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几年前我们放缓脚步,拿赞助超级女声的钱、赞助奥运会的钱去投资建牧场,完善产业链,也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
采访·撰文/张动动 三鹿倒了,蒙牛伤了,三元还在望洋兴叹,可我们不能不喝牛奶、不吃巧克力,至少孩子们要有奶粉喝才能健康成长。当整个食品行业甚至中国制造都受到质疑的时候,中国乳业的未来究竟该向何处去? 本刊采访了原伊利集团副总裁、赞伯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路长全,为乳业的后三鹿时代做一次反思和诠释。 《数字商业时代》:三鹿事件中,谁是导致婴幼儿结石的“幕后黑手”? 路长全:从表面情况来看,是奶贩子和奶站在收购原奶的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而本质问题在于整个乳品产业的生产模式。我们的发展模式是:奶农零散养殖,奶贩子从奶农那里收购牛奶,再送到企业进行检测,企业再进行生产。这样的模式必然会出现质量监控的缺失,企业只管自己下游的质量检验,对原奶不闻不问,认为有国家的检测标准就没有责任了。 企业目前在中下游占据强势地位,奶农和奶站的力量薄弱,只有拼命满足企业的要求,降低原奶采购成本。怎样降低成本?在饲料里节省,然后靠三聚氰胺弥补,相当于运动员靠吃兴奋剂出成绩。上游降低成本是因为企业在零售市场打价格战,这种情况自然逼得上游降价。 《数字商业时代》:国家对奶农补贴能否解决目前的问题?国外有哪些先进模式可以借鉴? 路长全:奶农补贴也不是长久之道。奶农在产业链中是最难监管的,如果再进行补贴甚至可能会使行业丧失这次大好的洗牌机会。单纯驱逐奶站和奶贩子也不行,过两年还是可能回潮,只要利益存在,中介就会无孔不入。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变乳业上游的利益分配关系,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乳品企业的老总都出国考察过,他们到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看到过人家实行的“牧场”经营模式:规模庞大,牧场通常有1万头以上奶牛,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在停止对奶农补贴后,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牧场,把零散的奶牛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和标准化作业。或者由政府牵头,企业出资直接进入产业链上游,自己给自己供货,自己对自己负责,这样也不会再推卸责任了,出了事也不用再“蒙屈喊冤”。 蒙牛、伊利每年在央视投入几亿元资金做宣传,如果几年前我们放缓脚步,拿赞助超级女声的钱、赞助奥运会的钱去投资建牧场,完善产业链,也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2008年乳业整体销售额至少下降60%。以蒙牛和伊利年销售额200亿元计算,这两家企业今年的损失就合计240亿元以上,不知可以建多少块牧场,拯救多少患病的孩子,养活多少奶农,维护多少经销商的利益。 《数字商业时代》:三鹿事件使所有行业受到触动,您认为在社会范围内这件事更广泛的意义是什么? 路长全:三鹿事件使所有行业受到震动,不止是食品行业,我们所有的行业都要从粗放型发展转型到质量型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年前我在伊利时,就曾面对行业许多浮夸的跃进式的发展,充斥着虚假的宣传。中国企业更多以营销为导向,忽视了制定标准、执行标准等软实力,总是以市场份额论英雄,好一点的公司刚刚有了专业化的苗头又转去资本市场搞钱,开始“不务正业”,这样必然要出问题。 《数字商业时代》:三鹿事件后,中国乳业的发展形势将发生哪些变化?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路长全: 我认为乳业的洗牌期可能维持5年甚至10年时间,宏观经济形势决定了乳业翻身的难度。我3、4年前参与北京地产业公司的讨论,建议他们尽快降价,当时的情况是3000元成本的房子卖15000-20000元,7000元成本的卖到30000元,但他们不降价的理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良好的预期,不承认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调整期,如今的情况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