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汪孝宗/北京报道
中国将成“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 或许受中国石油实施“目前最大的有关碳交易项目”的鼓舞,今年8月5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率先成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当天,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同时宣布成立。时隔不久的9月25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宣告成立。中国南方的深圳市早已“跃跃欲试”,而其它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所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 为推动碳排放交易,早在2007年10月,在欧盟倡导下发起的,欧盟部分国家、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共同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国际二氧化碳交易市场”的合作协议,创始成员超过20个。 但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仍然是中国。有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的全部排放指标的41%。 由于中国在2012年前勿需履行减排义务,而有减排任务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来帮助中国减排温室气体而获得排放权。近年来,中国被许多发达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 据联合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发展中国家中的印度、中国和巴西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印度占注册项目总数的32%,中国占19%,巴西占13%。而就减排额而言,中国以占53%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中国产生的减排效益更是远远地超过了印度,在国际公约机制下的许多碳汇交易资金将会逐步涌向中国。 或成为节能减排的“助推剂” “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8.2%提高到20%。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2008年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此间出席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时明确指出。 为实现上述目标,2007 年中央财政在节能、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领域投入资金约480亿元人民币;通过积极的节能政策的实施,2006年和2007年累计节能1.47 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3.35 亿吨二氧化碳。同时,还开展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编制工作,着力推进《国家方案》的实施,加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事实上,在《京都议定书》生效的第二天,即2005年2月17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正式签署“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荒漠化青年造林项目”,这是中国首个碳汇造林项目,也是冲破国际社会对碳汇交易机制持观望态度的“第一单”。 对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节能减排的影响,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专职副主席汪纪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停产或关闭,恰好是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良好契机,应借助碳排放交易的市场优势,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面临“内忧外患” 2008年3月31日,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在泰国曼谷如期举行。这也是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后启动的首轮谈判。 “巴厘路线图”启动了一个加强公约和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 年底前取得成果,并把技术转让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技术转让恰恰是碳交易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是发达国家在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但在具体落实上,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1月7日,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坦言。 为此,他呼吁,加强技术合作、推进技术转让,增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汇交易于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汇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块极其诱人的“大蛋糕”。 据悉,按现行规定,发展中国家不能直接将配额出售到西方市场,这些企业卖出的减排额主要由一些国际碳基金和公司,或通过世界银行等中间机构参与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由此衍生出大大小小的国内外咨询、中介公司,大多冲着碳汇交易市场的“蛋糕”而来。 中国拥有庞大的碳排放市场,却没有“定价权”,交易价格往往是别人说了算,国内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处于低价位。或许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省纷纷表示要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对于碳交易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也已成为有关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