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8194;刘宏君
牛根生和潘刚的当务之急,就是果断站出来,大胆(甚至联袂!)承担起领袖的责任,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当前的危机,让人们看到你们是条汉子! 蒙牛、伊利离死亡有多远 “昨天,是中国乳制品行业最为可耻的日子……”2008年9月17日,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虽然其时更难堪的液态奶检测结果尚未公布。 前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紧急在全国开展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祸首”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主要国产奶粉品牌皆在其中。 后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蒙牛、伊利、光明等“名牌”再登黑名单——事件已经由开始的三鹿危机,迅速演变成了整个中国乳业危机! 13亿人瞠目结舌,亿万母亲惊魂难定。 曾经风光无限的伊利,曾经叱咤风云的蒙牛;曾豪情助奥运,曾创意助飞天;一个阔谈“有我中国强”,一个高论“产品等于人品”;曾经……消费者们是何等的信任! 就在两个月前,笔者曾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蒙牛,离死亡还有多远?”但写下这段文字的初衷,却是对蒙牛由衷的期许。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距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我想得到的答案是:身为中国企业家楷模的牛根生,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过去10年,世界乳业年增长1.5%,而中国乳业则保持20%左右的增速。一个行业的快速膨胀必然意味着弊病丛生。而蒙牛自创业以来,更是以火箭速度著称。在选择了快速扩张的商业模式之后,牛根生是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所防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是否也在尽全力夯实管理? 而就在两个月之后的今天,这个问题却有了悲剧式的答案。无论蒙牛还是伊利,离死亡竟然如此之近,近在咫尺! 2000年的日本,曾经发生过“雪印牛奶中毒事件”,让这家声誉卓著的日本第一大乳业公司身败名裂,70年品牌毁于一旦。 雪印事件的启示是:没有什么比消费者的心死更可怕!而如今你看看各地爆棚的儿童医院,你就知道消费者是多么地恐惧!如今想起自己曾经喝过蒙牛、伊利,很多人都会不寒而栗! 乐观地说,即使企业危机处理得当,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尚需要3-5个月的时间。在这生死时段内,如何维持产业链的平衡?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如何解决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下的员工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奶农问题?如何处理原料奶和产成品的库存……这一系列的问题,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足以让企业万劫不复! 如何才能浴火重生 蒙牛和伊利们面临的,是一场生存还是死亡的重大考验。有人说“断臂求存”是中国乳业唯一的选择。那么,在此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断之臂在哪里?从哪里断起? 人们常说,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的眼光,在危机背后往往就隐藏着转机。这次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或许就是我国乳业浴火重生的分水岭。此次事件发生后,在即将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中,肯定会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的处罚力度,政府也将会出台更严厉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此外,高精度检测设备和质检能力必然成为乳业准入门槛之一。上述措施有助于恢复乳品市场信心。 如此一来,业内厂家若能以此为契机,踏踏实实做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和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督,进行一次由外力逼迫的行业洗牌,完成优胜劣汰,使得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领袖企业脱颖而出,则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我国乳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广阔前景是有目共睹的。 牛根生和潘刚的当务之急,就是果断站出来,大胆(甚至联袂!)承担起领袖的责任,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当前的危机,让人们看到你们是条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