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三年来,就我主导的档案馆业务而言,我觉得最有成就的是陆续取得非常重要、珍贵的档案,特别是蒋介石日记、国民党党史档案、伊拉克纪念基金会的档案及前苏联KGB(克格勃,即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我参与了这四个重要档案进胡佛的过程,使它们能顺利进来。
撰稿·贺莉丹(记者)
2008年3月2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资深副院长理查德·苏萨(RichardSousa)先生在上海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专访。此番是他第一次到上海,“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我们昨晚抵达时已很晚,这次我看到城隍庙的街景,觉得很不错”。 此前,苏萨曾任洛杉矶Unicom研究中心副所长兼资深经济研究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划执行长兼副校长特别助理,并在该校讲授经济学课程。 苏萨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市场经济、社会歧视问题以及美国教育改革等,他的文章常发表于胡佛研究院刊物与美国各重要报刊,其最新著作为2003年出版的《来自学校的资料:美国教育政策辩论下的省思》。除研究工作之外,苏萨主要负责胡佛研究院的组织、预算、行政与执行,他协助院长负责胡佛研究院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同时督导胡佛研究院图书馆、档案馆及近代中国档案及研究计划。 “我对宋子文家族感兴趣” 记者:有人说,如果要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就要到胡佛研究院。 苏萨:我很荣幸听到这样的一个赞美,我们一直在不断努力,使胡佛研究院成为一个研究近代中国的学术重镇。胡佛的主要使命在于保存历史,见证社会及政治、历史变迁,我们在未来将继续努力充实胡佛馆藏。 记者:你本人对中国近代哪段史料最感兴趣? 苏萨:我出生于1949年,那一年对于中国近代历史是一个很关键的年份。因为我出生,那一年也是苏萨家族的重要年份。对1949年以后发生的中国重大历史事件,我都有兴趣。(笑) 记者:作为一个美国人,你如何理解中华民国时期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苏萨:古今中外,不止中国,即使在西方,某个国家里总有一两个、两三个特别显赫的家族,他们主导了所在国家的政治、社会发展,譬如美国有肯尼迪家族,就是例证。 在某个程度上,我觉得这种特别的大家族对于某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若干方面都造成重大且持续的影响,这些显赫家室对于该国的影响力可能延续两三个时代。 记者:你对中华民国时期的哪个家族最感兴趣? 苏萨:虽然中国历史不是我的专业,但于我而言,我个人对宋子文的家族比较有兴趣,这主要因为宋子文的家族后来跟胡佛研究院之间的比较特殊的互动。 记者:在美国,人们感觉宋子文很神秘吗? 苏萨:是的。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宋子文还是一个相当神秘的人物。大家都听说过蒋介石、蒋夫人宋美龄,但很少有美国人能搞得清楚他们和宋家,即蒋、宋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宋子文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有一小部分的美国专家、学者可能知道,但大多数美国人可能不太清楚宋子文过去所扮演的角色。 好像建族谱 记者:目前你主管胡佛档案馆工作,随着胡佛对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史料的收集,你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收集中国近代显族史料的野心? 