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科研/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剧烈震荡,曾一度火爆的银行理财产品相继“沦落”,许多理财产品亏损甚至被迫清盘。在11月20日由金融界网站举办的“2008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论坛”上,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风险控制成为业内专家以及各金融机构关注的主要话题。 结构性产品屡遭“零收益” 今年以来,一些创新理财产品尤其是结构性产品和QDII产品相继遭遇了“零收益”,让投资者大失所望。3月19日,民生银行的“港基直通车”由于产品净值低于触发水平50%下限而提前终止,成为首款被迫清盘的QDII产品;截止到10月31日,汇丰银行的11款QDII产品首次亏损超过70%,净值跌入“2毛”区间。根据统计机构普益财富的统计,截至11月21日,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其余43款负收益,亏损超过50%的有17款,其中包括9款累计亏损超过60%。外资银行207款QDII产品中,1款实现正收益,其余均跌破净值,亏损超过50%的有94款。 业内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银行缺乏必要的客户评估和风险揭示,在创新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市场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固定收益产品,满足了居民人民币增长的财富管理需要。但是,由于缺乏适当的风险评估机制和相应的监管措施,必须要警惕其中存在的风险。 “双低”产品获新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银行理财创新出现减速,主要是风险控制还没有完全解决。 据了解,目前各银行的理财产品大都以低风险、低收益或者保本收益的稳健型产品为主,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85%以上都是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其中90%以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都实现了最高收益。 据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马续田介绍,工商银行95%以上的理财产品都是固定收益类的,已经到期的141款产品都实现了固定收益。 “我们坚持‘四不原则’,就是不熟悉的市场不做,不确定的市场不作,高风险的市场不做,不能准确定价的产品不做。”马续田说。 郭田勇对记者表示,未来银行业的理财产品主体还是会以低风险、稳健型的产品为主。因为绝大部分的投资人都属于风险规避者。他同时也表示,监管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监管,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设立专门性的监管企业和协调机构。 信贷类产品崛起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信贷类理财产品异军突起。今年4月以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每月新发数量均在150只,前10月共有1600多款信贷类理财产品发售,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因其稳健的投资风格和稳定的收益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中国信托业协会秘书长陈玉鹏认为,由于银行的重点服务领域与信托公司的重点业务领域有极强的交叉性,两类金融机构的一些主要业务市场定位非常接近,这为双方的业务合作确定了扎实的基础。 据介绍,银信合作是我国独有的合作模式,信托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在国内横跨三大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进行直接投融资的金融机构,业务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银行业在现行政策环境下金融功能和综合资源十分强大,但是业务边界十分严格。信托公司可以与银行创新开展的联合贷款、直接银团、间接银团、委托管理资产等密切结合,不断开展金融创新,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以融资推动信用建设。 有专家认为,目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外资金融机构收购信托公司的步伐明显加快,大型的金融集团收购信托公司被认为是信托公司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 “今年银信在打新股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今后在一些低风险信托产品上,银行和信托公司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合作,开展创新。”金融法专家蔡概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