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的特征 证券业发展的新特征与新动向
证券业是专门从事证券经营和相关服务的行业。西方证券活动从产生到现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我国证券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证券业历经风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规范,已经发展成国民经济中新兴的举足轻重的金融产业。在今天,反思证券市场的传统理论,认识证券业的新特征,透视证券业发展的新动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证券业定位的传统认识 证券业在现代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传统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券业是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直接通道 在现代经济中,资金是基本的生产要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运转离不开资金。总的来说,家庭部门是储蓄者,是资金剩余者即社会资金供给者;企业部门是投资者,是社会资金需求者。资本的特性是追求价值增殖,因此,社会资金总是要从储蓄转化为投资,即从家庭部门流向企业部门。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即资金融通的渠道主要有两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以银行为中介进行的,直接融资则主要是通过以经营股票、债券业务的证券机构完成的。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证券业。西方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和趋势表明:传统的间接融资的比重正趋下降,直接融资的比重已经超过间接融资而逐渐成为主渠道。这就是说,证券业已经成为资金融通的主渠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随着证券业的发展,传统体制下银行垄断金融的格局已经打破,证券市场为企业发展筹集了巨额资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证券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现代市场经济是由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市场以及其他专业市场共同构成的复杂的市场体系。在整个市场体系中,一方面,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市场体系发育程度较高的产物;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要以其他市场功能正常、有效发挥为基础。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证券市场是“粘合剂”和“润滑剂”,对于整个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我国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证券市场的开放、发展和成熟在其中的助推和带动作用不可低估。证券业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已被证明。 (三)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证券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与经济运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证券市场的起伏、股票价格的涨跌,不仅是证券市场本身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是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这方面,证券市场不仅能折射出经济运行的现状,而且能够预示出经济变动的趋势。正因为证券市场的这种独特作用,许多国家都通过证券市场对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进行监控。但是,在我国,由于证券业发展时间不长,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尤其是行政化干预程度较强,因而目前证券市场本来所具有的“晴雨表”作用不明显,有时甚至是反向运动,丧失了应有的反映功能。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证券市场的走向成熟,这种状况会得到改变。 (四)证券市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和场所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有时是“失灵”的,“看不见的手”有时是残疾的,这就需要政府运用“看得见的手”实施调控,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空缺。证券市场正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和场所。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国债,减缓财政收支的拮据,改变社会资金的流向;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收缩或放松银根,调节资金供求,这已成为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我国,证券市场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已经开始发挥。例如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专门成立了公开市场操作部门,进行适当的调节,虽然目前效应还十分有限,但发展的方向是令人欣慰的。 二、证券业特征的新认识 证券业是一个变化迅速、包容性强、充满神话、很难捉摸的行业,是最能反映社会进步、体现时代变化的领域。随着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的更新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化,证券业又具有了许多新的特征,人们对证券业的行业特征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证券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产业 知识经济是世纪之交全世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人类已走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历史阶段,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技术将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将起到主导作用。以此来审视证券业,我们会发现证券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产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首先,证券业不是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不是现实资本的运动,而是资金融通的部门,它以“企业”为经营和服务对象,是超脱于现实资本运动之上的虚拟资本的运动。因而,证券业更容易受到知识因素的影响,最先跨入知识经济的行业。