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两会行情”,已让多空双方主力逐渐转变了思路。我的问题是,从现在起,直到2季度末,上证还有没有再涨一波的可能? 或者让我们换个说法,上证有没有可能创出近年新高,比如,如果市场形成了新的投资热点板块,2200~2320点一线的整理箱体,有没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多头行情的起点或区域? 首先,让我们从多头主力的角度看盘,研究一下政策面的某些比较微妙的变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进入3月之后,仅就A股中的主要权重板块而言,GDP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行业,多数已经成为机构逐步减仓的品种,代之而起的新的热点(板块),是HDI指标(国家人文发展指数)的相关行业(以及个股行情)。 HDI指数的构成,除了GDP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预期寿命、教育水准与生活质量水平,包括环境破坏程度、文化与社会的自由选择程度、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程度。 大家可能会发现,近期主力的追逐思路。在某些行业,如消费服务行业(包括衣食住行的各种“投资品”及相关证券)、医疗医药行业、文化教育行业,以及环境保护行业等,受市场追捧的热度水平,已经恢复到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之前。 据央行最新数据,货币市场7天回购利率,3月第一周,曾创自2011年8月以来的最大单周降幅,这说明资金供给面的相对乐观情绪;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我国2月份CPI达到了3.2%,不仅远高于此前一个多月的2%,也高于市场预期的3.0%,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当下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有持续一段时间的可能。 其次,从个人有限的关注热点看盘,除了政策趋暖的因素之外,对于指数,我个人的意见,是不要看得太高,特别是在2季度结束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因为几个月后,资产方面的价格,是升水还是贴水,目前难以预料。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楼市的走向;二是大宗商品指数的走向;目前的多空趋势均不明朗。 所以,在二季度,机构对于“资金面”的评价,只能说是“一般”。目前的市场,成交虽然略有放量,但是相当“有限”。在“市场相关热点”方面,行情也有提前结束的可能。 此外,就是对于指数行情的判断。 我相信,如果是多头主导行情的趋势发展,主力一定会用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技术图形,给出指数的前景,以及“大三浪”的上升空间。 目前从机构的研报入手,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比较受到市场化机构所认可的、但总体更偏乐观的观点: 1.两会结束,行政改革到位,必须开始“干事”了;如果政策趋暖,则多头进场;如果政策平稳,则多头观望。
![2017年股市两会行情 后两会反弹 行情没有到位](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113068437743.jpeg)
2.经历了将近5年多的市场调整,市场的总体估值水平,已经比较低了;在2200~2320点线,一批信仰价值投资的长线投资者,开始不断地买入。 3.技术面支持上证指数在此地横盘,或者上涨。 其三,我的建议是,对于行情的发展,可以关注成交量,成交量是骗不了任何人的。 两会之后,产业资本有向资本化经营“转型”的需要,对此,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此类转型,所需要的是“艺术”,而非“价值”。 就像007出席一个美女如云的盛装舞会一样的“醒目”,我相信多头加仓的时候,不会让你看不到他们的“企图”,偏向于多头的指数行情,真正到来的时候,成交量有所放大,是必须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证还有没有再涨一波的可能? 我想,后两会行情的短线特点,对于多头而言,指数的空间可能已经不大,这很严酷,但没办法,我们必须面对。但是,我也相信行情的性质,决定了场内的多头主力,中线决不会止步于一季度的高点,即上证2445点。因为2445点,无论多空,你从哪个角度(立场)看盘,并不像是一波大级别的多头行情的阻力。即使以反弹而论,似乎也没有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