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檀
让人尴尬的是,传言往往不是空穴来风,一方面是媒体言之凿凿;另一方面是董秘含糊其辞。惟一确定的是,在市场惊魂未定之际,大量资金提前入场炒作,获得巨额利润。10月13日,同一天,两个传言搅动股价上下翻动。第一个传言,银行将取消营业税,银行的净利润将因此提升20%左右,这使金融股整体上涨超过9%。第二个传言,上航将与东航合并,导致东航A股股价上涨6.91%,上航涨9.93%,接近涨停。 这两个传言似有似无,有关公司含含糊糊、神神秘秘,更增加了传言的神秘感。 如果说传言完全无中生有,但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确曾建议降低银行业营业税,直至最终取消营业税。目前银行业绩受到降息挤压也是事实;而上海国资重组也有意撮合上航与东航合并,以免“恶性竞争”。只不过两家公司及其直接管理者可能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更没有对行政决定置喙的余地,所以语焉不详。 面对如此混乱的信息,连分析师都只能变成猜谜的行家,普通股民如堕雾中,忽焉在前,瞻之在后,只有瞠目结舌的分了。 上市公司澄清忙,法律、规章规定得明明白白的事,有时反而越描越黑。如长江证券借壳S石炼化停牌前一天,竟然在主要证券日报上同时刊登总裁专访,称“上市重心转向IPO”,有人质问,难道2005年长江证券业绩亏损无法IPO总裁不清楚、公司正积极运作准备借壳S石炼化总裁不明了吗? 一些澄清公告更像是在为炒作者进行铺垫。前脚有媒体报道称,湖北宜化位于鄂尔多斯的120万吨尿素项目将于近期投产,该项目在国内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明年将为公司贡献至少两个多亿的利润,后脚公司的正式披露便跟进,证实了这一消息。不仅如此,属于“造富大户”的宁波银行,信息披露时间安排可谓煞费苦心,职工股上市最早的日子是2008年7月21日,宁波银行花团锦簇的半年报出台的时间被安排在了7月22日,使宁波银行抛售的小非们享受到了涨停板的幸福时光。 如此种种屡见不鲜,如去年5月重组概念甚嚣尘上,沪深交易所同一天发布多个澄清公告,友好集团、中牧股份、锦化氯碱在发布澄清公告之前,股价毫无例外都有惊人涨幅。现实就是有人从中取利,而盲目跟进者往往被套。 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章第五十六条之规定,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信息。违反前两款规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今法成具文,试问有谁承担了赔偿责任? 信息披露直接构成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市场公平与否与信息传递渠道有直接关系。上航东航合并、银行减税传闻再次显示信披制度痼疾,披露渠道不畅通,信息发布者不权威,公布信息不及时。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影响资本市场的重大重组事项掌握在行政之手,泄密渠道多如牛毛。在央企与地方国企重组的关键时期,信息披露问题不解决,市场公平难题很可能旧疾未去,又添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