苏萨:身为现在胡佛档案馆的总负责人,在档案馆工作的我的同仁常抱怨说,因为我们收藏了越来越多的珍贵档案,为了让那么多新的档案进来,我们的空间已不够用了,我们的人手也不够…… 但我坚信,胡佛要不断收藏全世界最珍贵的档案,让这些好的档案、史料能在胡佛研究院得到保存,让学术界使用。胡佛不但收集珍贵的档案,同时收集互补性的档案,比如,胡佛收集了国民党档案,我们就要努力去收集到民进党或其他党派的档案,这样我们才能对一个历史事件有比较中立、全面的认识,不会片面地判断。 这就好像建一个家族的族谱,当你有了一个档案之后,你会发觉再收集到其他相关档案,档案中涉及的人物其实都有关联,慢慢越来越多。譬如,胡佛有蒋介石日记,有宋家、孔家、陈家的档案,又有蒋介石的部属的档案,再增加他的政敌的文件、还有与他相关那个时代人士的资料,像一个金字塔,从上往下,像拼图、又像磁铁一样,慢慢地不断有更多史料被吸收进来。 记者:我听说你曾到过台湾地区,你对台湾民进党的资料特别感兴趣,为何胡佛敏锐地要收集成立仅22年的台湾民进党的资料? 苏萨:主要原因还是胡佛有自己的理念,就是我们希望能收集到有关于变迁中的政治体制的相关珍贵史料。再一点就是我们希望能收集到互补性的史料,我们既然有了国民党的资料,我们当然也希望能收集到对国民党持反对立场的台湾民进党的资料。我们和时任台湾民进党秘书长的林佳龙等人已接触过,他们也表示有这个意愿,不过因为台湾今年一直在选举,所以这个事情我们暂时还没有特别的进展,我们会继续联系。 记者:家属所有捐赠给胡佛的档案都是免费的吗? 苏萨:对,完全没有牵涉金钱。同样,我们也没有将这些档案作商业性使用。 记者:在你的印象中,胡佛有没有具体游说过哪位家属,让他们捐出史料? 苏萨:目前有两个正在进行中,但我现在没办法跟你讲他们的名字,我们正努力说服家属能将他们的资料捐给胡佛,我们希望能有互补性的档案同时存在胡佛。但我希望在一年之后能告诉你具体两三个胡佛游说家属捐赠档案成功的例子,一旦实现之后。 蒋介石日记刚进胡佛时像砖头,打不开 记者:近年来有多少位中国学者到胡佛开展研究? 苏萨:很多,至少有数十位以上,现在大概共有10位左右的两岸三地的学者正在胡佛阅读中国档案。 记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先生曾告诉我,他看蒋介石日记时,只能将重要部分手抄、做摘录,不能复印。是否有一天,胡佛能为学者们提供更方便的史料使用方式,比如为他们提供电子版等? 苏萨:这主要是捐赠者的意思。宋子文的档案资料现在可以影印,但蒋介石日记还不可以。 目前胡佛会对蒋介石日记做这样的种种限制,主要因为:第一,胡佛跟蒋家的合约上是这样规定的,不能复印、翻印、影印,也不能用计算机录入蒋介石日记,只能手抄;第二,学者引用时,不能整段引用,除非征得蒋家同意,这是蒋家人的要求,不是我们胡佛的要求;第三,涉及版权问题。但胡佛现在努力考虑怎样改善这种情况,在不影响跟蒋家合约的情况下,能尽量让学者更方便地使用蒋介石日记,目前我们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胡佛的立场是尽可能最便利、最快速地将所有整理过的史料开放给全世界学者使用,但在同时,我们也必须尊重及考虑到这些捐赠的家属当初的意愿及双方合约上的规定,胡佛不能违反家属的合约意愿,怎样让两者取得平衡是个问题。 记者:胡佛研究院每年的预算大概有多少? 苏萨:胡佛年度所有预算是3800万美元,包括研究跟所有行政单位及图书、档案馆的预算。 记者:很多当家人要募集资金,你要做这个工作吗? 苏萨:很幸运,我并不需要。每个人其实多少都有义务需要做这个工作,但我主要不是负责募款。 记者:在你担任胡佛研究院资深副院长的任期内,胡佛研究院在档案收藏方面开展的最重要工作是哪些? 苏萨:到现在为止,我担任这个职务5年来,我能够安稳地度过这5年,就是最幸运的了。(笑) 过去两三年来,就我主导的档案馆业务而言,我觉得最有成就的是陆续取得非常重要、珍贵的档案,特别是蒋介石日记、国民党党史档案、伊拉克纪念基金会的档案及前苏联KGB(克格勃,即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我参与了这四个重要档案进胡佛的过程,使它们能顺利进来。另一个重大事情是在我的任内,我完成了胡佛档案馆一些保存档案实验室的新的改建,使这些珍贵档案能得到最先进科技的保存跟修复技术。要知道,蒋介石日记刚进胡佛时,都像砖头一样,打不开,经过胡佛技术人员细致、专业的处理,才有今天这样的面貌。(感谢胡佛研究员郭岱君女士、研究员林孝庭先生对本文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