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践行“阳光慈善”



    张哲诚

  当我站在公司玻璃门前,一个人快步走上前来开门,并以最平和、平实的微笑向我问候,他就是陈光标。在一瞬间我便肯定了媒体对他的评价:“他的笑容就像孩子一样天真,这种天真在成年男人中是很少见的,可以肯定他是个很善良的人。”就是这样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大男孩”,居然掌控过百亿元营收的企业帝国,每年为社会捐出上亿元的企业利润,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这一养育着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最纯净的源流之地,海拔近5000米,有着美如天堂般澄明的天空。然而,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灿笑如花的小孩,却要每天生活在危房之中,坐在地上就着板凳做功课。

  2006年初的一天,当½¬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一条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一消息,深受触动,随即与玉树教育局取得了联系。3月,陈光标一行3人,到了青海省会西宁之后,又一路驱车在青藏高原¬的山路上盘旋,顶着极度不适的高原反应,历时13个小时到达了玉树。当时,在蓝天之下草原¬之上,孩子们排成了长长的欢Ó¬队伍。陈光标动情地望着这些脸颊上印着高Ô¬红的孩子们,并被他们一尘不染的天真而虔诚的目光所震撼,蹲下身子与孩子们紧紧拥抱……¬

 陈光标:践行“阳光慈善”
  随后在不到两年时间里,陈光标在玉树地区共援建了46所希望光彩小学,以及10所乡村卫生所,捐助教学电脑500套、校服3000套。

  早在1997年,当时在陈光标赚得20万元的第一桶金时,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得了重病没钱治,便想都没想就拿出3万块钱送了过去。第二年又从60万元的收入中拿出28万元为家乡修筑了一条乡村公路。

  公司成立的5年时间里,陈光标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到位了4.76亿元,其中现金达3.62亿元。仅去年一年,捐献数额就达到1.31亿元,捐献频率更从以往的两个月一次到如今半个月一次。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陈光标把近乎一半的时间用在了与社会捐助相关的工作上。每当他在媒体上看到关于基础教育、老弱孤残或突发灾难等方面急需帮助的事件,慈悲之心弦便顷刻被唤起,只要他认为是“雪中送炭”的,便会亲身前往救助。十年来,他的捐献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大地上的贫苦山乡,惠及了30万以上人口。社会捐献,几乎成了陈光标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宏大爱心的养成

  我们深为好奇的,是陈光标的慈悲心到底从何而来?想必他从小在幸福与爱的包围中长大,因感受到与周遭社会苦难的反差而养成了宏大爱心?

  事实上,陈光标出生于苏皖交界一个贫苦农村的赤贫家庭,在他两岁的时候,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就眼睁睁地相继饿死在家人面前。不仅家境贫穷,父母的管教也异常严苛。只要是做错了事情,父亲就要求长时间跪在地下,有时还要跪在砖头上面,直至膝盖硬掉了都不能起来。被父亲用绳子绑起来打也是常有的事情。吃饭时掉在桌上的饭粒要立刻捡起来吃掉,如果掉了饭粒不捡的话,父亲就会拿筷子朝脸上“刷”地打过去。

  这种情境之下,在陈光标的幼小心灵中,难免会产生一种积怨,时不时也冒出“长大以后不孝顺父亲”的念头,甚至想到一死了事,并先后¾¬历过上吊和跳河。但是好在,更深入地营养、激荡着陈光标幼小心灵的,是父母的纯朴善良和大爱之心。父母不仅灌输给他“行善积德”、“吃亏是福”、“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古训,更力行身教。只要有乞丐登门,父母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会把食物分给别人;别家的孩子没奶吃求上门来,母亲会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先去喂别家的孩子……¬

