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国企改革的问题还是“政企不分”



     访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

  国企改革一直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随着国企规模越来越大,国有资本越来越雄厚,中国社会对国企改革的方向、巨额国有资本的使用都产生了新的认识,社会分歧也越来越大,质疑“国企利益集团阻碍改革”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对此,作为当年国资委体制的主要设计者、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认为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资本化,但不能一卖了之,国资作为全民的最后一块资产,不能轻易动用。华生认为:“国企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如何推进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它们现在只是表面上分开了,实际没分开。”

  国企改革需重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一些人认为,国资国企改革就是国企从所有的竞争性行业退出,就是私有化。我看唱这种自以为是的高调并不负责任。

  《中国经营报》:现在很多人认为,国企不改革的话,中国经济改革就无法进一步推进,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华生: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夸大了。现在无论是从中国经济本身分析,还是从民众的反映来看,反腐败、分配不公、房地产、土地制度等改革议题排在前列,要说国企改革排在第一位,而且国企不改,整个改革就不能推进,显然是夸大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国资国企的体制跟上世纪80年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中小型国企早都已经改制成民企了,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都上市了。

  《中国经营报》:我记得你在《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这本书里,把土地制度和国企改革作为未来中国改革的两个核心议题。

  华生:这个没有问题。国企改革实际上涉及的是整个国有资本体制如何设计的问题,就国企改革谈国企改革,不太会有出路。严格来说,现在连“国企”这个概念都有问题,因为大部分国企已改制了,很多已经上市,这些企业的私人股东成千上万,怎么还能叫“国企”?比如,中石油上市了,拥有几十万公众股东,它就不能只对国有股东负责,已经不是原来“国企”的概念了。现在主要分歧并不是国企国资改革的重要性,而是国资国企的改革方向和途径。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国企或者国资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在哪里?

  华生:我认为现在可行的方向,而且需要大力去做的,就是重启这些年停滞的政企、政资的分开。政府跟企业不分开,政府跟资产不分开,国企改革就不可能推进,国资管理体制也没法完善。一些人认为,国资国企改革就是国企从所有的竞争性行业退出,就是私有化。我看唱这种自以为是的高调并不负责任。

  首先,这个观点中央政府并不会接受,因为十八届二中全会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就是真正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我认为这个方向还是很正确的,有些人对此有不同意见是可以的,但是应该去尝试、去努力,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凝聚共识。而不是明显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不去做、不想做,只去喊一些不切实际的、也未必正确的口号,结果反而可能成为改革的阻碍。

  很多人说,国企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石油行业是竞争性的行业,化工行业是竞争性的行业,因此国企应该退出。那么,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把中石油等大企业拆成小企业吗?我们知道,世界上石油公司都是大型企业,比如美孚、BP,如果国资从石油领域退出来,让外资、还是让私人家族接盘?出了这么多靠矿产资源发财的煤老板已经很不公平了,还非要再出一批更大的油老板?私人家族控制怎么保证不出现官商勾结?中国现在搞不了私人家族来垄断国民经济的企业,俄罗斯搞了,最后还要退回来,因为老百姓不干了。

  国资是全民的最后一块资产

  挨骂首先因为我们国资国企改革近些年陷于停滞,积累了很多矛盾。其次,客观地说国企有时候成了政府的替罪羊。

  《中国经营报》:现在民间很多不满情绪,都集中在国企身上。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也曾抱怨:“国企亏损时挨骂,为什么国企赚钱了还挨骂?”为何会这样?

  华生: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挨骂首先因为我们国资国企改革近些年陷于停滞,积累了很多矛盾。其次,客观地说国企有时候成了政府的替罪羊,大家骂政府不方便的时候就拿国企来说事,实际上大家不光是对国企不满意,对机关事业单位也不满意,对公务员也不满意,但是比较容易拿国企来说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企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被歪曲和夸大了。比如国企待遇,其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如果国企真正私有化了,那待遇都要上升十倍甚至百倍的,现在因为它是国企,所以他们拿不了高工资。我们举个更具体的例子,现在民资股份制银行董秘已经能够拿1000万元,那么完全市场化后的四大商业银行行长,至少可以拿一个亿吧?国企有很多毛病,比如裙带关系、吃大锅饭,很多党政机关的人往国企安排,一些权势人物的亲属想赚钱也到国企那儿去挖资源等。但非要说国企的收入差距大,却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

  《中国经营报》:很多人认为国企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它自身的定位不清晰,即到底是挣钱的企业,还是一个公益性企业,所以,未来必须通过财产权的清晰,真正落实它的全民性质,你怎么看?

