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从替代能源中淘金的企图,都远比商业计划书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记者 王强
9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目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的煤制油示范工程项目,只有已开工建设的神华集团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与南非沙索公司合作的宁夏宁东煤间接液化项目,需在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按程序报批后才能开工。除上述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这是自2006年以来发改委第三次叫停煤制油项目。《通知》称煤制油项目是“人才、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项目,投资风险大,目前无论是产品方向、工艺路线、技术装备,还是运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甚至一度突破每桶140美元,这似乎使得煤制油项目赢利前景毫无悬念,而按照投资收益分析,今年煤制油项目正是“大干快上”之际,市场前景也普遍被看好,据权威数据,2020年中国煤制油产业将形成5000万吨产能的大规模,包括神华集团、神华宁煤、伊泰集团、兖矿集团、潞安集团等的7个项目,2008年前后将形成巨大产能。 显然,发改委的叫停令虽早让“火热”的煤制油巨头们习以为常,但此时叫停也颇有些始料未及。对于发改委所提到的煤制油项目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业内一直有着清楚认识和警告,此前发改委也据此两次叫停煤制油项目,但始终叫而不停,原因就在于“游戏玩家”皆为一些左右政策能力极强的大集团。 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看,政府虽然提倡发展包括煤制油在内的煤化工产业,但对煤制油的产业风险一直有所顾虑,政策也一直强调要“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为后十年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2008年,煤制油的产业风险并没有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而减小,2008年6月,虽然国际原油价格一举突破每桶140美元,但与此同时,煤炭价格也在暴涨,加剧了煤制油产业的风险。 中国煤制油项目启动之初,煤价非常低廉。每吨160元左右,而煤液化燃料生产成本约在每吨2000-2400元,按当时测算,煤制油的盈亏平衡点是在国际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左右。但到今年7月初,秦皇岛山西优混煤已达到900元/吨左右,比年初增长了75%,国际煤炭价格更是最高涨至每吨200美元,上涨近20倍。 据专业机构测算,煤炭坑口价每吨300元时,直接/间接煤制油每吨成本分别为3300元/3500元;煤炭坑口价每吨500元时,直接/间接煤制油每吨成本分别为4500元/4800元;煤炭坑口价每吨1000元时,直接/间接煤制油每吨成本接近10000元。进一步测算显示,如果煤制油每吨成本接近10000元,煤制油的盈亏平衡点将相当于原油价格120美元——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虽然今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突破每桶140美元关口,但随后一路下滑,目前在100美元左右震荡。 煤制油拥趸们不仅仅面临煤炭成本的压力,根据国内煤炭集团的测算,钢材价格的上涨,也使得煤制油设备投资接近翻了一番,与此同时,目前员工成本也在大幅上涨。即使不考虑煤炭成本,设备成本和人员成本的上涨就占到了整个项目的一半。 目前即使不考虑煤制油项目的环境生态等压力,成本压力也成了煤制油的噩梦。更何况,煤制油并不是未来中国能源替代和实现分布式能源的最佳路径。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或许只有神华集团这样的煤炭巨头才有实力消解成本压力。从生物柴油、煤化工和风电等产业目前同时遇到的困境看,任何从替代能源中淘金的企图,都远比商业计划书要复杂和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