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态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面对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现状,面对党、政和全国以至全世界人民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期望,国有商业银行全行上下都感到压力很大,心里都非常着急,改革方案也陆续出台。但是作者认为当前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沉着应对。

(一)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信贷资产质量,不要乱了方寸。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并要抓紧解决。但它是一种历史现象。主要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商业银行间接承担了经济改革成本的结果。改革的1989年前国有企业效益是好的,此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比例也是低的。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发生在1989年后。据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统计,1998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额的9⒏05%,而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占该行全部不良贷款额70% 以上。这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改革背景。

而此时,面对国企业改革大潮,相应的贷款核销政策没有跟上。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贷款核销的资金来源是按银行上年全部贷款余额的1% 计提呆账准备金。面对突然“暴发”的巨额不良贷款(损失类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例一般在40%左右,甚至更高)即使银行能按当时政策规定足额计提,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按国际通行标准,即按贷款五级分类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正常贷款按1%,关注贷款按2%,次级类贷款按20%,可疑贷款按50%,损失类贷款按100%)的办法计提,目前又没有可操作性。这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间接承担了经济改革成本的结果。

此外还有几个相当重要的体制性方面原因。

一是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我国是国家推动型经济,银行是一元化政治体制中的一个单元,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行政干预成功的机会是很多的。当前的经济过热,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资过热。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新增贷款中超过70%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和政府项目。一些地方政府靠土地经营筹集到部分资金,再从银行贷到部分贷款。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长期贷款。如果由政府主导或者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而草率上马,过度依靠银行贷款,将来即使建成了还没有能力归还银行贷款,那么,最终还是把风险都集中到了银行。最近暴露出来的江苏“铁本”事件,真是触目惊心。违规违法的代价是:6000亩地毁了,6000多家农民家没了,2⒌6亿贷款投进去了。令人吃惊的是,这么大的工程仅凭“铁本公司”与当地政府双方签订的投资、供地等协议,却未向国务院报批。乡镇就越权供地,企业则违规、违法占地、拆迁、腾地和开工建设,银行就跟着贷款。应该承认近十几年银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效显著。采用了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办法,实行审贷分离、风险管理、以及行长年薪制,……,但都挡不住外力的干预。足见体制影响之深。⒈2亿元案,反映出我国金融制度内部的缺陷。如果说行政干预是源于一元化体制,想切断它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后一件事却是银行自己作的孽。每个银行都有审计和监管系统和定期审计制度,自己系统银行有,人民银行有,现在还有银监会,可是审计署沈阳特派办撰文中说:“此次专案审计中,我们没有看到有正常业务流程中有正常的相互制衡,没看到同级以上及上级的稽核机构的监督,没有看到金融监管机构的及时监管举措。从揭露的这起案件看,现在单纯指望银行自律是不行的。”这让人费解?象呆账核销这件事,经手的人很多,政策界线也一目了然,怎么行长能一手遮天?把法院也拉进去了!银行、法院联手制造假法律文书!真是胆大包天。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法人治理”,“法人治理”不是“一人治理”。看来我们在建立行长责任制的时候,还要提倡建立员工的社会责任制。让员工树立起:遵纪守法观念、社会责任理念、一心为公等思想,同时配以奖励制度,使之成为一项制度。不让法人代表“一手遮天”违法。

二是银行与企业关系。 有报告说,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借款的问题正越来越严重。截至2003年底,企业之间的欠款已升至18600亿元,比一年前增长了⒗9%。这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都依赖银行开展业务活动的。因此企业之间拖欠的不良欠款都会转化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如果企业之间互相拖欠的欠款问题得不到解决,大量工业企业将陷入困境。更严重的是,银行的不良贷款将进一步恶化。而企业之间大量不良欠款60%以上是“三角债”,是因为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管理能力太差造成的。因此,企业尽快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迫在眉捷的任务,也是减少企业的“三角债”从而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办法。(二)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中国国营经济协会最近有一份报告说,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借款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截至2003年底,企业之间的这些坏账已升至⒈86万亿元,比一年前增长了⒗9%。因为这些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都是依赖银行贷款开展业务活动的。因此,企业间的几乎所有不良欠款都转化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如果企业间互久债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量工业企业将陷入困境。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将进一步恶化。

