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周刊记者 林鹰
如果不是故纸堆的白纸黑字摆在那里,记者很难相信李大霄近年来屡次在大趋势判断上的精准。如果说2005年5月26日在深圳某报撰文《情况在发生变化》,认为股市已可“播种”离现在已时日久远,那么,他在2007年11月23日某主流证券媒体上旗帜鲜明地亮出“A股长期估值顶部可能已经形成”则让人印象深刻,而“江湖”更是流传其随后的工作单位变更与其坚定的唱空不无关联。对于此事,李大霄并没有予以证实,只是说“原因很多”。 如今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他在2008年11月下旬抛出的“股市希望论”,“6124点卖出需要智慧,1664点买入需要勇气”是他近期反复阐述的观点。 全球最恐慌的阶段已过去 “呵呵,我还有一个‘大预言’呢!”在2008年12月16日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的末尾,李大霄笑道。“2000年在东莞‘荔枝节’上我以‘摘荔枝’做比喻,号召大家要卖出股票。其实不仅是在东莞,当时我动员所有的朋友,不仅是国内的还有海外的,要把所有的股票都卖掉,因为全球可能已经形成超级大顶。而现在,我要再次‘预言’,过去的11月是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最最恐慌的阶段,也就是说,我认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低点在11月已经出现,最恐慌的阶段已经过去。” 李大霄将11月2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全力救助花旗银行作为全球资本市场转折的重要标志。“全世界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能庞大过花旗银行,也没有其他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声誉要好过花旗银行,美国政府的救助表明兑现了‘不会再让大型金融机构倒下’的承诺,而这,就是全球市场的拐点。” 对于海内外媒体长篇累牍报道的金融危机,李大霄的观点是,“从传媒的尽责程度来看,这次危机的渲染非常充分或者是过于充分”,其中的潜台词令人莞尔。“这次金融危机比1987年、1997年的危机都要严重,但与媒体动辄相提并论的‘1929年美国大萧条’则绝对不可比。1929年美国的失业率是24%,而现在是6.6%。你去看看报道,当时很多家庭自己种植粮食和蔬菜,缝制衣服,而现在,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状况则全然不是这回事,多数人只是减少了高档消费而已。” 尽管如此,不谈遥远的美国,回到中国上来,报章上动辄“破产潮”、“返乡潮”的报道,还是让人触目惊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似尤以“珠三角”为烈。身处南国的李大霄的亲身感受是怎样的呢? “我了解的情况是,东莞中小企业减产30%;而众所瞩目的深圳房价,现实的情况是深圳关外地区的房价跌去了30%~50%,关内的约跌去15%~20%。你要问我影响到底有多大,我只能告诉你用这些数据来说话,用‘一片狼藉’来形容并不贴切。” 1664点的估值水平或成为底部的重要原因 全球市场如若企稳,无疑将为A股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李大霄认为“1664点买入需要勇气”的原因之一。但股市向来是消灭预言家的场所,尽管“2005年宣传‘播种’,2006年劝大家不要‘拔青苗’,2007年说该摘苹果了,2008年要保护胜利果实”,这些言论如今回头看来都被证明“预言正确”,李大霄仍呵呵地笑说,“也许这次就错了。”话虽如此,但李大霄“翻多”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政策面上的“V形反转”。 “从长期看,跟随政策的脚步是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的。”李大霄认为,尽管从企业的基本面来看还有恶化的趋势,但正因此我们要对抗经济下滑,惟有大幅调整经济政策,从“双防”到“一保一控”,再到11月初发生剧烈变化,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政策面上的巨大转变。而政策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利好直接体现在,利率急剧下调后股息回报率凸现,目前股息率已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与一年期国债回报率接近,而这还是在30%分红率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数字,这种情形在A股19年历史上只有2005年时出现过。 但2005年牛市成因中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10送3”的股改对价,而这一特殊优势早已不存。对于记者“当前市况与2005年有根本区别”的质疑,李大霄解释道,“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执行使得市场流动性急剧大幅增加,这将成为股市和房市的有力支撑,摆脱或者防止经济快速下滑;反过来股市与房市的稳定又支持了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沪指从1664点反弹至今幅度超过20%,在“熊口”中被反复折磨的投资者胆战心惊,“反弹是否结束”成为最关心的问题。对此,李大霄肯定地表示:“没有结束!但会出现非常曲折的形态。”他的理由是,大盘由股灾的单边下行逐渐演化为当前横向争持的局面,市场有涨有跌,但整体重心在上移。 而对于市场认为基金做市值的排名冲动支撑此次反弹的观点,李大霄并不认同。在他看来,支持行情的动力远比“基金做市值”的冲动要巨大。他向《红周刊》记者分析了“三股介入的力量”,第一支力量来自于社保资金以及各类增持资金,社保资金11月悄然入市100亿元,而增持中又包括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回购,以及以中石油集团、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央企“护盘资金”增持。第二支力量是新近发行的基金,尽管新基金在发行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数量还是不小的,这部分资金入市较为积极。