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周刊特约作者刘泉
在化工类公司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今年的化工行业受累于产能过剩,其中上市公司有大行情的机会不多。如果要在化工行业的矬子中挑高个,那么,应该说化肥行业可能机会稍大,农药股票的机会更大些。 农业股机会多 化肥行业机会大,主要是由于作为氮肥生产的原料——石油煤炭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成本下降了;生产磷肥和钾肥的资源则相对垄断,价格难降。 为何农药股票的机会多呢?简单说有三大理由:第一,相对于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所占金额比例较小。一般来说,耕种一亩地,化肥的费用大约占据总体投入的50%到60%,而农药的花销要少得多。所以,农民对于农药的价格变化不很敏感,农药企业可以有更大的议价权;而化肥价格占比太高,稍微涨价农民就受不了;其次,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就像人生病要看病,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化肥价格贵,一年、二年可以不用、少用化肥,但是农民不敢不用农药,所以农药的需求不会下降。第三,由于环保要求,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于低效、剧毒农药的替代需求十分大,而上市公司大都是生产这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所以,受惠于行业升级换代,业绩有一定的保证。 农药行业处于化工产业链的末端,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成功率低,一旦研制成功则利润丰厚。在沪深股市中,大约有13家上市公司主营农药,分别为沙隆达、华星化工、升华拜克、扬农化工、华阳科技、新安股份、红太阳、湖南海利、威远生化、大成股份和利尔化学等。 现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0 万吨(要折算成按100%有效成分,下同)的原药生产能力,已形成了包括原药合成、制剂加工和中间体生产的农药工业体系,已成为全球最大农药生产国。农药从品种上区分,一般分为除草剂、杀虫剂和除菌剂。现在,上市公司内的农药一般是以除草剂为多。农药按能否直接施用,一般分为原药和制剂,原药是以石油化工等相关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技术和工艺生产或生物工程而得到的农药,一般不能直接施用。原药研发生产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较高,固定资产设备投资规模大。农药从作用对象上可以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从制备方法上则可以分为化学农药(或称合成农药)和生物农药两大类。 从20世纪30年代第一代化学合成农药——滴滴涕(DDT)的面世开始,农药产业已从无机、有机合成农药向高效低毒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农药市场从总量上已趋于饱和,但农药品种的结构性调整在不断加快,在全球范围内淘汰高毒农药已是大势所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药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消费量为每公顷8.6美元,约为美国的1/4(36.3美元/公顷),韩国的1/7,约为法国的1/15,日本的1/18。现在,国际主要的农药类公司有如先正达、拜耳、巴斯夫、孟山都、道氏化学等,它们主要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合作项目等方式进入我国市场,但在终端市场上并未占据显著优势。 国内农药企业销量比较大的企业前20家中有9家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见附表),绝大多数都是做原药的,只有一家诺普信是做农药制剂的。碰巧的是,这些公司绝大多数都在东部沿海地区,说明农药行业的资源依存度不强,主要还是靠技术进步取胜。 成败皆由“草甘膦” 草甘膦英文通用名称Glyphosate,是一种广谱、低毒和无残留的除草剂。近年来,草甘膦一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额首位,预计全球需求量2010年将达100万吨。世界草甘膦市场的龙头是美国的孟山都公司,北美市场的草甘膦基本由孟山都供应,而中国草甘膦原粉主要供应给阿根廷等南美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阿根廷占1/3。 草甘膦在全世界的兴起有两大因素,一个是基因技术,一个是能源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如大豆、玉米等的创制和大面积种植,使全球对草甘膦的需求持续增加(原来的作物会和杂草一起被草甘膦等农药杀灭,后来人类发明的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不会被草甘膦杀死,而杂草不抗草甘膦,使得人们可以放心使用草甘膦杀灭杂草)。而近二三年来石油价格暴涨,使得玉米等生物能源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很快,对于草甘膦的用量也有大幅提升。 草甘膦本身暂时没有替代产品也是一个原因。从技术和商业价值上看,世界上目前尚无可以替代草甘膦的新型除草剂品种,草甘膦的全球市场寿命至少还有10余年。 