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晶莹
迄今为止,可能没有哪家公司的起步会像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以下简称"中投")那样不顺利。 2007年5月20日,尚未成立的中投即通过其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下设的一个特殊目的公司--北京万德福投资有限公司,以每股近30美元的价格共出资30亿美元获得即将首次公开发行的美国知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百仕通投资集团(另译"黑石")不超过10%的股权。2008年10月16日,中投通过二级市场操作增持百仕通至12.5%。百仕通股价目前徘徊在9美元左右。至今,各层面人士对该交易的怀疑和诟病仍在继续。对中投的疑惑事实上是因为我们面临了一个新课题--如何管理规模如此庞大的资产才是最有效率的?如果我们将中投的出现视作尝试的开始,对它的质疑就会客观、理性些。 2007年9月29日,中投正式挂牌,明确其主要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了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由于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在资产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经验都未经过检验,因而,舆论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称为"巨大的婴儿"。中投成立一年间,已经梳理清楚与汇金、建银的关系。成立于2003年12月16日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自设董事会和监事会。2008年10月22日,中投召集下属机构开会,传达国务院的最新批示,汇金定位为政策性金融投资平台,而汇金全资控股的建银投资则被定位为实业投资平台。 一年间,中投逐步确定、稳定了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现有的董事会人员构成似乎体现着来自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各个相关部门的话语权,而监事会成员中由有来自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的官员兼任。执行委员会由楼继伟、高西庆、金立群、张弘力、杨庆蔚、谢平和汪建熙组成。有接近该团队的业内人士评价称,这个团队的成员在学历、资历方面都无可挑剔,且多有海外游学的经验及一定的人脉,视野开阔,对外沟通相对顺畅。因而,这个班底在业务上不会出现问题,他们的挑战来自中投的体制,其所做的决策是否从商业角度出发是很大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透露,楼继伟此番领衔中投,似乎一切从头开始,"他有着不错的口碑,在学识、能力上亦可圈可点,这为推进中投内外部的管理做了很好的铺垫"。国内一位著名学者曾对媒体评论称,楼继伟是其同代人中最好的学者型官员之一,其既有学者的缜密思维和经济学修养,又有官员和实干家的魄力和远见。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者,曾被称为经济体制改革"三剑客"之一,而"三剑客"中的高西庆则成为中投总经理。 1950年出生的楼继伟,为经济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国家体改委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贵州省副省长、财政部常务副部长等职2007年3月初,其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组建中投公司。中投成立之初,楼继伟曾对英国《金融时报》说:中投是"亦农亦猎",他将把"农民的哲学"运用到投资上。有资深投行人士认为,这番评论昭示楼继伟对金融业的认识是质朴的。在本质上,金融业也是"靠天吃饭",有赖于全球经济的大气候,也有赖于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尽管一年间,中投在理顺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仍然面对着一些根本性的难题。 由于中投特殊的筹资结构,在有关部门的博弈下,其自成立之初就不得不背负起巨大的付息压力。楼继伟曾说:"按工作日计算,我们每天要赚3亿人民币才足够支付利息。" 2008年2月,财政部曾经发文要求中投用人民币支付利息--一次性支付15500亿特别国债的首次6个月利息。由于中投的资本金并未一次性到位,因此除去高达7%左右的汇兑损失,中投还需要提前支付尚未到账的资金利息。据媒体报道,2008年8月下旬,财政部才最终同意承担为成立中投所发行的15500亿人民币特别国债的利息。财政部为特别国债设立基金专户,基金专户资金来源主要是中投上缴的利润,基金专户的资金用以每期利息的支付。 尽管暂时解决了资本金利息的问题,但中投的运作仍然存在着大量制度空白。有业内人士指出,和汇金公司一样,中投的设立并没有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宪法没有给予明确的地位,中投成立的唯一正式文件就是国务院的一个批复。其历史使命、长期发展目标至今未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包括资金的补充、未来的发展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收益的分配等,都缺少相关的法律条文。在对外投资上,根据已公开的三个交易--入股百仕通、投资中国中铁H股、购买摩根士丹利的可转债,都因金融危机前景不明,投资收益遥遥无期。2008年9月16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货币市场基金TheReserve管理的PrimaryFund,被迫核销持有的7.85亿美元雷曼债券,基金单位净值也跌至0.97美元。货币市场基金跌破1美元净值的情况,在其几十年历史上罕有发生。此时,媒体才知悉,中投持有约54亿美元的PrimaryFund,可能面临亏损。 尽管中投的诞生和起步伴生着诸多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和行事规则,但有接近中投的业内人士们依然给予了其正面、积极的评价。他们认为,中投走出去是必要的,正确的。历史地看,世界形势在变,属于中国参与国际规范的机会终于来了。行业地看,以前中国总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赚血汗钱,用别人的货币存到外资银行,开个收据,也只是一张纸而已。如果哪个国际大机构倒闭了,或哪个国家废除货币了,我们还能剩什么?投资海外,也是一个保障方法。金融业是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赖以蚕食世界的唯一合法途径,在无法取代它的前提下,参与它,去学习他们如何运作金融游戏,也是利大于弊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