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美国政府的负债很高,现在负债超过10万亿美金,从技术上来说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是破产机构,它的股凭什么负更多的债。 谢国忠:美国凭什么负更多的债 面对这场大地震,美国政府准备启动最大型的救市方案,动用7000亿美元购入不流动债券,消息一出,全球股市飙升,人们看到希望,美国政府救市的决心,为人们注入分量最大的强心剂。 记者:您怎么评价这些措施将带来的效果? 许小年:我觉得方向是对的,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恢复市场的信心。现在看到有希望避免金融体系的崩溃,强心剂不能救根本。 谢国忠:损失由谁来付,现在把私人债务变成国家债务。美国政府也有问题,美国政府的负债很高,现在负债超过10万亿美金,从技术上来说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是破产机构,它的股凭什么负更多的债。

如果这场危机继续蔓延,救援资金会更久。 谢国忠:美国家庭的债务13万亿美金,现在四五百万家庭破产,经济不好,破产的更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都没人有钱,现在想象政府有钱,把债务转到政府口袋里,带来暂时稳定。 记者: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状况? 谢国忠:美国的债务帝国是崩溃了,什么样的新的世界出现不知道。 许小年:很难讲,美国这次处理得当,或许不会产生日本那样十几年萧条。 好比是一个病人,真正产生病的是贷款违约率,这导致大量化脓。但政府却没有去治疗伤口,而只是一层一层往上裹绷带,这个病根仍然没有消失。 宋鸿兵:救市需要刮骨疗毒 主持人:很多朋友读过您那本《货币战争》,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您在美国工作过,您曾经历过风暴之前看起来很平静甚至繁荣的时期,那时候风暴已经在孕育之中。 宋鸿兵:没错,是在05、06年的时候。《货币战争》书中曾谈到债券会出问题,我们提出这个风险,发现在整个风险机制上,美国实际上基于两个比较有问题的假设:一就是假定认为,长期而言美国房地产市场违约率不会有大幅度上升,而是在一个窄的区域内波动;二就是利率市场不会有剧烈抖动。基于这两个假设,他们建立一整套机制。我们当时提出,如果经济出现了大幅逆转现象,违约率突变,整套东西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主持人:这两个假设都不存在? 宋鸿兵:05年和06年杠杆比率33倍,后来到60倍,美国房地产下跌25%,四万亿美元灰飞烟灭,"两房"无非承受这样的形势,破产早就注定。 主持人:到各国股市普遍出现反弹之后,您是否认为,各国此前采取一系列救市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