三是信贷的集中与风险的关系。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原因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因为我们奉行的是:“一切信贷集中于银行”的原则。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滞后。上世纪末办起来的基金会全部清理掉了,城市信用社在改为商业银行时通过国家参股,把它统起来了,农村信用社诞生不久就收为“官办”。1983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曾提出:信用的改革目标是改“官办”为“民办”,但实际上没有执行过。最近几年把民间信用通过清理、取缔,也元气大伤。所以说现在的金融体制仍是高度集中的体制。因为信贷集中于银行,风险自然也集中到银行。地方要发展经济找银行,企业要创业也只有找银行。又现在银行规定一个企业只能在一个企业开户,所以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往往很高,银行一旦与这个企业发生了贷款关系,就很难退出来,风险自然增加。宏观调控一旦实施时,首当其冲的是小企业,所以说小企业是很容易受银行宏观调控的损害。《北京现代商报》7月7日刊登记者李玉颖的调查透露,到目前为止,在调控之列的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汽车五大行业的基本建设项目贷款已经全部停止,民营企业资金频频告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方地区3月份民间借贷年息为24%,4月份上涨到30%,5月份接近45%,6月底7月初飙升至60%,真是骇人听闻。过去每次宏观调控时往往是:“一旦宏观管理放松,就乱;一旦宏观控紧点,就死。”也是因为体制过于集中,调控起来,容易产生“同步效应”,使企业损失过度。我们喜欢大银行,这没有什么不好。大银行稳定性好,资金足,大企业需要大银行,但小银行也是必不可少的,小额贷款大银行是不惜放贷款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小银行、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是当地人办当地的事情,贴近企业,贴近群众,容易建立起“感情纽带”,信用观念问题好解决,贷款手续可以简单些。现在我们信贷体制如此集中,风险当然也集中了。银行选择贷款对象的空间小了!企业的回转余地也没有了!

所以在目前这种体制下,经过努力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有好转,但难以有根本改观。据《中国改革报》11月8日报道,中国银监会消息,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三季末,境内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000亿元,余额与比率与年初相比继续呈现“双降”。反弹也是在意料之中。只有通过体制改革,把国家、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都能按市场原则处理,诸如转制中的贷款损失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问题,呆账核销问题,这些本该由财政负责的,由财政来解决,不应由银行自我消化。这样,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比例才会大大下降。

(二)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改革。

最近有一个市银监委主任在银行联席会议上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提出,银行要以利润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作为一个企业自然也要讲利润,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银行要考虑自己地位的特殊性。对待利润也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因为银行现在还是一个垄断性企业,银行在处理利润问题时心态应该放平一些,否则容易提出一些过分要求,企业明知不合理,也只好勉为其难。前一时期为信用卡收费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就是一例。从报纸上看,银行这笔账算得过火些。银行只算费用账,或者说只算了“明账”,没有算“暗收益”。比如说甲某去商场买东西,如果用现金,就得从银行先取出钱,比如1000元,第二去商场买了1000元,假如商场把这1000元全部存入银行,即使如此,银行存款也少了1000元。如改用“划卡消费”,则银行就多1000元。该银行可以从人民银行得到转存款利息,如果将其中一部分放了贷款,又有贷款利息收入。银行吃什么亏?又11月8日《辽沈晚报》报道,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分行和平广场分理处因“不办理低于1000元的存取款”而遭到投诉。我不知道这些单位是怎么想的,银行“不办理低于1000元的存取款”,我不相信东北人都那么富。再说现在是通货膨胀时期,增加货币回笼也是银行的任务啊!此外,我们还不能忘了银行性质的两重性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把银行划为企业,但是银行性质的两重性是不可能改变的。银行既是国家机关又是企业。银行的国家机关性质并不是从它的资本归属(即所有制)来定的,也不是从它的业务性质来讲的,而是从它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来讲的。国家赋予它的特权,它必须承担国家的某些职能,它便有国家机关的性质。宏观调控时要压缩贷款规模,它就得执行。如此,贷款规模减少了,明年银行的利润就要受到影响。今年又调了一次利率(还要看存、贷款利差),可能也要影响利润。银行不能死守以利润为中心。

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变了,银行的业务工作当然要受到影响。这几年,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纷纷往城市集中,原来在农村的机构有的撤完了,有的只在大集镇还留一点,对农村的贷款就少了;贷款用途也往大款方面倾斜,向大企业倾斜,向固定资产方面倾斜,金融简报说今年1——9月份,国内51%的银行新增贷款用于了固定资产投资。这几年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热老是压不下来,是否与银行的爱好有关?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分行和平广场分理处因“不办理低于1000元的存取款”而遭到投诉,2002年上海市分行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康达”一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7141万元,购买住房128套,用于“炒楼”营利而受到批评。这是两个突出的典型。可见,银行思想走偏,其影响不可少视。

