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新增长引擎助力高成长



  作者:金百灵投资 秦洪

  五大核心业务的协同效应明显

      上海电气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国最早的机器电气工业。1995年,上海市机电控股集团改制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2004年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控股组建了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同年更名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4月在香港上市,2008年12月换股吸收合并上电股份而登陆A股资本市场,由此上海电气开始了新的征程。

  目前上海电气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并形成了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为客户提供现代综合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旗下拥有发电设备、输配电、重工、轨道交通、机床、环保、电梯、印刷机械等多个产业集团,可分为五大核心业务板块:电力设备板块、机电一体化板块、重工设备板块、交通设备板块和环保系统板块。这五大核心业务板块不仅在相关行业具有突出地位和显著优势,而且能够形成相互支撑和带动,协同效应明显,如电力设备与环保系统、重工设备与电力设备等,各个板块之间的协调发展效应良好,能够向不同业务板块的客户提供各种产品和成套解决方案,提供从产品设计、生产、安装及测试,到售后服务及维修保养的系列服务,其大型生产设施和制造能力、先进技术和工艺水平、广泛的采购网络和客户群构成公司的集团化优势。

  高市场占有率彰显  强有力竞争优势

  从上海电气的相关资料显示,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公司五大核心业务协同效应所展示出的集团化优势,而且还体现在核心产品业务的高市场占有率上,比如发电设备市场占有率(见表1)。

  与此同时,公司在机电一体化等诸多产品中也有类似较高市场占有率数据,比如电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见表2)。

  另外,公司的重工设备产品通过市场的检验,具有较高的声誉。2007年,公司重型机械装备产品电站磨煤机和冶金轧钢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40%~50%和15%,公司核电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100%,显示出上海电气相关产品拥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这一竞争力,一方面来源于公司始终以振兴民族装备工业为己任,致力于技术创新工作,制造出一大批代表国家装备工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产品,一些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世界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中国最大的12000吨水压机、世界第一台镜面磨床、中国第一套30万千瓦核电机组、中国第一根大型船用曲轴、中国第一套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都来自于上海电气。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的锐意进取精神。比如说在风电领域,上海电气是中国最早参与大型风机制造的企业之一,已完成1.25MW风机技术引进和样机生产,正在进行2MW风机联合开发。该机组针对中国沿海台风多发的特点,作了抗台风设计,亦能在中国北方低温、多风沙的情况下使用,并作了抗低温防风沙的专项设计,能应用于多种气候条件。如此就保证了公司主导产品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且能够引导市场产品的发展趋势,迅速抢占了行业制高点,获得了客户的信赖与订单。

  

  饱满订单锁定高成长预期

  从上海电气的这五大核心业务收入构成来看(见表3),电力设备业务与机电一体化业务是公司的支柱产业,也是公司未来成长的基石。因此,研判上海电气的高成长,电力设备业务与机电一体化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电力设备业务。

  公司电力设备业务分为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两个子行业:发电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电站锅炉、电站汽轮机、燃气轮机、风电设备,是电力建设中直接设备投资,因此在电力建设高峰中,发电设备是最先受益的子行业;输配电设备主要包括电网的基础性设备及对基础性设备进行控制、监测和保护的设备。

      目前行业结构来看,有观点认为,发电设备业务面临着一定的增长瓶颈,尤其是火电业务,毕竟随着近三年来高增长的发电设备投资,电力紧张趋于缓和,未来的电站投资向结构优化的特征转化,这将减缓发电设备的需求。这一观点似乎说明发电设备制造商的成长或面临着一定的瓶颈。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一是因为目前公司拥有饱满订单。在2007年新接发电设备订单逾774亿元,在2007年底在手订单超过1200亿元,而到2008年6月末,发电设备在手订单超过1600亿元。而重工设备业务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07年新增订单88亿元,2007年底在手订单超过110亿元,2008年6月末,重工设备在手订单为142亿元,显示近年来公司仍拥有较强的订单承接能力。而订单最终会转化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故订单数目的增长说明了公司净利润仍有成长的潜力。二是公司的输配电设备业务则由于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未来的业务增长空间仍可相对乐观。故即便发电设备增长放缓,输配电设备业务的增长也可化解发电设备未来订单增长趋缓所带来的高成长压力。

  产品结构优化成为公司成长新引擎

  更重要的是,目前电力设备业务的结构优化趋势特别明显,一是因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体现在电力设备中,主要是火电行业的压小放大,同时加强核电、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或新能源业务的开拓力度,从而牵引着发电设备业务出现了新的增长特征,使6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渐成新机组的投资主力机型。与此同时,风电、核电等新兴能源业务也出现了投资高潮,从而成为引领发电设备业务的新引擎。而在输变电业务方面,由于国家支持坑口火电以及在西南大力发展水电等因素,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渐成电网投资的新热点,从而成为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商的新产业蛋糕,也就成为了上海电气高成长的新引擎。