其次,人力资本、智力因素在证券业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与一般实物生产企业不同的是,券商经营的成败不是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办公场所的大小,产出产品的多少,而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一个策划,一种观念,一次创新,一次商机,就可以给券商带来可观的效益,向社会贡献巨额的税收。而这是生产型企业不可能做到的。再次,证券业是电脑等先进技术应用程度最高的行业。证券发行和交易早已走过了原始的低级的实物交易、人工报价、手工操作的落后阶段,而代之以先进的无纸化发行、电脑撮合、网络交易的高级阶段。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上发行、网上“路演”、网上交易已成为现实。这不仅改变了证券市场的运作模式,提高了市场效率,也改变了证券业的行业特征。 (二)证券市场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 所谓市场化程度,是指市场对供求力量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如果一种市场的竞争是充分的,较少地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供求力量的变化,价格很容易达到均衡,单个主体很难左右价格的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该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以此来分析,在所有市场中,证券市场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运用经济学原理进一步解释,我们看到:(1)证券市场的价格粘性较弱,市场容易出清。价格粘性是指市场上资产交易的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的快慢。显然证券市场上,相对于产品市场来说,其价格是最容易趋向于均衡的。所谓市场出清,是指当市场均衡时,在均衡价格上,卖者的商品都能卖掉,买者也都能买到想要的商品,不存在产品过剩或产品短缺。显然,由于证券市场上买卖的是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不受实物产品交易中需求、地域、时间三重巧合因素的制约,因而是最容易出清的市场。(2)证券市场是一种“有效市场”。有效市场是指“相关信息是众所周知的和可以迅速传播到所有参与者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上,竞争是充分的,所有可利用的信息都已经充分地反映在资产的价格中。因此,价格的变动仅仅反映未被预料到的事件,从而必定是随机的。现实中的证券市场虽然达不到这种理想状态,但与其他市场相比,其有效性是最高的,是有效市场的典型代表。 (三)证券业具有“虚拟性”和“泡沫化”的天性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实物资本的运动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是资本的实物形态的变化。金融资本的运动既可以与实物资本的运动相结合,也可以脱离实物资本运动而独立运动。后者就是虚拟资本的运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论述了虚拟资本的基本理论,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随着信用的不断升级和过度膨胀,资本逐渐脱离了实物经济运行的轨道,变成虚拟资本。在金融资本中,银行资本虽然具有虚拟性,但毕竟与实物资本运动脱离得不是很远,而证券信用发展后出现的证券资本的运动则具有高度的虚拟性。证券业之一级市场发行所筹集的资本是一种现实资本,发行结束后确实进入现实生产过程发挥作用,而二级市场上证券交易所形成的证券资本的运动则可以完全与现实生产过程无关,作单独的运动,是一种标准的虚拟资本的运动。另一方面,交易手段的高科技化以及网络交易的发展所带来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交易容易程度,更放大了证券市场的虚拟性。证券市场的虚拟性为社会资本带来了无限的增殖空间,也极大地放大了证券业的风险,所谓的“泡沫金融”、“泡沫经济”就是证券业虚拟性放大的直接结果。有人在考察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时,从虚拟资本运动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有深刻道理的。因此,认识和分析证券业的虚拟性特征,是人们理性思维的结果,也是认识的升华。这对于当代证券业的发展和监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证券市场是以“信息”为“轴心”的市场 信息经济学是近年来西方经济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也是成就最大的领域之一。运用信息经济学透视证券业具有独特的视觉,会产生独特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说信息因素是证券市场的“轴心”。也就是说,证券市场是信息最重要、信息最集中、也是信息最不对称的市场。(1)证券市场是信息最重要的市场。企业发行股票及增资扩股的决策,不仅出于自身的资金需求,更取决于市场运行状况等相关的市场信息;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都是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选择运用的结果;管理部门的行政决策,更是对市场运行中所有信息作出的合理反应。离开了充分的信息,任何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都将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也是可能导致巨大风险和失败的。(2)证券市场是信息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有宏观经济信息,管理部门的政策信息,公司微观信息,投资者方面的消息;有法定媒体上公开的信息,也有小道传播的消息;有真实的信息,也有虚假的消息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证券市场上信息的集中度是其他市场所没有的。(3)证券市场是信息最不对称的市场。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主体的决策都依赖于占有的信息。有效市场的前提是信息的完全和对称。前面说证券市场是有效市场,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是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的。实际上,证券市场是信息最不对称的市场。尽管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有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都有详尽的信息披露制度,都有禁止内幕消息、防止“局内人交易”的严格规定,实际上是难以做到信息真正对称的。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总是拥有更多的公司信息,交易所总能提前获得即将公开的信息,监管部门总早知道即将出台的可能影响市场的政策信息,庄家总能获得比散户多得多的有用消息。不管什么时候,处于市场信息弱势地位的总是中小投资者。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如此,欠发达国家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更是如此。总之,证券市场是高度信息化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如何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关键是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也是各国政府管理证券市场的着力点和侧重点。 (五)证券市场是心理因素作用显著的市场 证券市场是证券资产交易的市场。证券资产与一般实物资产不同,人们购买它不是看中它的使用价值,实际上它也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而是看中它的未来价值增殖,买是为了卖。因此,证券市场除了受一般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外,还受利率、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心理预期的作用更为显著。心理预期是在引入时间变量以后,人们对证券资产未来价值的心理判断。例如美国股市上,网络股的面值只有一美元,但可以炒到几百美元,并不是这些公司的股票真的值那么多钱,实际上多数网络公司是亏损的,这显然是心理预期的作用。很显然,心理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而是无形的、复杂的,很难捉摸的。单个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当众多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趋向于大体一致时,却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严重时可能导致市场崩溃。这已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不容置疑的结论。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习惯于实物经济的运行,对心理因素不大重视。实际上国外从6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研究,并在西方经济学中形成了著名的“心理预期学派”,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管理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这里强调心理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就是要纠正这种偏向,以深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认识,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证券业具有与其他行业截然不同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当代证券业有具有了一些新特征。充分认识这些新变化、新特征,对于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脉络,掌握证券业的发展方向,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三、中国证券业发展的新动向 中国证券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后,受国内外大背景变化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的影响,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从参与主体、市场制度、经营格局、市场管理、市场成熟度、对外开放度等都处于变迁之中,这是一种好的兆头。 (一)分业还是混业,这是一个问题 在金融业内部,关于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制度安排,各国有不同的做法,总的来说,形成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两种格局。分业经营格局主要是在几者之间设置“防火墙”,隔断不必要的联系,切断风险的传递,从而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混业经营格局则不同,几者之间不划定业务范围,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以增强实力,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两种经营格局各有优缺点,适应于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选择时一定要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不过,总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是,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金融业又是整个改革中最滞后的部门,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很低,金融机构的素质较差,竞争机制缺乏,微观主体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不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效应很弱。这种情况下,采取分业经营格局,从制度上降低和防范风险是适合国情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逐步走上了分业经营的格局。1995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首先从制度上割断了银行业与信托业、证券业的联系,把证券业从银行业中分离出来。接着,又在1998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总则第6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又一次从法律上把证券业与其他金融业明确分离开来。至此,基本上确立了我国证券业分业经营的框架,分业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中国加入WTO后,随着QFII制度的实施,大批境外金融机构涌入,现有的分业经营格局使得中国券商和其他金融机构难以应付竞争,因此,走向混业经营的呼声渐高,一些机构也在悄然行动。 (二)券商增资扩股、购并重组热潮不断,市场主体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作为证券业的主体,中国券商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统计,中国1999年共有专业证券公司95家,总资产额1590.33亿元,平均每家仅为16.57亿元;从注册资本来看,国泰君安最大为30亿元,申银万国为13.6亿元,有6家为10亿元,4家为8亿元,但平均每家的注册资本却少得可怜。另有245家信托投资公司不同程度地兼营着证券业务。这些机构构成了目前中国的券商群体。可以看出,券商的数量不少,但规模很小,实力很弱,抗风险能力很差,呈现出明显的“散、乱、差”的特点。如果说国际级大券商是“航空母舰”的话,那么,中国目前的券商只能算作“小帆板”,很难适应国内证券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谈与国际券商竞争了。 好的是《证券法》实施以来,这种状况正在改变。《证券法》把证券公司分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两种,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亿元人民币,经纪类证券公司为5千万元人民币;并规定只有综合类证券公司才能从事“证券承销业务”,而经纪类证券公司只能开展经纪业务。另一方面,《证券法》还规定了证券业和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格局,国务院国办发[1999]12号文件《整顿信托投资公司方案》也执行了这一原则,中国证监会[1999]54号文件《关于加强证券经营机构股票承销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则明确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不再从事股票承销业务”。