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国家队”在“顶风作案”,不断进场;而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国家队”反而无所作为——中国会好吗?
2008年9月18日,上证指数终于跌到了1802点,这一点位,在2006年算是不错的点位;但是自那时起,中国股市的股票流通总量已经扩张了6倍有余。 从6124点重新回到1802点,指数的绝对跌幅达到惊人的72%;最近两年以来上市的所有金融类股票几乎全线“破发”。次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以及汇金公司纷纷表态,决心“力挺”中国股市。 对于“9·18”的市场暴跌,我的问题是,资本市场为何演绎“多杀多”?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跌幅如此之深,损失如此之大? 经过与海内多家资深机构反复地讨论与分析,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A股市场的投资区域“前移”。当前的市场机构,并非简单地看淡A股,他们主要是看淡A股的二级市场,特别是二级市场中股票交易的价格,就算政策面利多,但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的上半年,依然不值得给出比较乐观的预期。 对于股票二级市场而言,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行模式,以及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已经导致了专业投资机构的布局点大大“前移”。正是由于股改,企业原始股票的价值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这几乎是“股改”之后的全流通市场所带来的唯一有正向投资前景的局部市场。 其次,是海外市场,主要是美国的资本市场的金融类公司,股价暴跌不止,至今没有摆脱困境。美元作为主要的“弱币”,有相当高的汇价能“吃”,但这也使得我们A股市场的“国际化”前景遭遇不可逾越的巨大阻力。 特别是美元以及美债的长期贬值,对于那些盯住美元、狂吃美债或实行高度管制的汇率体系,损失不可避免。某些机构的破产或被政府接管以后,我国的商业金融机构,潜亏转为明亏,货币政策越来越“依赖”于变幻无常的投资品市场以及美国债券的长期利率的走向,而非一个健康的货币政策。 其三,金融紧缩导致市场流动性极度“紧张”。流动性的风险从来都是很难控制的,如果在未来,金融政策进一步收缩,那么可能对银行、保险以及房地产行业的业绩形成长期损害。今年上半年,因为银根紧张,导致企业“偿付能力不足”而陷入流通陷阱的企业,相信不是少数,其中有些是行业的骨干企业,比如华能国际这样的“股市蓝筹”。 其四,经济增长缺乏宏观动力。8月CPI为4.9%、PPI为10.1%,经济进入非景气周期。对此,银行准备金率仍在高位,短期或有微调,但难以大幅下调,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商业贷款继续萎缩,并带有明显的结构化特征。宏观经济“硬着陆”的风险,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在增加,并未减少。 而以金融及地产为推动力的“发展模式”,有效性曾经达到GDP的56%,即使2008年第一季度,这两个行业也还在A股上市公司总利润中占据52%的比重。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目前来看风险很大),不仅将使地产和金融业率先进入赢利负增长,还可能提早触发其他行业的赢利负增长。A股估值的不合理,将在未来逐步暴露。 其五,海外投资者逐步撒资新兴国家市场。根据摩根士だ耐臣疲?月的前半月计,全球股票指数跌幅仅为6.08%,但是全欧股票指数跌幅9.57%,东亚股票指数跌11.98%,台湾跌12.41%,中国内地股市跌14.71%,俄罗斯股市跌21.76%——这一资金的流向“梯度”跌幅已经告诉了我们,那些作为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源头国家,对于股票市场,确实呵护有加。特别是美国,最近一年股市下跌15%,最近两年下跌26%。而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国家的股票市场,比如我国,不过一年时间已经跌去72%,无论就其下跌幅度还是损失规模来讲, 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最惨烈的三次著名的“大股灾”,包括历次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国家队”在“顶风作案”,不断进场;而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国家队”反而无所作为,不断退出。今年8月8日,上证指数向下破位,跌到3200点的那天,还有机构代表不赞成“政策救市”,甚至有人这样说:“现在股市由6000点都跌到3200点了,还能怎么跌?” 这是什么逻辑?你以为你是谁?你是陈水扁?还是黑社会?谁给你们的权力,让你们这样“说话”? 按照这种逻辑,股票市场,岂不是越跌越没关系了吗?股市从3200点再跌到1802,“——还能怎么跌?”从大处说,股票市场如此暴跌,已经危及国家安全;从小处说,无数投资者亏损累累;一位有钱但从不碰股票的朋友对我说,他的父亲和母亲,辛辛苦苦地存了一辈子的钱,90%,都输在这次的“人为的股灾”中了。我看到他的眼中,满是燃烧的怒火,我以为他会问股市,但他没有——他问的是,“中国会好吗?” 这是自“三鹿毒奶”事件至今,最令我伤心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