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马明哲事件
本刊记者/陈尚文
一声饱含生命力的婴啼,尖亮如锥,划破了保险业沉寂的产房。改革之子,他声音嘹亮,双目有神,伸拳展脚,日后的他将背负诸多成就与争议。1988年,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股份制有限公司,平安诞生了…… 金融业内外,谈起"平安",总会引来很多话题:入股富通集团,238亿元几乎亏光;平安A股上市,继中国人寿之后,成为A股第二保险股;引进外资入股,汇丰、摩根·士丹利、高盛前后入资参股;以及马明哲自己6000万元的天价年薪,等等。 如今,在马明哲和平安身上,总充满着争议和焦点,这同平安的成功、地位是分不开的。平安和马明哲的成功,是否必然多过偶然?究竟是什么"催生"了平安?又是什么成就了这样一位中国金融家?对大一统说"不" 1986年,马明哲任蛇口招商局社会保险公司副总经理,那年马明哲31岁。 蛇口招商局社会保险公司主要负责运营社保资金,为了更大增值,马明哲准备涉足工商保险。正"动手"之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深圳特区分公司发来"通知":工商保险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社保公司无权经营。对方依法办事,任马明哲再不服,也"没辙"。但马明哲不甘心,他要做工商保险。 第一次,马明哲萌生了一个念头:把保险公司执照跑下来。至建国以来,人保是国内唯一一家保险公司,1978年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维持了10年,10年内,没有人向这一格局说"不"。人保作为我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独家,国营,权威,有人说,当时的国内保险机构更像是行政机关,而不是公司。 在蛇口招商局集团座谈会上,第一次,马明哲提出:策划成立一家保险公司的建议。建议一出",冷场",无人响应,谁也不"理睬"他。 因为,在当时,想像人保那样成立保险公司,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 和老人保"较劲" 为了创办除人保之外国内第一家保险公司,马明哲开始了努力。马明哲写报告,报送给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特区分行。批复意见是":设想很好,目前成立商业保险公司的条件不成熟,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文件退回。"此后,申办奔波了近两年,马明哲游走各处,虽然得到不少口头上的鼓励,对于他开办保险公司的要求,则是没有"后话"。在这过程中,被搪塞过,被推托过,被拒绝"打击"过。多年辛劳,没见到一点结果,马明哲克制不住了,较上了劲。无论怎样,他非得要"讨个说法"。 人保坐拥全国保险市场,独享"美味",实力强大,他马明哲想"再开炉灶"十分不容易。 马明哲"较劲",他说服招商局领导袁庚,写信给当时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副行长刘鸿儒、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副主任胡光宝等人,他进中南海拜见张劲夫,他给国务院特区办写信,为申办成立保险公司,奔走呼号。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中华大地翻涌,在这史上最伟大的浪潮中,神州大地春暖花开,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我国原有的金融体制框架,逐渐"松动"。保险市场的新格局,如同冰河解冻,正在无声的酝酿中…… 1987年末,国务院特区办协调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内保险公司参加研讨会,研究"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出现一家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是否有必要?"会议形成纪要。正是这份纪要,成为此后平安诞生的重要依据。 1988年3月21日,中国保险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成立。 "平安",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加3000万港币,蛇口工业区出资49%,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出资51%,联合创办,总公司设在深圳。它不只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还是我国第一家地区性保险公司。成立伊始,马明哲任总经理。 界碑1988 保险"三分天下" 1988年前,我国只有人保一家保险公司。从大到国际贸易保险,小到一头牲畜的农业保险,只有人保一家;从南方到北疆,从城市到农村,各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只有人保一家;某些时期,从保险业监管者、保险法规制定者,到被监管的保险公司,只有人保一家。在业务推广、产品创新、机构制度、行业竞争、监管营运等诸多方面,代表国家保险事业的人保,国家机关的"架势"不小。 人保"天下一统"的局面,由建国以来,持续了39年。 "1988",正值改革开放10周年,10年苦心经营,我国金融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1988",这是在"文革"之后,我国复苏保险业以来,第一次对保险市场准入"解禁";"1988",保险改革中值得纪念的一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随着这一步的迈出,以人保"大一统"的保险市场格局,缓缓落下了帷幕…… 保险市场的"皇位",从"1988"为界,被一分为三。此后,在我国保险史上,由老人保、平安,以及3年后"跟上"的太平洋,组成的"三国"格局形成。我国保险业,进入了新的"三足鼎立"的时代,在日后,这一局面维继了整整8年时间。 正是在这8年里,我国保险业孕育了民族保险的"骨干",形成了我国保险市场"主力"。人保,平安,太平洋,乃至今日,在国际保险市场角逐中,成为保险业"中国队"代表。 一路走来 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成立后,承保了第一笔业务,保户是深圳特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房地产公司,收入保费43998元人民币。 1992年的夏天,马明哲下了"不惜成本地刺激个人寿险发展"的决心,重心调转为发展寿险。1994年,整个平安系统实施人寿业务与产险业务分业经营、管理和核算的举措,推动了平安人寿险的大发展。 1994年,摩根和高盛财团参股平安。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认购平安10%的股份。2003年,平安集团公司控股设立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信托和平安海外投资,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香港联合交易所,平安股票挂牌交易。 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平安挂牌上市,并创下有史以来全球最大保险公司IPO。 如今,平安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共为3500多万个人客户,100万企业客户提供了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等各项金融服务。拥有20多万销售人员,4万名正式雇员,各级各类分支机构及营销服务部门 3000多个。以保费收入计,平安人寿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三大产险公司。 拧人? 笔者翻览马明哲和平安的历程,不难发现,马明哲是个"拧人"。当年在深圳蛇口,提出成立保险公司,引得一片惊呼声,在惊呼声里,马明哲夹着皮包,跑了两年,碰得"鼻青脸肿",还要和老人保"较劲",别人笑他,他不搭理,拧到了家。 平安投资富通,成为第一家国外投资保险商,别人都不敢动,或害怕或观望,马明哲不管,认定了,并且一定要干到底,238亿一下子投进去,结果赔了个"底儿朝天",连片"肉包子"皮也没捡回来。拧得"一往无前"。 福布斯公布马明哲6000多万元年薪,说他是"中国最贵老板",各种批评不少,"鄙视"不断,岁月飞度,马明哲工资不减一分,就不"掉价",坚决不"打折"。媒体问他,他说:"我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拧得泰然。 从以上事例,人们不难看出,马明哲认定的事,就会一拧到底。平安的成功源于它的不安分,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然而处处如此,势必与争议为邻,以至今天说到平安,总是有谈不完的话题。马明哲的拧,正是平安需要的。"管他东南西北风,我就凌然不动。"平安的创立,平安的发展,平安的成功,充斥着马明哲的这股子拧劲拧的下场有两种:其一,别人看着他吃螃蟹肉,满嘴流油,眼馋。其二,富通投资那样,"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