  在父母这种言传身教之下,尽管自己没能得到太多物质的关爱,陈光标却获得了更为可贵的“大爱之心”的精神启迪和营养,不但没有养成“铁石心肠”,相反却从小养成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因为不忍目睹屠牛的残忍场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放跑了屠牛人家所有的牛。这个“偷放牛”的故事,在家乡几乎家喻户晓。他还有一个特殊的“鸡蛋情结”,在那个只有过春节才能尝点肉味的年代里,陈光标忍不住偷吃了家里用来卖掉换取生活费用的生鸡蛋。他的父亲看出了问题,鸡子光啼叫不见蛋,以为是黄鼠狼偷吃了,在鸡窝边支起两只鼠夹捉拿“凶手”。饥饿的诱惑让陈光标再次“偷吃”,当他又一次在墙角磕破刚下的鸡蛋准备生吸的时候,小他两岁的妹妹惊叫了起来。父亲大Ŭ,和母亲一人操着木棍一人舞着竹竿围追过来…¬…这一段人生插曲于陈光标是刻骨铭心的。使他自此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如今的陈光标,不仅对父母孝顺有加,更将“大爱”之心传递到中国千乡万户之中;他还曾到监狱里为“迷途羔羊”们举办慈善义演,并当场决定为他们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同时资助他们无人赡养的父母长辈;他多年来从菜市场买来之后放生到玄武湖里的青蛙、乌龟等,已¾¬能够用吨来计了。

  陈光标主张,慈善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信仰,只求真心付出爱心。他不是佛教徒,却淋漓尽致地践行着佛学所倡导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如今,自己的小孩虽然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世”,陈光标却仍然像带“穷人子弟”一样抚养他。每年暑假都带他回到农村的家乡,去体验农村生活,看农民如何干活;从上小学开始便让他跟在妈妈后面学习做饭、洗衣;也“从来没有想过把他送进什么贵族学校”。而令陈光标感到很欣慰的是,小孩也很有爱心。

  将慈善事业制度化

  由于每年慈善捐赠金额巨大,早已不再是对社会施以小恩小惠,所以陈光标一直努力试图将慈善制度化。为此,公司专门设立了慈善基金,每年从企业净利润中提取20%£¬25%注入该项基金,同时列出目标计划表,专款专用。捐赠坚持“雪中送炭”原则,定向在基础教育、孤残儿童、老少边穷和突发灾难四个方面。

  此外,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全职的公益部门。该部门完全不参与公司业务发展,专门负责社会慈善调研,即不用为企业营收作任何贡献,只管“花钱”。目前该部门有六个人,每天要阅读大量媒体资讯,还要把报纸上的相关信息剪下来供陈光标审读和筛选。

  由于当地媒体¾¬常会报道医院里某某患者急待手术却无钱救治,陈光标一¾¬知晓往往就会亲身前往,将现金交到病患手上,所以陈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南京大小医院,久而久之成了当地医院捐赠的常客。

  但是大额的财物捐赠,更多是捐给了偏远山乡,这就需要借助当地一些慈善机构来完成,中间难免出现善款不被善用的情形。在2000年以前,陈光标捐赠的现金大约有六七成被挪用,这曾¾¬令他非常之寒心。

  现在,在对贫困地区捐款额中的50%以上,陈光标是定向于自己在当地选择的捐助项目;余下的捐款,则交由当地慈善机构来选择项目,对方具体捐助了什么项目,年底必须交一份捐助明细表,使他能够清楚知道捐款用在了什么地方。

  在父母这种言传身教之下,尽管自己没能得到太多物质的关爱,陈光标却获得了更为可贵的“大爱之心”的精神启迪和营养,不但没有养成“铁石心肠”,相反却从小养成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因为不忍目睹屠牛的残忍场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放跑了屠牛人家所有的牛。这个“偷放牛”的故事,在家乡几乎家喻户晓。他还有一个特殊的“鸡蛋情结”,在那个只有过春节才能尝点肉味的年代里,陈光标忍不住偷吃了家里用来卖掉换取生活费用的生鸡蛋。他的父亲看出了问题,鸡子光啼叫不见蛋,以为是黄鼠狼偷吃了,在鸡窝边支起两只鼠夹捉拿“凶手”。饥饿的诱惑让陈光标再次“偷吃”,当他又一次在墙角磕破刚下的鸡蛋准备生吸的时候,小他两岁的妹妹惊叫了起来。父亲大Ŭ,和母亲一人操着木棍一人舞着竹竿围追过来…¬…这一段人生插曲于陈光标是刻骨铭心的。使他自此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如今的陈光标,不仅对父母孝顺有加,更将“大爱”之心传递到中国千乡万户之中;他还曾到监狱里为“迷途羔羊”们举办慈善义演,并当场决定为他们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同时资助他们无人赡养的父母长辈;他多年来从菜市场买来之后放生到玄武湖里的青蛙、乌龟等,已¾¬能够用吨来计了。

