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红周刊特约 胡东辉
近期股市稍有回暖,交投活跃,上市公司的重组故事又多了起来,不少公司纷纷宣布因为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这里既有市场活跃激发公司重组热情的因素,也有公司重组引来炒家炒作的因素,互为因果,从而演绎出让人眼花缭乱的资产重组故事。热闹表象的背后,其实还是资产重组所带来的套利空间引无数炒家竞折腰。 接盘者看中多重套利空间 先给大家讲一个最近发生的真实故事。沪市有一家化学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大股东拖欠别人的借款一直不还。其实也不是不还,主要是没钱还,结果大股东所持一半的股权被司法冻结。本来大股东其实是有机会把欠款还上的,因为其有一部分限售股解禁了,当时的股价正高高在上,如果把这部分股票抛了,那么大部分的欠款也就还上了。可是大股东却一直未抛,欠款也就一直未还。最近大股东不得不把自己的全部股份作价2亿协议转让给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个价格参照的是现在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公司董事长本来还雄心勃勃,当大股东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他时,他顿时泄了气。让一家房地产公司来接盘化学医药公司,明摆着公司要转型了,专业出身的董事长已没有用武之地,除了退出别无选择。 一家房地产公司看中一家化学医药公司,显然不是看中公司的主业,而是看中了通过股权转让所能获得的利益。首先是买下的股权并不吃亏,因为公司的股价已经跌到历史低位了,长期来看下跌空间已不大。通过资产重组转型,市场炒作一把也是很有可能的。如果还有二级市场的“伏兵”,那么在二级市场赚一把应该也不稀奇。随着时间推移,股权协议转让获得的限售股解禁以后,退出的通道也是畅通的。其次,这家公司还拥有一些土地,这部分地现在也很值钱。再次,公司的专业生产设备也不愁没人要。因此,那家接盘的房地产公司做的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只是如此一来,这家上市公司原来的产业也就玩完了。市场中过去多次发生这样的重组,被置换出去的产业大都惨淡经营,苦不堪言。事实上,这家上市公司已经人心惶惶,而董事长也已对大股东心灰意冷,对原大股东邀请其到另外公司任职的好意婉言谢绝,决意退出产业界另谋发展。 真假重组就看时间节点 为什么这样的事早不发生晚不发生,偏偏发生在股市探底回升市场刚刚活跃起来的时候呢?以上述这家公司为例,股市好的时候,公司股价也高,达到23元,这个时候大股东所持股权正值钱,高枕无忧,没有危机感,所以也并不想卖掉股权拿现钱;对债权人来说,由于看到公司股价节节攀升,料想大股东偿债能力不成问题,因此心中不慌,对大股东还债也不会逼得太紧;对市场炒家来说,由于公司股价太高,继续炒作的获利空间已不大,因此吸引力大大降低,兴风作浪的利益驱动消失。这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个时候重组好戏难唱。 而当股市恐慌性杀跌时,上述三方也都慌了神,眼看股票一天比一天不值钱,大股东这时想卖股权也没人接盘;债权人自然担忧大股东的偿债能力,但这个时候逼也没用,逼得太紧更增加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情况更不利;炒家看不清股市还要跌到什么时候,也不敢轻易出手,还要观望,因此重组戏也唱不起来。只有等到股市回暖后,市场各方情绪都稳定下来,市场交投开始活跃起来,上述三方心里也都有了底,于是重组大戏也就具备了上演的条件。 要掌握好这个时机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开始往往是炒家频频抄底,屡抄屡套,筹码也越抄越多。待到市场明显触底反弹后,炒家开始不满足于与大盘相一致的反弹幅度,因此要借助于资产重组故事的发力,以跑赢大盘。这个时候债权人觉得讨债的机会来了,加大向大股东逼债的力度,不还钱就卖股权。而这个时候潜在的买家已经大大增加,不愁没人接盘。大股东经过熊市的煎熬,对所持股权价值的信心也已经大打折扣,因此卖掉股权的决心相对容易下了。三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因此重组好戏便悄然上演了。 资产重组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是多赢;搞得不好,那就是炒家一家赢,余者皆输。过去搞得成功的是方正科技,如果没有资产重组,当年的延中实业能不能存活到现在,那只有天晓得了。过去大多数的资产重组都是“捣浆糊”的,始乱终弃。像棱光实业就经历过一次失败的资产重组,当时资产几乎被掏空,成了大股东的提款机。那些失败的资产重组主要是因为新进的大股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二级市场炒作收益,或是借助上市公司的地位圈钱进行利益输送。要看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只要观察研究发生资产重组的时间节点,基本上就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