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看,核能是清洁的,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确保能源安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昂贵的,而且是难以可持续的。
撰稿·舒雯
一个被称为“世界最大的核电规划”正在中国循序展开。 本月21日,继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获批开建之后,总投资近千亿元的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也正式开工。 从2007年初到2008年末,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核电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跃进”。 2007年底,国家决策层将核电发展指导方向由“适度发展”转变为“积极推进”之后,接着迅速出台核电发展专题规划,将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提高到4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现在是1.7%);而就在近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更表示,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或将提高到5%。 现在,全球共有近440座核电站,分布在31个国家。这些核电站满足了全球6.5%的能源需求,其年发电量占到了全球发电总量的16%。 当然,这些数字很快就会被不断刷新。在苏联切尔诺贝利阴影慢慢消退之后,全世界目前正陷入一场对核能的狂热之中——在建的核电站有30多座,正在考虑建设的还有160多座,其中包括印度的19座核电站和中国的30多座核电站。根据权威数据,中国计划在未来15年里,平均每年建造2-3座核电站。 毫无疑问,从全球变暖的角度看,核能是清洁的,它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确保能源安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昂贵的,而且是难以可持续的。 在德国,施罗德执政时期就曾承诺在2020年之前逐渐关闭现有的19座核电站,而代之以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彻底退出核能领域。但德国朝野却很快因此出现了分歧。以经济部长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不能舍弃核电,因为如果到2020年关闭所有核电站,将无法完成大幅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而且,一下子也很难找到替代30%核电份额的能源。 而以环境部长为代表的另一方则主张按计划关闭核电站,彻底抛弃核能。由于德国核电所需的铀全部依赖进口,他们坚决主张以可再生能源替代核能。 这场关于核能的争论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首先,核能跟太阳能、风能一样,也是一种昂贵的能源。铀矿石的价格从2002年起,已经上涨了7倍,现在一磅铀矿石已经卖到70多美元,2007年甚至还一度冲高到140美元一磅。而且,建造一个新式核反应堆已不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只花4亿美元,现在没有40个亿是绝对拿不下来的。 其次,不谈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因素(包括核废料处理),其所需的浓缩铀来自铀矿石,它的储量也是有限的。全球的铀储量在一个世代之间就会消耗殆尽。按照我国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建成4000万千瓦估算,我国一年铀矿需求量为5200吨至6000吨。专家称,我国属于贫铀国家,目前铀的对外依赖程度为50%左右,未来这个比例将蹿升到60%以上。 尽管如此,由于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居高不下,适时发展核电,作为一种中短期的高效替代能源,也是符合现实需求的。 还有好消息传来。去年底,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披露消息,中国天然铀的地质勘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已探明国内迄今为止最大铀矿床。中核集团公司表示,中国每年新增铀资源量远远大于需求量,不仅能满足中国核电发展的需求,还为中国中长期铀资源保障奠定了良好基础。据预测,中国潜在铀资源达数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