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11月初,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在珠海正式签署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上海共同投资组建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公司,以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和装试基地为先导,尽快建立研发、总装、试验、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研制体系。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上海临港新城采访时了解到,仅仅在两个星期之后,原本“拟选”的说法已经“转正”。此前的协议仅称,研发中心拟选址在上海闵行紫竹地区,总装基地拟选址在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 临港新城成“不二选址” 11月18日,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大飞机项目中的发动机项目将落户在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事实上,自从中国商飞项目落户上海,我们就积极研究、探讨在临港新城建立航空零部件配套的产业基地。这个设想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方面的支持。” 此前,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就曾表示:“上海市政府把大飞机项目当作一个战略性产业来发展,并以此来推动上海的创新、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一直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因而在很多人看来,今年5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落户上海并不出乎意料。不过,作为大飞机核心部件的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将选址何地,一直以来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从地理位置来看,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东南端,距上海市中心城区75公里。正是由于临港新城的北部与浦东机场相衔接、南部与洋山港相临的独特地理优势使该区域成为大飞机总装基地的不二选址。 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金兴明向记者表示,由于闵行区紫竹园紧邻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把大飞机项目的研发基地选定在此处,主要是紫竹园未来会成为上海一个科技硅谷;而把大飞机项目总装试验基地选址在临港新城,主要考虑的是临港的物流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备。 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选址临港新城,一方面考虑,临港新城在港口设施方面的优势,具有吊运重型设备的便利,另一方面,浦东国际机场也比较有可能成为未来大飞机试飞基地。 力争形成“航空配套产业群” 目前,按照上海市政府规划,占地311.6平方公里临港新城定位于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制造业基地,从功能上划分为五大片区,其中综合产业区的产业导向包括飞机零配件制造、飞机发动机及其零件制造、飞机维修等。 戴海波常务副主任向《中国经济周刊》证实:“大飞机项目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总装以外还有很多零部件配套方面的需要,不仅是机械制造部分,也涉及电子信息部分,因而会形成一个高科技的产业区。为配合该项目落地,临港新城将在明年启动建设5平方公里的配套产业园区,力争在临港新城形成一个航空配套的产业群。” “随着中国大飞机项目和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在上海的拓展,未来也将带动更多航电、机电、环控及材料等民机配套产业发展,并向临港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集聚。”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到明年,中航工业集团与上海有关方面可能组建新的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来推动大飞机的发动机项目。中航工业集团、上海市有关方面将成为该合资公司的主要出资方,注册资本已确定为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