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豆腐腰地段”的长垣,是典型的黄河滩区县,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区位没优势,靠天吃饭,因“灾多粮少花子众”而出名。穷则思变,勇敢的长垣人不甘受穷,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工业生存与发展之路。
民营经济:起重工业崛起的土壤 长垣县17个乡镇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位于黄河滩区,黄河一泛滥,庄稼颗粒无收。灾民只好远走他乡,四处乞讨。改革开放以前,在长垣广为流传着“春天喝不上糊糊,冬天穿不上棉裤,十里八乡见不着瓦屋,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每逢灾年,长垣人便投亲靠友外出学技谋生。 30年前,20岁的长垣小伙韩宪保为了生计,中学毕业后,就跟别人一起到新乡拉生、熟铁边角料,再拉到本村卖给做螺丝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别人告诉他,修“千斤顶”比卖螺丝赚钱更多,从没见过这种玩意儿的他,毅然决定修理千斤顶,后来又修理小型起重机。30年后,他一手建立的卫华集团成为中国起重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他自己,也成为起重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家。 从做小生意起家的还有同村的韩永章。1981年,比韩宪保小7岁的韩永章以6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连续闷坐3天的他,到了第4天,动手把自己从小学到高中的书籍,用板车拉到废品收购站,卖了20多元钱,这20多元钱成了他起家的资本。他用1元钱买了两个竹篓,做起了倒卖破铜烂铁的小生意。1985年,韩永章放下竹篓,走出家门,也干起了修理起重机及电动葫芦的行当。后来,他创立了河南华东起重机厂。河南巨人起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红军总结说:“这是穷则思变的结果。”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长垣企业家的酝酿期,30年后,当长垣起重机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后,韩宪保的个人经历,成了众多长垣企业家成长的缩影。最早是那些外出谋生的手艺人,在锔锅锔碗锔盆时偶然结识了一些修理配件的师傅,受雇于他们,负责扛修理用的工具包,见得多了,开始自己做。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渐渐做的人就多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本积累,一部分人返乡建起了家庭作坊式的小型修理厂,进行各种零配件的翻修、加工,并逐渐开始整机生产。就这样不断拓展产品种类,不断扩大规模,一直走到了今天。 随着起重产业的发展,在长垣城南一带的农村集贸市场,先后出现了起重机械配件交易市场。当地政府及时引导专业市场与农贸集市脱钩,有意识地改变过去那种“逢集汇聚、聚后人散”的露水形式,逐步形成了长年经营、管理有序的固定场所。 长垣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国胜告诉记者:“一批具有企业家头脑的致富带头人是驱动集群发展最主要的力量,但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长垣起重业也很难摆脱‘自然增长的状态’。” 政府勤政: 起重工业兴起的助推器 “由于长垣土地贫瘠,过去百姓生活清苦,所以历届政府对群众发展民营经济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当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从来没有改变,敢富、争富的观念在长垣深入人心。”长垣县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才茂向记者介绍。 在长垣起重业发展早期,当地政府适时确立了“个体起步、股份推进、突出特色、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引导企业从作坊式生产逐步向集约式经营过渡。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企业试运营、封闭管理、对执收执罚人员定期考试考核、企业投诉、行风评议等12项制度规定,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针对长垣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的特点,县政府又实施了旨在吸引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和项目的“回归工程”,进一步壮大了本地起重机械产业。2002年,长垣县民营企业就达1830个,实现总产值54.5亿元,上缴税金4589万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61%。 2003年,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开建,很多人把它当作长垣起重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如今园区已成为长垣起重产业的重要载体。”起重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滑学之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产业规划的要求,推进园区二次创业,在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效益上下功夫,努力把园区建成国内起重行业的先进聚集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和长垣宜居创业的新城区。” 铸造品牌:起重产业走向辉煌的催化剂 2008年,卫华品牌不负众望,荣获了“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河南十大品牌”称号。“一个品牌的崛起,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的繁荣,卫华以高起点、高品质、高附加值品牌战略,探索出具有卫华管理特色的发展之路,营造了中国起重业的‘卫华’现象。” 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专家对卫华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卫华”以其独特的品牌优势占领着起重行业的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已经超越单个企业的层面,区域品牌、产业品牌的效应日益突出。当人们一看到某一产品就想到特定区域,一看到特定区域就想到某一产品,产品形象、产业集群形象和区域品牌形象都融合在一起,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正是区域品牌价值的最充分体现。以区域品牌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起重园区的必然选择。起重园区管委会重视品牌发展战略,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建立自有品牌,努力在产品定位、功能定位和市场定位上下功夫,带动企业在开拓市场、开发品牌上加大投入,引导企业从以数量型增长为主的经济格局,向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品牌附加值上转变,实现由“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为创名牌奠定坚实的品牌基础。 起重园区管委会滑学之主任告诉记者说:“推进品牌战略,不仅要帮企业搬来设备,更重要的是把品种、品质的标准搬到园区来。” 目前,长垣县拥有起重机生产企业78家,配件生产企业近900家,起重机产品达到10大系列200多个型号,在全国各地设有20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已经出口到了亚洲、欧洲、非洲等地,成为全国的起重机设备的集散地和行业的“晴雨表”。 其中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民营企业已达130多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6个、“河南省名牌产品”8个、“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12个。(孙中杰 宋晓霞 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