  陈光标主张,慈善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信仰,只求真心付出爱心。他不是佛教徒,却淋漓尽致地践行着佛学所倡导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如今,自己的小孩虽然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世”,陈光标却仍然像带“穷人子弟”一样抚养他。每年暑假都带他回到农村的家乡,去体验农村生活,看农民如何干活;从上小学开始便让他跟在妈妈后面学习做饭、洗衣;也“从来没有想过把他送进什么贵族学校”。而令陈光标感到很欣慰的是,小孩也很有爱心。

  将慈善事业制度化

  由于每年慈善捐赠金额巨大,早已不再是对社会施以小恩小惠,所以陈光标一直努力试图将慈善制度化。为此,公司专门设立了慈善基金,每年从企业净利润中提取20%£¬25%注入该项基金,同时列出目标计划表,专款专用。捐赠坚持“雪中送炭”原则,定向在基础教育、孤残儿童、老少边穷和突发灾难四个方面。

  此外,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全职的公益部门。该部门完全不参与公司业务发展,专门负责社会慈善调研,即不用为企业营收作任何贡献,只管“花钱”。目前该部门有六个人,每天要阅读大量媒体资讯,还要把报纸上的相关信息剪下来供陈光标审读和筛选。

  由于当地媒体¾¬常会报道医院里某某患者急待手术却无钱救治,陈光标一¾¬知晓往往就会亲身前往,将现金交到病患手上,所以陈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南京大小医院,久而久之成了当地医院捐赠的常客。

  但是大额的财物捐赠,更多是捐给了偏远山乡,这就需要借助当地一些慈善机构来完成,中间难免出现善款不被善用的情形。在2000年以前,陈光标捐赠的现金大约有六七成被挪用,这曾¾¬令他非常之寒心。

  现在,在对贫困地区捐款额中的50%以上,陈光标是定向于自己在当地选择的捐助项目;余下的捐款,则交由当地慈善机构来选择项目,对方具体捐助了什么项目,年底必须交一份捐助明细表,使他能够清楚知道捐款用在了什么地方。

  显然,这并不能百分比实现有效监督。最终的善款使用和捐助效果如何,还得仰赖于当地慈善机构自身的公信力和诚信度,仰赖于当地官员的自律和廉洁。

  有鉴于此,陈光标也有意凭借自身的能力去组建慈善基金会。事实上,目前他已¾¬在积极筹备当中了,名字就叫光标基金会或者黄埔基金会。基金会组建完成之后,同样将公司每年纯利润的20%-25%放入基金会中,由自己完全掌控,以实现善款价值最大化。

  倡导“阳光慈善”

  如今在中国慈善界,陈光标的名字已是如雷贯耳。然而从1997年到2003年之间,陈光标虽已捐出了200多万元钱物,却遵巡着“做好事不留名”的古训,从未留下姓名,所以没有人知道谁¬是陈光标。但自2003年以后,陈光标的表现却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每次大额捐款他都会举办一个捐赠仪式,并邀请当地政府官员参加,同时邀请媒体到场采访、录像,已然非常公开化。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2003年春节的时候,父亲曾郑重地劝导他:“光标啊,你这些年向社会捐了许多钱,但这不算什么,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中国那么多贫穷人口,要想做大好事就应该号召广大企业老板们都来做慈善。”

  尽管其本心并不喜张扬,但为了唤起更多人对慈善事业的关注,陈光标的慈善捐助行为自此便演变成为“阳光慈善行动”。其实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牵动着企业家们“敏感神¾¬”和“慈悲心肠”;另一方面,也因媒体的直观报道,对当地涉足善款发放的慈善机构和官员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毕竟目前国家慈善监督机制还不十分健全。事实上,很多有心慈善的企业家之所以表现为“铁公鸡”,也是担心捐出的善款无法用之于民。但就某种程度而言,陈光标的“阳光慈善行动”似乎不失为一个相对的解决之道。

  然而陈光标的行动也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猜度,各种流言不绝于耳(有些是索捐不成恶意诋毁)。比如沽名钓誉,作秀造名。开始陈光标还觉得很困扰很寒心,如今听到也就一笑了之,“一点也不生气”,完全无所谓了。“我心里面很坦然,因为每一分钱都是用血汗挣来的,都是可以放在阳光下考量的,挣了钱回报社会理所当然,这些风言风语不会影响我做慈善的信念。”