面对这些规定,中小券商只有通过增资扩股、合并重组才能达到要求,而兼营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只有通过增资扩股、分立重组转化为证券公司才能继续从事证券业务。在这种政策背景的影响下,目前证券界掀起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增资扩股、大购并、大重组的浪潮,券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抢滩市场,以期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可以预言,经过这次大调整,将大大减少进入证券市场的主体数量,同时增强了这些主体的实力,市场主体将由“散乱弱”向“少而精”过渡。长远来看,这无疑有利于市场主体素质的提高和证券业的健康发展。 (三)业务创新活跃,券商的生存发展空间不断拓宽 证券市场是金融创新最活跃、最集中的地方。从早期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对银行信用间接融资传统融资渠道的创新,到可转换债券、可售回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都是金融创新的表现。中国券商目前的经营范围还很狭窄,只有一级市场的证券发行业务(即投资银行业务)和二级市场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两大类,其他诸如研发业务、咨询业务及服务业务等都是围绕这两大块业务展开的。总的来说,目前券商的经营范围狭窄,业务深度不够。市场供求失衡,主体庞杂,竞争无序,处于混乱状态和低级层次。但是,从长远来看,就前景来说,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是十分广阔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证券市场本身就是金融创新的前沿阵地,是业务创新的试验田和持续创新的动力源;另一方面,目前证券业正处于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处于产业调整、企业转制、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这与国外较成熟的证券市场的环境不同,给中国券商提供了不断创新、超常规扩张的极佳条件,赋予了比正常环境下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重大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言,中国证券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创新高潮,生存和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宽,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四)网络化的冲击与挑战使证券业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21世纪是网络经济的时代,网络化对经济运行、产业升级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证券业是电脑化程度很高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冲击更直接、更猛烈。一方面,就证券交易业务而言,网上行情、网上开户、网上委托、网上交易、网上交割将日益流行,代替传统的人工委托、电话委托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之一,现在的证券营业部将向虚拟化的“网上营业部”过渡,证券交易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加速发展,股民队伍将向知识层次更高的网民扩张,“办公一族”和“联网家庭”将成为炒股新军。另一方面,就投资银行业务而言,网上发行、网上路演等网络化手段和方式将大行其道,成为承销业务的主流,投资者认购股票将不受时间、区域限制,投资更加方便。总之,网络时代对证券业的影响和冲击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长期的和持久的,整个证券业的经营格局、经营思路、竞争手段、服务理念等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敏锐的券商都已经感受到这一浪潮的冲击,立足于长远发展的券商必须积极面对这一挑战,主动出击,抓住网络化所带来的难得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起点上,获得超常规的发展。 (五)WTO加速了中国证券业国际化的步伐 中国加入WTO后,焦点问题之一就是金融业的开放,包括证券业的开放。根据协议,有关证券业的条款主要有:少数合资证券公司可与中国公司一样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中国公司的新增业务外国公司都可开展。少数合资公司可以在中国国内从事证券发行业务和以外币计价的证券交易,包括债券和股票。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最初成立时,外资可拥有33%股权,三年后可增加到49%。从事承销业务的证券公司,股权限定是33%。可以看出,中国证券业的大门已经打开,QFII和外资证券公司已经进入,将获得平等的“国民待遇”,涉足的领域包括基金管理、证券承销、以及证券交易等主要领域,“狼”已经来了。 中国加入WTO以来,一方面加剧了中国证券业的竞争程度,对中国券商的经营直接构成威胁,形成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直接加大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度,加快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加速了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日程。总的来看,加入WTO后有利于促进中国证券业的产业升级,有利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早日成熟。
更多阅读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 秋分物候特征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什么是物候?物候,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
中国旅游业发展新特征与新趋势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2014年,在中国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
足疗养生会所发展需要新的思路进行提升 足疗养生会所简介
一、足疗养生会所发展需要新的思路进行提升纵观中国足疗养生行业的发展短短18年,发展速度之快可以用“飞速”形容。我们中国的足疗保健行业所属类型属于休闲保健业,还不属于真正的中医保健养生。足疗养生源自黄帝内经,漫漫几千年,因
新中国建立后的前三十年,是建设成就辉煌还是发展缓慢 新中国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建立后的前三十年,是建设成就辉煌还是发展缓慢停滞1949年10月1日,在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建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原产地介绍及盆栽方法 草莓的形态特征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草莓原产地介绍:草莓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 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