草甘膦的生产有2种主要的工艺路线:甘氨酸法和亚氨基二乙酸(IDA)法,其中甘氨酸法的副产品氯甲烷对环境有较大污染,不符合国际上的环保标准:IDA法是国际企业普遍采用的工艺,但原料二乙醇胺国内的产能很小,我国主要依赖进口。 草甘膦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故事始于2007年。这年我国对进口的二乙醇胺征收26%~74%的进口关税,使进口二乙醇胺价格大幅度增加,以进口二乙醇胺的IDA法成本暴涨,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导致IDA法草甘膦装置开工率明显下降, 一些装置延缓开工;另外,国内许多新建草甘膦装置多在2006年底和2007年建成投产,装置处于试产阶段,开工负荷严重不足,一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缺口。于是,草甘膦的价格从2006年的每吨3万元开始一路猛涨,最终到达每吨9万元的高位,而其成本也不过3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在草甘膦疯狂的时候,每生产一吨可以赚一倍的价格,甚至二倍,获利堪比毒品。 新安股份:世界产量第二 新安股份是我国生产草甘膦的主要企业,公司2001年9月IPO上市,发行4400万股,约募集了2.8亿元资金。公司上市后,一直没有配过股,只是在2008年9月准备增发募集约10亿元资金,用于生产硫化硅橡胶和有机硅产品。 该公司主营产品是草甘膦和有机硅。该公司创立了有机硅和草甘膦循环法生产流程,即生产草甘膦的废弃物可以利用生产有机硅,有机硅的产成品又能够为生产草甘膦所用,最终循环利用,两者的生产成本都要低于同行。 公司现有约7.5万吨草甘膦产能,还有2.5万吨产能在建。全部建成后,可以拥有10万吨产能,专家预计世界上草甘膦的总体产能到2010年也不过为100万吨,可见新安股份在农药市场的龙头地位。 新安股份2008年曾经最大程度分享了草甘膦的价格疯狂,前三季度每股收益达到惊人的5.2元。随着草甘膦价格的回归,公司在草甘膦产品上获取暴利的机会已经不复存在,而在有机硅领域的成长性不可小视,当然,在草甘膦领域,其每吨3万元的出厂价还是比同行都低不少。也就是说,只要草甘膦价格2009年还维持在3万元的位置,新安股份单靠草甘膦还能活下去。而在占据公司未来主营业务三分之一的有机硅方面,收入依旧有35%以上的高毛利率,所以,未来公司的盈利情况不会很糟。 一般分析师对于该股的预测是2009年有至少2元以上的每股收益,相对现在的价位来说,下跌空间应该不是很大。 江山股份:国际巨头帮锁利润 江山股份2001年上市,发行股份4000万股,募集资金2.8亿元,和新安股份类似,上市后就一直没有再次融资。2008年也开始计划增发融资不超过7.5亿元。 该公司一直是我国农药龙头企业公司,农药产销量自2003年至2006连续四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主要产品除了草甘膦等农药外,还有树脂和烧碱产品,大约占总体收入的40%。 2007年5月,公司第一大股东南通工贸将所持公司5544万股转让给中化国际,转让后中化国际持有公司28%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008年11月,中化国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234万股,截至2008年11月4日收盘,其持有公司股份5778万股(占29.19%),持股比例超过第一大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市场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种温顺的控股行为是由于第一、第二大股东默契配合,南通方面希望借助中化国际一起做大江山股份。 2007年,公司草甘膦产能为1.2万吨,2008产能有4万吨左右,已经跻身草甘膦生产企业前列。最近的拟增发中,还有3.5亿元准备投资生产于2.5万吨/年IDAN草甘膦除草剂的项目。 尽管现在公司的主导产品草甘膦价格在暴跌,但是江山股份有保护自己产品的绝招。其在2008年7月29日公告,公司与国际农药巨头先正达公司签订了购买合同,先正达公司将购买公司IDAN法草甘膦,从2008年起,四年将累计采购不少于10万吨草甘膦。同时与HELM公司签订协议,在有效期内草甘膦总交易量不少于5万吨,其中2008年不少于1500吨,2009年度至2012年度,每年交易量9000吨~15000吨不等。 据称,公司对这两家公司的草甘膦供应价格是相对不公开的,但是两家公司会承诺江山公司合理的毛利率,这就使得公司规避了草甘膦价格暴跌带来的风险,使得公司利润有一定的保障。一般认为,由于中国的草甘膦近几年扩产太厉害,草甘膦价格再要回到2008年8万元左右的高位是痴人做梦,就算能够每吨维持4万元的合理价位也殊非易事。所以,和两大国际巨头的这份长单合同,对于江山股份有百利而无一害。 以江山股份4万吨的草甘膦产能,如果每吨能够稳定赚取5000元的利润,按照近2亿股的总股本计算,2009年每股收益大约可达1元左右,以现在的价位看,市盈率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公司还希望以18元多的价格增发,当前14元的价格应该还有向上的可能。另外的利好在于公司的大股东。中化国际毕竟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农药流通企业,要渠道有渠道,要专利有专利,只要中化肯出力,输出技术专利,江山的项目是不用太愁的。 综合来说,投资者今后看待以上两家公司的时候,江山股份只要盯住草甘膦的价格,股价走势应该和草甘膦价格高度相关;新安股份则不仅要关注草甘膦价格,还要关注硅化工的产能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