  不仅如此,陈光标是“你越讲我越捐”,从以前一年三五次到后来三个月一次、两个月一次,到现在每个月两次以上。而国际上对于慈善捐助最为看重的,一是有效性,二是持续性。前者已述,对于后者,陈光标不仅长期怀抱极大的慈善热情,更是将其制度化为自己工作的常态。“一次两次大家会猜疑你的用心,可是我一直坚持做,捐到哪里都会有公开报道,无论我捐到四川、云南、青海或者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就能知晓,大家最终也就无话可说了。”

  此外社会上的确也存在这种情况,一些企业为了跟地方领导À¬进关系,以获得在当地更为优越的投资机会,有时也会借助慈善捐助来铺路搭桥。陈光标深知这种慈善行为并非发自内心,为了避免任何的利益关联,他很早就为自己的捐助行为定下规矩:把投资地和捐资地分开,即投资的地方不捐助,捐助的地方不投资。

  如今,陈光标将“阳光慈善行动”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在一本厚达数百页的账册里,清一色印着去年每一笔捐款的发票,非常细致、精确地记载了他2007年全年的捐款金额、捐助地区和具体捐助对象,可谓是不差毫厘。看来,陈光标在每次举办捐赠仪式的同时,都尽可能地索要了发票(一些类似在医院救助病患的小额捐款除外)。因为他发现,每年据媒体报道出来的慈善捐助款项,加起来往往多达数百亿元,但实际到位的款项,却不足50亿元。很多企业家承诺的捐款,到后来因为种种Ô¬因并未兑现。陈光标希望能带个好头,一方面将财物实实在在捐到受助现场;另一方面无论实物还是真金白银,多少就是多少,真心实意捐给最需要的人群。这一点,同样表明了陈光标对“阳光慈善”的倡导。

  及时行善—

  慈善不阻企业发展

  陈光标的慈善行为,难免会令很多采访过他的记者感到困惑:每年拿出如此巨额资金用于慈善,难道就不会阻°¬企业的发展?

  陈光标直言:“无论你一年赚1千万也好,1个亿也好,即使你拿不出纯利的20%,其实拿出个5%来回报社会是不会影响企业发展的。”

  就算钱不是问题,但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很多企业家都是日理万机,不要说用一半时间做慈善,就算将80%的时间投入企业¾¬营,甚至全情投入,企业都不一定能在竞争中胜出,您怎么可能有50%的精力用于慈善?

  陈光标很庆幸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因为我不是做羽绒服、家电之类需要进入千家万户的产品,我主要就是回收轮胎,然后用引进于德国的先进生产线进行全自动处理,然后制造出农用车胎、沥青等产品,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陈如此轻描µ¬写地表达了自己有足够精力从事慈善的理由。但同时他也坦言,任何企业在任何时间点都会有竞争压力,但都不是绝对的理由,企业家只要发自内心想做慈善,就总能找到行善的最好方式。

  或许更值得企业家们去关注,不是陈光标今天捐出了如此巨额的善款,也不是他花了多少精力做慈善。而是在企业刚刚起步阶段,在他赚了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的时候,他便开始回馈社会;以及在他10年慈善¾¬历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企业都还是在创业期,而远未走到成熟期,企业规模也不大,远不能跟那些巨无霸公司相比。

  这是最应发人深省的地方。记得在2006年10月,由招商银行、IBM、平安保险、万科、诺基亚、惠普、TCL、均瑶、南方报业等13家中外知名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旨在呼吁更多企业支持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当时很多企业领导人都表达了一个共同心声:“在企业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无疑是一次企业社会责任觉醒式的宣言,是件大好事,无可厚非。然而,它对中国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到底有多大的号召力,则要打个大问号了。无数中小企业主自然会说,你们都是一些超级巨无霸,而我现在还在创业期,能否生存下去还不知道呢,哪有那么多精力和财力去扶持贫困地区?还等我做大了才去做支援贫困吧。

  而陈光标的慈善¾¬历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示范:无论你赚了多少钱,无论你的企业处于什么阶段,都可以去回报社会——及时行善,趁早行善。

  陈光标的表达极为朴素:“你越早回报社会可能就越早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有的企业家认识不到这一点,等他认识到的时候,可能已¾¬该退休了。可是你要那么多钱干吗?再有钱也是一天三顿饭晚上一张床?如果子女培养不出来,留给子女多少资产都是没有意义的,讲句不好听的,即使留下20亿或100亿,可能子女头脑一发热,一夜之间就输掉了。我们能留给孩子的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能是一种精神财富,这样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希望企业家们能改变对人生的看法。”

