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制造商在两年前集体陷落的悲情故事,将可能随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上的悄然上位而改写
文 本刊记者 王文静
在眼下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席卷全球、恐慌开始迅速蔓延之际,至少有一个行业已对此种周期性的灾难场景习以为常:通信设备商。自2001-2002电信泡沫破裂以来,这个行业就一直举步维艰。只有迅速壮大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是为数不多的亮点。对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如今让很多中国企业搁置了自己的国际化雄心,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们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最抢眼者,当属长期站在华为阴影后的中兴通讯。受益于移动运营商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增强手机个性化、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趋势,走运营商定制路线的中兴通讯的手机发货量在去年增长近一倍,由2006年的1600万部增至3100万部,由此跻身全球10大手机制造商——同时跻入的还有两个极富盛名的玩家:“黑莓”制造者RIM和新入场的苹果。在最近1亿部手机下线之际,中兴更喊出一个颇为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未来5年跻入手机制造前3强。 但资本市场对此并没有报以掌声。自今年8月起,尽管有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以及3G牌照发放在即等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中兴通讯的股价似乎难挽颓势,A股价格到10月底已下跌逾60%。 如果说资本市场的惨淡可以归咎为大市,那么来自中兴内部的调研结果则确凿无疑地表明它还有更多的功课要做:消费者对中兴手机的品牌印象仍停留在小灵通上,认为其产品是中低端的。“这真是非常遗憾。”中兴手机产品总经理林强告诉记者。 我们能期待另一个宏达电(HTC)式的奇迹诞生吗? 低端卡位,定制生存 中兴进入手机终端的努力始于2002年,当年即实现180万台的发货量。到去年底,3100万台的手机发货量已使终端业务占中兴总体销售收入的22%。中兴内部预计,今年手机发货量预计将超过5000万部,比去年增长61%。到2012年,手机销售收入占总体的比例将上升至50%。根据咨询公司Gartner的估计,中兴手机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已由2007年初的0.4%跃升至2008第二季度的1.2%,在全球手机制造商中排名第7。 这短短的6年,正是众多国产手机品牌迅速崛起并迅速衰落的年代,中兴能逃出这一兴衰周期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在通讯行业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更关键的,其网络设备业务在海外迅速扩张的溢出效应——中兴手机目前近80%的销量都来自海外市场。 在中兴海外业务最早开花结果的亚洲、非洲以及中东等新兴市场,中兴手机自是收获颇丰。在其海外第一大市场印度,中兴手机已是当地的知名品牌。以CDMA 手机发货量计,中兴在印度市场的排名已超过LG和摩托罗拉。它在印度已建有手机工厂,向包括沃达丰、Tata Teleservices以及Spice Telecom在内的运营商提供超低端手机产品。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媒体在称中国手机产品总体质量可疑的同时,却说中兴是一个例外。“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雅加达邮报》这样评论中兴手机如今的市场位势。 “中兴专注于低端、运营商定制手机市场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与新兴市场运营商的良好关系。”UBS亚洲电信分析师王进说。 即便在以品牌忠诚度极高著称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市场,中兴手机也有所斩获,为沃达丰、Telefonica以及澳大利亚的一些运营商提供手机。“低成本”和“个性化”是中兴的两大利器。比如,中兴为澳大利亚运营商Telstra提供一款“乡村手机”,该机型配有可拉出的天线,以方便偏远地区用户接收信号。在中国电信设备商很难渗透的美国市场,中兴与中小型电信运营商MetroPCS合作,推出了两款售价在130美元至170美元之间的手机C88和C79,因出色的性价比而获得用户和舆论的好评。 这种“静音模式”的扩张堪称双刃剑:中兴固然可以凭借运营商的集中采购迅速做大规模,但它与海外运营商的合作多以联合品牌或贴牌的模式运作,这势必以牺牲中兴自己的品牌认知为代价,让其在与运营商的谈判中很难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溢价,更会阻碍其未来进军海外高端市场的计划。 这正是中兴手机现在努力的方向。据悉,在明年,中兴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高端手机以及品牌形象。一个突破点便是智能手机。随着运营商致力于提高移动增值服务来增加每用户平均收入,市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大增。中兴在去年已设立了专门的智能手机业务开发小组。眼下尤对为沃达丰定制的一款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寄予厚望。与此同时,它也在跟中移动合作开发基于谷歌Andorid平台的手机。中兴的底气在于,未来的智能手机能与中兴现有的ICT(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线实现很好的结合。相较只能做Push-mail的RIM,中兴可以利用其ICT产品线,做出一个能够把企业内部所有的邮件、即时通信以及一切信息联合起来的软件,以给运营商来做大客户的定制。 在家乡市场中国,中兴则需要让自己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欧美以及其它海外发展中市场有可能因金融危机陷入衰退,提振中兴手机在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已是其当务之急——在中兴最强势的运营商定制领域,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落后于韩国的三星电子。 好在,中兴的财务现在堪称健康。中兴通讯最近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81%,达到2.583亿元,UBS预计其全年净利增长率约为29%。 更大的利好在于,在经过多年的等待之后,中国政府终于在今年5月推出新一轮电信重组的方案,市场上由此出现了三家全牌照运营商:中国电信(从中国联通买入CDMA业务)、中国联通(由原来联通的GSM业务与中国网通合并组成)以及中国移动。此举为拖延多年的3G牌照正式发放扫清了重要障碍。为此,各电信运营商都在重组后推出了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据UBS估计,中国电信行业资本支出将由2002年以来停滞在2000亿至2300亿元左右的水平大幅跃升至2008年2990亿元和2009年3390亿元的高位。 除了本土以及低成本的优势,中兴在CDMA、TD-SCDMA以及WCDMA三个网络设备领域都有充分的布局。在TD-SCDMA一期网络招标中,中兴成为最大的赢家,占有高达45%的份额。而在中国电信8月开始的CDMA设备招标中,中兴则与华为平手,取得25%的市场份额。尽管3G牌照还没有正式发放,中兴内部已把中国联通即将在11月中下旬开始的WCDMA招标的份额设定为15%至20%。分析人士预计,如果执行得力,中兴在TD-SCDMA招标中网络设备和终端双丰收的景象将会重演。 当然,夙敌华为会是一个变数。期待多年的招标大战终于开启,作为未上市公司,华为毫无疑问将会充分利用其在成本和开支上的更大灵活性,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还有一个不容小窥的更具灵活性的对手:山寨机。“在中国,我们有意避免与山寨机发生正面冲突。”中兴高级副总裁何士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