  华生:无论什么类型,企业就是盈利性的组织,要不然干脆搞慈善机构得了。国资国企肯定是全民的,不须定义,反对国企的人也知道这一点。比如说社保基金亏空,大家都说可以以国企股份来填补,因为都知道国企是属于全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国有资产确实是一个储备资金,是全国人民的储备资金,现在看不出来,遇到危机就看出来了。希腊经济危机、财政赤字,怎么办?卖国有资产。但他们的麻烦是国资太少,没多少东西可卖。中国社保有窟窿了,大发钞票不行,多收税也不行,怎么办?大家也说拿国资来顶。国资是全民的最后一块资产了,遇到困难就可以拿来用的。

  它并没有被谁拿回家。

 华生:国企改革的问题还是“政企不分”
  《中国经营报》:每年两会的时候,养老金双轨制都会成为关注最多的话题,很多人的确提出,填补养老金亏空必须要打国资的主意。但公众的这个期待似乎并未得到满足。

  华生:就这么一笔资产,如果拿来解决城镇职工养老,那以后再遇到困难就没有了。现在有人说养老金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不一样,不公平。问题是还有好几亿农民工养老金更少甚至没有呢,怎么办?所以这个资产之所以不能轻易拿出来应某个方面之急,确实有多方面的考虑和原因。

  国企改革不是一卖了之

  总体的方向就是政企分开,国家不要控制企业,作为出资人享有份额就可以了。

  《中国经营报》:我们还是回到国企改革上来,国资委主任王勇说要搞好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你认为这一顶层设计应该是怎样的模式?

  华生:这个方向很明确,当年主张成立国资委就是我们提的建议,还是1986年年初,我当面跟总理、副总理作了两次专题汇报,那时就提出要超越国企搞国资,资产资本跟市场经济是完全可以融合的,运作国资的思路就可以使政府从企业超脱出来。总体的方向就是政企分开,国家不要控制企业,作为出资人享有份额就可以了,政府也不一定绝对控股,有相对控股也可以,甚至有的也不相对控股,像国外搞的黄金股一样,有一个一票否决权也可以。这样国有资产就流动了,国有资本就可以有进有退,完全搞活了。具体的企业,政府不一定要去守住它,可以增股,也可以减持。所以,国资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政企、政资分开,然后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化了以后,跟市场经济就完全融合了。具体操作就是国企整体上市,然后资本化、多元股份制,而不是一卖了之,全部搞成个人私有、家族控制。

  《中国经营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企已经利益集团化了,成为阻碍改革的力量。而且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国企是跟中国的权力结构完全相关的,国企改革只是表,政治改革才是里,你怎么看?

  华生:说国企利益集团化,无非是说掌控国企的领导人利益固化。但实际上国企的领导,待遇上根本比不上完全市场化的企业,而且完全不同于民营企业老板,到点就要退休,他凭什么跟国资同命运,代表国资的既得利益?当然,你可以说他们可以个人有小九九,对企业不太负责,但说他们形成国企利益集团则不太靠谱。另外,国企改革肯定是跟政治有关联的,这也是我们改革推进缓慢的一个原因。但既然十八届二中全会已经提出了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改革路径,就说明在现有的政治架构下,国企改革还是有空间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往前推进。现在我奇怪的就是,为什么能推进的,谁也不感兴趣,很多人就是非要坚持私有化国企。

  但实际上,现在喊这种私有化口号,老百姓也不会同意,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前些年中小国企改制改到最后,都是原来的厂长经理变成了老板。

  现在的央企领导拿个几十万元你不满意,央企私有化,他们变成上万亿元资产的老板,你反而就满意了?

  《中国经营报》:为何围绕国企改革的方向会出现巨大的分歧,改革共识很难达成?

  华生:这种局面的出现,客观地说跟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是有关系的。正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使得社会积累了很多怨气,这样各种极端的思潮就有了市场。本来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是可以平心静气讨论解决的,但现在却很难有个理性的讨论环境。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使得本来比较单纯的经济问题复杂化了。比如有些人攻击国企,实际上他不是跟国企过不去,而是觉得国企是政府的左膀右臂,因此我先砍掉它的左膀右臂再说,这样就失去改革的讨论空间了。所以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对其他领域改革普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大增加了认识和处理本来相对单纯的经济社会问题的难度。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改革真正的难题不是简单的开放或者保守,或能不能解放思想,真正难的是能否找准解决问题、提出推进改革的具体制度和途径,而这个目标途径又有最大可能的共识,因而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这既不能用空话套话去搪塞,造成改革停滞不前,也不是喊一些极端的不负责任的口号去吸引眼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774.html

更多阅读

选购洁身器:马桶尺寸的问题

选购洁身器:马桶尺寸的问题有不少家庭都说卫生间不大,为了节省卫生间的空间,故意选择长度偏小的马桶,殊不知是大错特错了,小马桶和大马桶在长度上的也就是几厘米的差别,根本对卫生间的空间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再说卫生间的第一主角就应该是马

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 红线意识 底线思维

朱继东: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发布时间:2014-06-11 10:51作者:朱继东字号:大中小点击:893次内容提要:深化国企改革是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企不

徐小明:信用交易的问题还是很大

徐小明:信用交易的问题还是很大几乎所有券商的中期报表都显示了传统交易佣金的下滑和信用交易佣金的大幅增长,成倍的增长哦。信用交易就是贷款买股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融资融券,其实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这在国际上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

人物:杜国盛国企改革的激情少帅

杜国盛:国企改革的激情少帅国企向何处去?国企怎样进行有效改革?国企怎样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国企改下来的沉重负担谁开来列车帮你拉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从电台到报刊;从博敖论坛到清华讲坛;从群情激动的电视直播室到二人静坐

华生:收入分配改革须在土地制度改革之后

     《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书名跟它的作者华生一样,理性平和,保持建设性的姿态。  他坦言,希望通过这本书思考历史在行进到岔路口时的方向选择:是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实现现代化和民主转型的东亚道路;还是堕入贪腐和贫富矛

声明:《华生:国企改革的问题还是“政企不分”》为网友匹马又西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