  传扬善念无怨无悔

  话说回来,如果把更多时间用于推动企业更大规模成长,不是可以获得更多利润,拿出更多的善款回馈社会吗?对此陈光标坦言:“如果我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企业当中,那么我可能会赚更多的钱,但是我现在花费大量时间做慈善,就可能唤起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大家共同投入的善款,共同发力所产生的价值,一定会超过你自己全心做企业所增值的财富和价值,所以还是值得的。”

  据一些慈善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自从陈光标2003年将慈善行动公开化以来,全社会都知道了,½¬苏近几年的慈善基金明显大幅上升。至少有上百位的企业家见到陈光标后发出过类似的感慨:“光标啊,你在前面冲锋,我们不捐也不行啊。”

  如今上海、浙½¬、福建和广东等很多发达省市,都对陈光标发出了邀约。北大、清华、南大等院校在播放了介绍陈光标的录像之后,反响极大,都纷纷邀请其前往授课。就在记者采访后的第二天,陈光标便受邀去合肥大学演讲,偌大的体育场内整整坐满了八千人。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一天到晚上网聊天,对社会缺乏信心,看过陈光标的介绍后好像换了个人,有的毕业之后赖在家里不想工作,居然也对父母表示,明天就出去找工作。这些反馈都令陈光标倍感欣慰。

  说到未来,陈光标表示会把慈善坚持做到底,做到老,另外还会从多方面来履行社会责任。在陈光标看来,慈善不仅是把钱捐出去,捐给穷人。在捐助方向的选择上,陈光标也极为看重环境教育。“很多不负责任的企业家什么钱都敢挣,不顾惜环境,其实是在赚我们子孙后代的钱。如今矿泉水和纯净水已经¬成为家庭必需品了,自来水不敢喝,很多东西也不敢吃。医院里什么查不出来的稀奇古怪病都有,很多都是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如果环境再恶化下去,再过几十年,恐怕我们的子孙后代上下班都要戴防毒面具了。”陈光标透露,未来会邀请北大、清华等院校的环保专家去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讲环境保护,讲Ѭ环经¬济,要从乡镇讲到政府,讲到省市领导。对于自己所从事的Ѭ环经¬济产业,陈光标坚信这是另一种善业,一种是“对大自然的慈善”,也是他应尽的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慈善事业是永远无法穷尽的事业。陈光标倡议更多有良心的企业家,也都能够发自内心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他坦言自己最大的心声:即每个企业机都能成为慈善家,从而使更多弱势的生命得以改善,令社会更加和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730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最近有两个人物新闻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一个是关于“中国首富”黄光裕的,他被判了14年;一个是关于“中国首善”陈光标的,他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黄光裕出过太多新闻了,本博主在此不再费笔墨,只说说陈光标。2009年,陈光标(39岁)的企业

陈光标高调慈善事件 陈光标 消费「慈善」

     “努力干好,让人知道,边干边吹。”“好人”食品上市的时候,陈光标这样描述自己的经营理念。此前的半年里,他几乎沉寂,“低调、反思、休息”,并表示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减少八成媒体曝光率。他承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想怎么在

陈光标:不愿在巨富中死去

中国最忙的老板肯定不是江苏黄埔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黄埔投资)董事长陈光标,但边忙工作边做慈善的陈光标肯定位居前三甲。 有员工“统计”过陈光标的电话:一半为工作,一半为慈善。有趣的是,陈光标将黄埔投资大约50% 的利润也捐给了慈善

陈光标:爱“作秀”的中国首善

  虽然大家都相信中国的慈善,应该、也一定会向着更为成熟的阶段去发展。但在目前的这个阶段,陈光标式的慈善有着他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罗赟|编辑   《杨澜访谈录》|供稿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做慈善既要积德行善,又要淡泊名利

陈光标:梦想在未来10年把中国打造成最具爱心慈善大国

3月12日12:30,全国政协委员、资深传媒人、阳光媒体集团主席杨澜,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以慈善公益事业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下一位网友,他看陈先生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些尖

声明:《陈光标:践行“阳光慈善”》为网友情债怎么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