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研/北京报道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除了志愿者们外,还有一批批在京的援奥工作人员。他们在安全、通信、电力等各自领域中,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辛勤汗水,他们的工作可能比志愿者还要紧张,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 奥运任务意义重大 在北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这样一位在奥运期间为北京电力供应保驾护航的电力工作者——山东济南供电公司基建部主任毕建复。 8月13日,经过多次联系后,记者见到了这位忙得不可开交的济南供电公司总领队。一见面,毕建复就连忙道歉,“实在太忙了,任务重大,不能马虎啊。” 毕建复,1955年生,今年53岁,任山东省济南供电公司基建部主任。此次,他作为总领队,率领山东省济南供电公司的一批精英骨干来到北京,参与保障奥运期间北京供电安全的任务,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毕”。 据了解,“电力队员们”在奥运期间都是三班轮倒,全天24小时上岗。作为济南电力队伍的负责人,老毕的任务就是随时在现场检查监督工作,不能出半点纰漏。 记者采访时,正碰上北京电力特意为济南电力送来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光盘。原来,为了保证奥运期间的用电,济南电力的“队员们”到现在也没完整看过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盛况。
![福建省第二批援藏领队 “保证奥运期间的电力供应”——访济南供电公司援奥总领队毕建复](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35679474615.jpeg)
“这次任务,公司有总体的安排,各方面的组织也很认真,准备时间比较充分。而且被选派来的都是精英骨干,比如有的地方来了20多人,其中有17个人是党员。我们济南电力中党员占一半。队员们在组织纪律、工作态度、技术技能等方面都是很好的。我的任务是负责查岗监督,大家一起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的电力供应。”已经有30多年党龄的“老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毕建复表示,这次为支持北京奥运会来到这里工作,责任大、意义更大。作为山东电力系统的职工,大家都有大局观念,为了大局好多东西都可以牺牲,队员的家里人对这次工作也都非常支持。 在毕建复看来,在奥运期间只要全力做好自己这部分的工作,不出任何差错,就是对北京奥运会最好的支持。而至于看不看奥运会开幕式,看不看比赛,这些已经不在自己的日程安排之上了。 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我比较喜欢看足球排球等竞争性强的比赛。”毕建复告诉记者,“要把事情做好,力争第一。我觉得人就是要尽力,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做事情不是给别人干的,要能证明自己。”毕建复说。 据了解,电力系统的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接到任务说走就走。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形成习惯了。比如赶上天气不好,大家都不下班,在办公室等着,以防万一出现“紧急情况”。 虽然公司有休假制度,但是老毕已经好几年都没休年假了。而家里人对他的工作也很支持,不管去哪里出差,家里就是嘱咐注意安全就行,没有其他一点怨言。 这个做事认真的山东汉子在平时最大的喜好,就是研究一些科技创新发明。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老毕才向记者透露,自己已经有3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其中,有一项利用声波原理探测问题线路的发明,去年刚刚获得国家专利通过。 作为老电力工作者,毕建复获得过很多奖项,他自己最在意的奖项就是“济南科技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科技创新是我最大的爱好,我最喜欢的东西得到承认,我确实很高兴。”老毕说。 毕建复告诉记者,自己确实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如果你把工作也看成打篮球,看成乐趣,那就不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