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生角色转换:20几岁了,别再犯迷糊》
从此,他的工作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高水准: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呆呆地站立在门边等客人出来递上一块小手帕完事,有行为不方便的老人和小孩进来时,他会主动去帮助他们,洗手间脏了而清洁工没有过来的时候,他会主动去清理干净。

两个月过去了,受训期结束。经理对王亮的表现很满意,认为他做事认真,主动,把他调往客户部做经理助理,而且公司很快就给他配备了行动电话,薪水也几乎上涨了一倍,他工作的热情一天比一天高涨。而周伟因为工作中经常出错,被公司无情地解雇了。 当王亮再次看到周伟的时候,是他去一家旅游公司谈合作计划,周伟就站在大厅,给客人打印、复印文件,这是他最不喜欢做的工作。 王亮理想中的工作决不是厕所的侍应生,然而正是这项工作成就了他美好的前程。一切都因为他看重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带给他的其他提升,最终他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周伟总是嫌弃工作不理想,配不上自己,因而没有心思去把事情做好,甚至工作过程中经常出差错被公司解雇,到后来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同样的起点,两个年轻人的经历和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或许你现在从事的正是一项你不喜欢的工作,“又辛苦,又挣不了多少钱”,你每天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许你明白现在的工作只是为将来积累经验;不管怎样,你都要对工作充满兴趣并认真对待它。不要计较当前的回报,你认为你做得太多,得到太少,是你的损失,其实,这种“失”是为了更多的“得”。 抛开急功近利的想法,不要盲目地为追求高薪或其他眼前利益而心浮于事或不断地跳槽,要学会吃苦耐劳,更要戒骄戒躁,并适时盘算自己的未来。千万不要看轻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份工作,珍惜眼前,即使它看起来很卑微、看起来似乎跟你的理想没有任何联系。 20多岁的你,在工作中不要在乎付出了什么,而应该在乎你实际得到了什么,当然,我说的“得到”并不是金钱上的收益,这个你应该知道。 要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 你的学历不高,会做的事情也不多,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这些或许让你感到一丝的自卑。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事的能力。就像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常常为了多拼一点分数“开夜车”,甚至作弊,可是去应征工作时,却没有人会问我们总分是多少;工作10年后,也没有人会对我们从哪里毕业感兴趣。在这个社会,能争取到别人注意的是你的能力。 在这个人才济济、生存压力与日俱增的时代,要在一个领域站稳脚,就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牛”人,一个让人可以依赖的人。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你靠什么胜出一筹?当然是你的核心能力。那么,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商品,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清楚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寻找与他人的不同点和相关点,这样才能认清周围的环境,辨别自身所处的竞争地位,千万不要像下面这个人一样,不顾自身条件而为别人生活。 一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白发,却还只是个小职员。他为此极不快乐,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办公室新来的年轻人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因为什么难过。他说:“我怎么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做诗写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 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喜欢青年才俊,我……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被迫退休了仍然一事无成,怎么能不难过呢?” 很多人也跟上面这个人一样,一切行为听安排,或是由“天意”。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没有一样是自己的专长,没有自己的特色。 你要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为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旨或随时因潮流而盲动,否则目的不能达成事小,白白糟蹋了一生的光阴才最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