三,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我不反对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但是不要热过了头。国家稳定需要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斌有一段讲话很发人深思的。杨教授说:“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阿根廷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内容是推行大型国有银行的私有化,允许外资收购本国国有、私营银行。1992年阿根廷由本国控制的银行资产在全部银行资产中占82%,到了1997年,本国控制的银行资产下降到48%。短短5年,外资银行所占比重增长了4倍多。但阿根廷政府继续鼓励扩大开放。居民和企业也纷纷将存款转向资本雄厚的西方跨国大银行。从1997—2001年间,阿根廷本国控制的银行资产比重进一步从48%缩至33%,外国资本控制的银行资产比重则增至67%。截至2001年,阿根廷10家最大的银行,有8家由外资控股。外资银行能够全面经营阿根廷的比索和美元业务,阿根廷经济出现了日益加深的美元化趋势。美元流通扩大,存贷款业务不断增长,货币局和联系汇率制削弱了阿根廷金融主权,政府逐渐丧失了金融调控能力。”(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  光明日报2004年11月9日)前车之鉴,不能不防。最近出现的国际金融走势,也该引起我们警惕。

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走势将影响世界经济大局。今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为历史之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从现有的政策来看,赤字还会继续攀升,美联储主席艾伦8226;格林斯潘的前任保罗8226;沃尔克最近表示,美国在未来5年内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高达75%。美国会不会利用美元贬值来勾销数万亿美元外债而引发金融危机?我们不能不防。这也需要强大的国有银行。郎咸平教授曾经说过,国有企业不一定不行。国有商业银行更没有理由搞不好。比较起来,现在是要紧的还是改革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不能代替金融体制改革。浙江省工商局发布《2004年第三季度浙江省委个体私营经济运行报告》中说,今年7——9月份,浙江日均新开业个体工商户1104户。新开业私营企业216户。到9月底浙江的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为113。67元,同时倒闭的企业也很多。面对如此活跃的民营企业,我们能解决他们的全部资金短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贷款是有条件的。企业生产没有正常时,不贷款;企业产品库存太大的,不贷款;贷款担保或抵押不符合条件的,不贷款,……。作为银行来说,是对的,但是作为个人或企业来说,总得有条资金出路。朱子云同志于11月1日, 在《经济学家网》上发表了《关于中小企业社会集资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一文。文中说:“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集资从未完全消失过,更谈不上绝迹过。只不过在人民银行等有关目标的严禁和打击下,90年代末有了较大的收敛而已。近几年来。社会集资又在全国大地广泛发生,企业之多,金额之巨,实乃破天荒。以浙江某市为例,据抽样调查统计,社会集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小水电、钢铁等行业,80%以上的中小企业都发生过社会集资,60%以上的中小企业依靠社会集资生存和发展;在宏观政策调控的2004年,依赖于社会集资生存和发展的中小企业几近100%,……。社会集资利率高低不等,大多为税后年息的⒕4%∽24%。”企业的社会集资的比例如此之大,这是不正常的。

社会集资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利宏观调控。一是伤了企业感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影响社会凝聚力和政府的威信;二是社会集资利率高,一旦形成惯例,宏观调控时,无论你用贷款规模控制或用利率杠杆,反应都不会灵敏,以致引发宏观调控失灵。三是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因为你选择的空间小了,有时又不得不往风险上撞。因此银行改革不仅要做好自身改革,还要搞好信贷环境条件改革。只有把银行与政府、银行与企业、贷款风险与金融体制关系理顺了,银行本身的改革才能得心应手。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离不开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我们已经叫了几十年了,严格地说,面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体制,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制,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如何对待民间借贷和社会集资,以及什么叫合作金融,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和成熟的经验。而这些又是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农民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难,我们要他们等到什么时候呢?

 平常心态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翻开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国家经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三无”农民却大量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的进展,但工人下岗的队伍却急剧扩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顺利,但依靠社会集资生存的企业也多起来了!我们不应该让这些现象反复出现。

(2004年11月24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6283.html

更多阅读

第18节:以感恩的心对待工作

系列专题:《做人的黄金戒律:以德为先》  以感恩的心对待工作  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常常会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但为什么往往看不到工作中的点滴恩惠呢?那种无视、忽视或者漠然的态度,把工作给予我们的

企业股份制改造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路径

从世界范围看,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的排名,全球1000家大银行基本上都是股份制银行,排名前50位的银行中,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外,其余全都是股份制银行和上市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发行,为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

借鉴经验的成语 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经验借鉴

  这是我200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文章的观点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条件还不具备,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有银行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创造条件。但现实与我的观点相反,国有银行不管盘子多么大,问题多么多,还是上市了。最近翻看我的这篇文章,

声明:《平常心态 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为网友控芯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