第三股力量则是包括私募和小型投资机构在内的游资和散户。 “两座大山”制造2009年震荡市 然而,随着年关的临近,一个突出的现实就是企业即将交出2008年盈利试卷。新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已经展示了企业盈利的严峻形势,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业绩将会非常难看是近期市场的共识。有鉴于此,“大盘可能会再次下探1664”的忧虑,仿佛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但李大霄认为自己要乐观一些,因为“1664点这个位置是在市场非常恐慌状态下打出来的一个低点。当时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包括汇金公司的‘三大行’(工行、中行、建行)均恐慌性下跌而砸出来的低点。现在市场再度出现类似恐慌的条件并不成熟”。 而对于前期市场在GDP“保8”问题上的“末日”心态,李大霄豁然一笑:“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即便下滑,中国仍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我不非常乐观,但也不过分悲观。像2006~2007年那样的大牛市明年绝对不会重现,但2009年将是一个重心不断上移的震荡市。” 在李大霄的阐释中,“重心不断上移的震荡市”这一判断中包涵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2009年A股市场面临“两座大山”,一是经济面上不会迅速好转,而注定是一个缓慢复苏的艰难过程。第二座大山则是无法回避的“大小非”。 “大小非”阵营出现哗变迹象“但是,“大小非”决不可能像2008年这样发挥‘空军’的力量!”李大霄话锋一转,“2008年以来至10月止,‘大小非’几乎是不顾一切、不计成本地往外卖,这也是大盘从6124点跌到1664点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往后这段时间,‘大小非’阵营已经出现了哗变!” 李大霄认为“大小非”的哗变迹象体现在:从单向卖出变成有增有减,“大股东开始买了,上市公司高管开始买了,汇金公司出手了,以中石油为首的央企开始增持了……但更有说服力的迹象是,一家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去买另一家公司股票的事情出现了,这是一道靓丽的曙光。在中国证券史上,从现在开始将出现真正的并购重组,因为全流通时代逐渐来临。那些不顾一切往外卖的上市公司会逐渐遭受惩罚,即它原来的位置被收购它的公司给改朝换代了。这种失去位置的痛苦将使‘大小非’们当初不顾一切减持的快感被深深的懊悔所替代。当这种懊悔的、痛苦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小非阵营就会发生哗变。随着行情的发展,哗变的阵营也会逐渐加大。” 而改朝换代意味着什么?在李大霄看来,以前不是全流通,因此没有真正的并购重组,而现在政策大力支持并购,“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在全流通背景下,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股市的功能将从纯粹的融资功能向丰富多彩的资源配置功能转化,而这就是我们证券市场的希望!” 市场将迎来真正的长期投资 在“重心不断上移的震荡市”的判断中包涵的第二层含义正是李大霄所说的“股市将带来希望”,更明确的说法就是“1664点是长期投资区域”。对此,李大霄解释道,虽然他认为,在1664点播下的种子会逐渐而缓慢地生根、发芽、长大,但由于“两座大山”身形庞大,因此,谨慎的投资者可以在行情确认后再投资,也来得及。 李大霄把投资风格分为两种,一种是锦上添花,一种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是银行家们干的事;雪中送炭就是在朋友最需要援手时拉他一把。做人的理念与做股票的理念是一样的。你看巴菲特,且不去理会他今年出手后又跌了多少,他一以贯之的理念就是在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出手。运用到中国市场上来,即不要在国家挤泡沫的时候出手,而要在国家最需要帮助、要振兴投资的时候出手。现在,现金收益渐少,债券成为鸡肋,股票则带来希望!” 从来不自称“价值投资”的李大霄出人意料地提出了“长期投资”的概念,让记者感到惊诧。牛市中风靡一时的“长期投资”在2008年遭受灭顶之灾,李大霄如今大言谈之,不怕遭遇谩骂吗? 李大霄这个券商研究所所长是从实战中打拼出来的。他个人的深圳股东账户代码是“1”,虽然从业后这个账户已不再使用,但“1”这个数字是他19年股票经历的见证。李大霄自认承受巨大压力的能力是自己19年中最突出的特质,因此,他并不畏惧在价值投资人人喊打时喊出“长期投资”的口号。 在他看来,现在提出长期投资与前一轮“股改牛市”的情况截然不同。如今大盘深跌下来后所步入的全流通时代的长期投资区域,意味着不再有2006~2007年那样速成的果实,而是进入一个长期而缓慢的投资增值过程。“我认为,A股市场投资者将在一个长期通道中,迎来像香港汇丰银行这样惠泽几代人的财富增值。”因此,他呼吁大家可以从现在开始,但长期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播种正确的种子。那么在李大霄看来,哪些是值得播种的种子呢?为此,他给出了三个答案:QDII、封闭式基金以及B股,根据他的测算,B股的估值目前是全球最低。 记者注意到,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李大霄有意无意回避了A股。在记者的追问下,李大霄含蓄地表示:“A股市场上出现了数目众多的值得投资的公司。”相对于PE(市盈率),李大霄更关注PB(市净率)这个指标,那些PB在2倍以下的公司无疑是他关注的目标。由于股息率诱惑凸显,他建议人们可以关注那些现金流充裕、具有较强分红能力,以及目前市场份额较小,未来有较大成长空间的公司。而在真正的长期投资年代,目前那些已经全流通或逐渐接近于全流通的龙头公司,更应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尤其是那些当前遭遇较大危机但有能力走出危机的龙头全流通公司,李大霄用了一个久违的词:伟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