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春节台湾游归来,说起台北的一个段子:有人在红灯区买了一幢房子,可那里的一楼一凤成行就市,房主也屡受骚扰,为表明自家清白,遂以对联方式贴出一安民告示:
虽住花街柳巷
卿本良家妇女
眼下美国金融危机,台岛也深受其害,春节期间该对联告示有了新的变化,新加了一个横批:“有钱也行”。
这位朋友在大陆开着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在台湾时,每当介绍自己是“搞传播”的,就发现别人的眼光总是怪怪的。后经私下询问才得知,台湾所谓的传播公司都是拉皮条的,“传播妹”约等于“小姐”,“搞传播”意思是“找三陪”。仅台中一市,传播公司就多达一百多家,传播妹四千多人,竞争残酷。以前“传播妹”卖艺不卖身,现在各行各业生意都不好做,传播妹也面临失业,不得已纷纷“下海”,“行未远,身已湿”,“传播”一词已被严重污染。
开禁以来,华文华语中很多美好的词汇都被弄脏了。
见美女不能叫“小姐”;
到歌厅不能找“公关”;
去台湾不能搞“传播”;
不知道以后“传媒”、“文化”、“艺术”……这些阳春白雪一般的美丽辞藻,会不会也被弄得不尴不尬。
清代桐城派大家方苞告诫后人:“术不可不慎”,翻成现在的白话说得是“干哪一行可得小心翼翼地选择”,“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这么来的。但眼下工作难找,不是“人选工作”而是“工作选人”,难言之隐,与谁诉说?
中国人历来重视“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取名也要有远见,北京有家名校,原来叫“广播学院”,人才辈出,后贪大求洋,非要改为“传媒大学”,弄得新老毕业生总要跟人家解释半天,自己是广电系统的,不是搞传销的,也不是搞煤炭的。殊不知美国三大电视网ABC、NBC、CBS现在还叫美国广播公司、全美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大名依然鼎鼎。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敢说自己是“搞传媒”的,“搞”本来是个好词,英文叫Make,但现在也被搞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