  二是国家保增长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积极财政扩张政策,也促使当前电力设备结构变化呈现出加速态势,尤其是核电领域。据媒体报道称,福建福清近千亿元投资核电工程正式开工,成为4万亿计划推出后首个特大型重点工程,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将采用连续建设方式,预计前期建成的核电机组可于2013年建成发电,这就意味着核电业务将成为发电设备制造商新的增长点。

  相关数据也显示出这一点,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运行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2007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885万千瓦,照此计算,未来15年内我国核电需要设备需求接近5000万千瓦,以目前假设成本大约1300美元/KW的造价来看,未来15年核电建设需投入4500亿元资金,设备占据40%,大约市场容量为1800亿元,目前的核岛设备市场分额基本由上海电气和东方电气所占据。这其实也是得到了这么一个数据的佐证,那就是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累计承接核电订单已达到100亿元,排期已至2012年。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目前上海电气的发电设备生产线是满负荷运作,未来的持续成长依然可乐观预期,电力投资的结构变化将成为上海电气新的增长点。

  而且,公司的成长优势还得到了当前行业结构发展的配合,因为公司是大型设备制造商,主要成本以钢材等为主,比如说60MW超临界锅炉的钢材占到47%,在2006年的采购价格为1.09万元/吨,到2007年、2008年上半年分别为1.14万元/吨、1.2万元/吨。而钢材价格在今年10月份出现了高台跳水的态势,从而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迅速改善,夯实了公司的成长基础。

  资产结构优势利于消除业绩波动隐患

  不过有市场人士担心,上海电气以往年度净利润中的投资收益比重较高,会否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成长趋势。因为2007年证券投资收益占公司投资收益的比重为62.23%,2007年全年公司股票投资收益约为12.24亿元,其中通过股票一级市场认购新股及投资基金获益约为8.79亿元,占当期股票投资收益的71.80%,2007年上海电气投资收益总额为21.5亿元,占当期投资收益的44.69%。

  对此,笔者认为概率不大,一是因为公司已经退出了股票市场。据媒体援引公司高管的介绍称,上海电气“是分两批清仓的,第一批清仓了绝大部分股票,并在上半年实现收益净额1.7亿元;第二批在7月清仓的股票,获得了470万元的收益,将计入下半年的投资收益”,如此就化解了股市波动所带来的业绩波动隐患。

 上海电气:新增长引擎助力高成长
  二是资产结构的优化优势有望显现出来。公司高管表示,目前投资主要集中在央票国债这种低风险高流动性的投资上,这既可以获得短线投资收益,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而且也可以维持公司资产的高流动性。更为重要的是,上海电气目前持有现金约140亿元左右,而负债仅为33亿元,这样的资产结构优势赋予了公司较强的行业整合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上海电气换股吸收合并上电股份仍然是按照2007年设计的预案。众所周知,事隔一年多后,A股市场的股价走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牛去熊来,但公司的换股方案并未更变,仍然是1股上电股份换7.32股上海电气,同时拥有按照28.05元/股申报的现金选择权,也就是说,在去年持股迄今的上电股份股东,并没有受到证券市场牛去熊来的循环影响,这在当前A股市场不少上市公司纷纷调低定向增发或公开增发价格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而且这也充分显示出上海电气对股东权益的尊重,有利于得到二级市场投资的高溢价预期。同时,本次上海电气以95.86%的高换股率换股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在目前弱市环境下,极高的换股率彰显投资者对于上海电气现有业绩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期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7396.html

更多阅读

“源创新”:新经济引擎

     在《源创新》一书中,作者突破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重新定义了创新。作为“创新战略理论和创新商业模式引发新市场”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学者、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谢德荪的新作,他不仅提出了“流创新”和“源创新

上海便利店:新与旧的战争

 “2002年上海各家便利店签署的百米公约已经没有什么约束力了,好在这个地段还不错,营业额比较可观。”好德便利店店员刘颖蕙表示。她所指的路段便是卢湾区打浦路、瞿溪路、斜土路区域,在大约0.5公里的范围内,竟然挤进了9家便利店:罗森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正寻求新增长引擎

   “受一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出现问题,并不能否认一个企业曾经伟大,通用汽车和花旗都要破产了,难道能否认他们曾经伟大的企业吗?”昨天,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初并购IBM PC业务仍

向新创业领袖学习:高成长如何应付高风险

  冬天面前人人平等,向新创业领袖学习高成长,更要密切关注和学习他们如何应付高风险  冬天的时候谁最冷?  中小企业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已经先冷透了,大的领袖企业如联想、万科也喊冷了,中

声明:《上海电气:新增长引擎助力高成长》为网友暂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