年60周年时的喧嚣,今年的戛纳略显冷清。对于全球华人来说,今年的戛纳更与往年大不相同,中国刚刚经历过巨震,人民仍然处在悲伤和痛苦之中。

    撰稿·董铭(特约记者)

  鲜红的地毯,萧冷的气氛

  戛纳又回来了,在一片期待之中,世界最大的电影节又走进了观众的视线里。比起去年60周年时的喧嚣,今年的戛纳略显冷清。气温偏低,人气不足,在5月14日晴雨不定的海滩上,影迷们迎来了第一块红地毯。

  根据以往的经验,电影节开幕红地毯并不比之后的参展“大片”更热闹,除了必到的评委团成员和开幕片剧组,许多明星都情愿把好戏留在后头,等到电影节中场慢热后再来抛头露面。首映红地毯上的明星寥寥可数,最耀眼的还数布兰切特、朱莉安·摩尔和娜塔莉·波曼三位女星。西恩·潘的招摇则写在脸上,仿佛走到哪里都要“语不惊人死不休”。首日的记者见面会上,西恩·潘已经骂了一通布什政府,还胆敢冒法国“禁烟法”之大不韪,当众吞云吐雾,居然还拉上几位女评委一块儿抽,给寻找新闻点的记者们秀了个够。

  第61届戛纳电影节,就这样简短地开幕了,比起去年明星大腕、强片云集,今年的电影节本身的成色似乎差了点,却又背负了不少额外的意义。如果硬要给今年的戛纳加上个副标题,那最先想到的就是“心不在焉”。评委们有点心不在焉,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时而出现在酒店海滩,时而又参加戛纳市政府的晚宴,本该避开公众一心审片的他们,也成了图片记者追逐的对象。电影市场也有点心不在焉,各国有名无名的海报占据着电影宫地下层里一个个窄小的摊位,一眼望去人头攒动,却由于今年物价攀高,欧元美元汇率差额,弄得买家卖家过于谨慎,成交量大大缩水。导演制片们也是心不在焉,不少影片还没有最终后期完成,就被匆忙剪辑参展,弄得片头片尾都没有,装进个硬盘就来放映了。最让人无可理解的是电影节组委会的心不在焉,本该早在一个月前推出的海报和入选名单,硬生生推迟了两周,搞得许多剧组和媒体只能临时更改日程,私下里相互埋怨。

  任何人都带着自己的目的来到戛纳,王家卫把《东邪西毒》重新配乐后再卖欧洲,又走了一遍红地毯;百岁寿辰的德·奥利维拉从组委会主席基尔·雅克布手中,接过一座他从未摘取过的“金棕榈”;马拉多纳、泰森这些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体育明星,也在红地毯上成为记者们的宠儿

 戛纳金棕榈奖 不一样的戛纳,不一样的金棕榈
  ……

  新的启程,新的金棕榈

  真正的电影节,真正的竞赛单元观影过程,从5月14日20点展开。在浏览过本次电影节主要影片后,嘉宾拉着评委团成员们撤离了舞台,只把大银幕留给开幕片《盲流感》。梅里尔斯也没能突破开幕片反响平平的惯例,他的这部英语片在下午的记者场里已经收到了业内的第一反应。这种反应成了其后一周内参赛片的某种标尺,随着参赛片的慢热,评价一部好过一部,《盲流感》不得不垫底,早早地从争夺金棕榈的视线中消失。这种不幸,也伴随着大师如维姆·文德斯和全才菲利普·加雷尔等,不免让期待已久的人们大感失望。

  等到西恩·潘宣布最后获奖者名单时,法国人开始欢呼,21年后,他们终于在本土重新摘取了戛纳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棕榈”。洛朗·康代带领一群高中生,在电影宫卢米埃尔大厅里喝彩,一部反映他们生活学习的影片《墙壁之间》,获得了西恩·潘为首的戛纳评委团的认可。这是法国电影人的胜利,也是法国人倡导的“和谐,融入”社会理念的银幕再现。

