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新自由主义死了(6)
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相关链接】溯源罗斯福"新政"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无疑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危机。在当时,罗斯福在关键时刻走马上任,短短百日内针对各行业推出改革、复兴和救济三措施,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 1923年至1929年,美国经济在股票、证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年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但由于国内新兴工业畸形发展与生产过剩,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和消费脱节,农业长期陷于慢性危机,1929年10月,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1929年10月股票行情猛跌,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260亿美元,严重削弱金融制度,动摇企业界信心,阻碍工农业发展,缩小海外购买和投资,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工业生产总产值下降36%,世界贸易缩减2/3。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面对危机,他颁布一系列"新政"(New 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一、整顿金融,加强对外经济地位 "新政"先从整顿金融入手,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他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1933年的《银行法》创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迫使很多银行必须遵循其规则。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引进了对全国证券交易的监管体系。"房利美"抵押贷款协会的创立,复苏了休眠的抵押市场。
这种带有中途拦截、强化监管、提供担保与制定规则于一体的"混合"措施,都被证明是持久有效的。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在其《大萧条》中提到:"唯有1933年-1935年对金融系统修复的‘新政‘,才推动了美国经济缓慢地从大萧条的阴影中走出来。" 二、积极整顿农业和工业,宣布工赈计划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还积极整顿农业和工业,他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并积极开展"救济"工作。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倾注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公共工程,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分),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这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更多阅读
第42节:新自由主义死了(24)
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美联储批准转变身份,成为金融危机中一个剧烈变化。美国五大投行就剩高盛和摩根史丹利。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传统华尔街的终结。 主持人:华尔街风暴每天都有进展。对于摩根史丹利和高盛
第41节:新自由主义死了(23)
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主持人:美国财长保尔森一天跑了两家电视台,他在呼吁各个金融机构参与美国救市计划,您对这条新闻产生什么样的判断,这个新闻传递出来什么信号? 宋鸿兵:这说明游戏结束,得有人买单,美国不愿意
第40节:新自由主义死了(22)
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宋鸿兵:从短期来看达到预期效果,但应该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次危机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美国7000亿救市计划,实际是靠以增加国债为代价,在美国的债券市场上购买一些失去流动性的债券产品,包括"两
第39节:新自由主义死了(21)
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美国政府的负债很高,现在负债超过10万亿美金,从技术上来说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是破产机构,它的股凭什么负更多的债。 谢国忠:美国凭什么负更多的债 面对这场大地震,美国政府准备启动最大
第38节:新自由主义死了(20)
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无论如何,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紧急救援应是下乘之策,是不得已的最后招数。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风险管理薄弱所造成的问题,只要无碍大局,应通过市场经济制度中固有的竞争淘汰机制和破产司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