  今年意大利影片拿下了两个奖项,评审团特别奖和评委会大奖,一扫前几年的颓势。这两部影片,《大牌明星》、《格莫拉》,与前年的《政坛大鳄》一样,都是直指意大利繁复政坛和社会制度的作品。联想起今天贝卢斯科尼再度重返政坛,电影在意大利成了真正的时代记录和预言。

  土耳其导演奴里-比格·希兰的《三只猴子》不负众望,凭借其鲜明的影像风格,拿下了最佳导演奖。索德博格的《切·格瓦拉》,拍得也着实不容易,要把一个T恤衫上的头像,在4个小时内演绎成一段真实传奇的格瓦拉,德尔·托罗用自己的西班牙口音和颠覆形象,完成了革命任务。这一次瓦尔特·塞尔斯超过了梅里尔斯,登上了巴西第一导演的位置,《越线》里的母亲也打败了安吉丽纳·朱莉等人,把最佳女演员奖揽入怀中。至于伊斯特伍德和凯瑟琳·德纳芙获得的评委会特别奖,则更像是作为后辈和好友的西恩·潘临时奉上的荣誉礼物。

  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虽然没能获奖,但在形式上与金棕榈得主《墙壁之间》颇为相似。同样是剧情与记录相结合的实景拍摄,同样也是众多演员,大量对话,不同之处只是一个反映了过去的消逝,一个则是眼前的融合。就题材来说,达内兄弟的《罗娜的沉默》和康代的《墙壁之间》都是关注于当今欧洲的各种族共存问题。不同肤色、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人,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交融,这是一个时代不可绕过的课题,也是全人类追求和平共处的目标。

  当然,你也可以忘却大师新秀,忽略奖项竞赛,也不去管什么人文关怀和镜头调度,戛纳为全世界只求享乐的人们另外提供了释放笑声的场所。同样是红地毯,非竞赛单元里的《功夫熊猫》、《夺宝奇兵4》、《午夜巴塞罗那》、《马拉多纳传》全都是大赚人气的影片,安吉丽娜·朱莉不只一次地挺着怀孕的肚子,任由摄影记者们宣泄闪光灯。全世界的观众们其实更愿看大牌们的面孔,达斯丁·霍夫曼、刘玉玲、杰克·布莱克、伍迪·艾伦、斯皮尔伯格和哈里森·福特,个个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气派更胜过电影宫里的艺术探索者们。

  身在法国,心系灾区

  对于全球华人来说,今年的戛纳注定与往年大不相同,中国刚刚经历过巨震,人民仍然处在悲伤和痛苦之中。新闻中心里的华语记者们,无论是来自祖国大陆,还是香港台湾,大家闲聊时的话题,几乎全是四川最新的灾情状况,以及那些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不单单是媒体记者,所有在戛纳的华裔影人、剧组、工作人员,心中都在牵挂着国内的灾情。几乎所有的采访,都会围绕着抗震救灾展开,明星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关注和爱心。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官方新闻会上,提议全场为四川地震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在当晚举行募捐活动,献给他深爱的西部人民。这部反映成都工人时代变迁的影片,试图为面对灾难依然乐观坚强的同胞,记录下了最完整的注解。成龙出席其监制的《武术之少年行》发布会时,为灾区重建呼吁;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在首映时同样举行默哀;最受瞩目的《赤壁》也在新闻发布会上为四川赈灾。私下的采访里,谈到灾区的同胞和抗震救灾中的故事,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刚从国内募捐和赈灾现场赶来的张丰毅说:“这场地震,让我第一次看到中国人这么团结,这么有凝聚力。中国,很有希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8337.html

更多阅读

《致命切割》---小纳,让人心疼的孩子 致命切割

“我要你发誓,以后不会丢下我一个人” “为什么,我每次都那样对你,你还要跟我做朋友?” “我说过,我喜欢做你的手下”“我说过,不管你在哪,我都会找到你”“我只有你一个朋友...当我站在屋顶的时候,我真的以为这就是我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声明:《戛纳金棕榈奖 不一样的戛纳,不一样的金棕榈》为网友怀里味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