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的周期特征
文/郑友林
自1825年英国发生首次经济危机(衰退)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生了19次较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分别发生在1825、1837、1847、1857、1866、1873、1882、1890、1900、1907、1920、1929、1937、1948、1957、1969、1973、1979、1990年),总的说来,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本上平均每隔8-10年发生一次衰退。
过去,每一次周期的高点一般是以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周期性经济高涨、并伴随着信用膨胀和股市高涨,经济活动在高涨阶段达到自身的极限,紧接着就是衰退,经济衰退的特征是:工业衰退伴随着慢性农业衰退,钢铁、汽车产量下降,大量企业破产、失业增加,股市暴跌,银行坏帐增加,金融危机和银行破产等。 经济周期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停滞、衰退的周期性变化。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这是一般性的经济周期规律,它描述了经济由盛到衰、由衰到盛周而复始的现象。 我们知道,周期性的衰退现象主要是由投资高潮、信用膨胀和需求相对不足等因素促成的。判断经济周期规律是否起作用,不要被周期运行过程中繁荣阶段的“延长”等现象迷惑。必须从投资、信用和需求等基本因素来判断。过去十年,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有些学者提出了经济周期消失的观点,他们认为,一种新经济正在美国形成,与传统经济类型中生产者“报酬递减”以及消费者“效用递减”的基本法则相反,新经济中具有使生产者的“报酬递增”与消费者的“效用递增”的性质。新经济是一种可能最大限度地“熨平”经济周期的经济。它摆脱了旧经济周期的困扰,不会出现导致通货膨胀的经济过热。传统经济周期理论已经不适用于解释新经济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在1998年6月提出了周期消失问题。他认为,只要政策得当,经济就可以摆脱商业循环。《新财富时代》一书作者韦斯伯里说:“美国已经进入一个刚刚开始的新财富时代。通货膨胀不会上升,衰退不可能出现,股市也不是泡沫。”
周期消失论者的主要依据是: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最近10年,美国电脑、半导体和电信设备等新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30%,而非新经济制造业的生产率平均每年只上升了2.5%。第二,存货调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目前美国经济的成长放缓可能只是受到库存调整的影响。他预计,一旦产能方面暂时性的供应过剩得到缓解,经济便会恢复高速成长的态势。第三,宏观部门更加明智能干。美国实行严谨但不过度的财政政策和理智且果断的货币政策组合。第四,市场更加具有弹性,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非常完备,在很大程度上,金融市场能够对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作出及时的反应,金融市场在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方面,已经取代了美联储的传统职能。美联储只需要轻轻地调高或降低利率,以敦促市场正常工作。最后,美国的金融控制能力增强,吸收外部储蓄的能力大大增强。这些都帮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机会。
不过,周期消失论者还留了一个尾巴,显得缺乏自信心。多恩布什断言:“五年之内美国经济没有任何衰退的可能性。”按照多恩布什的观点,到2003年之前,美国经济不会陷入衰退。2003年之后,如果出现意外,美国经济还是可能出现衰退。
美国经济果真象“周期消失论者”所说的那样可以“避免”经济衰退吗?笔者认为,“周期消失论者”所列举的一些现象都是事实,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因素可能促进美国经济的“繁荣”阶段延长了,但是,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衰退的阴影,更不可能彻底避免衰退。具体表现在:
第一,美国经济的投资热潮表现为对IT行业的盲目和“过量”投资。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迈向信息社会,当时信息业投资额为每年1200亿美元,超过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到1998年,美国的信息业投资已高达3881亿美元,有力地推进了以信息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正是信息产业的高增长带动美国股市屡创新高。1993—1998年间,美国电脑服务软件业年均增长率达10.7%,信息业产值在美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6%上升到1999年的8%以上。1995—1998年,信息业增长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5%。而正是大举投资IT产业,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和存货积压。在2000年,美国企业的库存上升是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之后最严重的。企业生产必然受制于市场需求的约束,生产过剩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在预期利润下降的环境下,股市最终会回归自身的价值。
第,尽管信用膨胀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信用膨胀的实质未变。美国人的储蓄率低,持股比例较高,这个问题只是私人资金通过何种渠道转化为投资的问题,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居然迷惑了无数经济学家,难道资金非要通过银行转化为贷款给企业使用才算信用?美国的直接融资比例高,最新调查显示,美国的持股人数占全部人口的58%。这种现象使信用膨胀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居民通过买卖股票投资。在信用扩张阶段,企业IPO(首次公开发行)增加,个人投资股票增加,股市上升。例如,1998年,有42家互联网公司进入IPO市场,筹集资金19.6亿美元;1999年共有289家互联网公司实施IPO,筹集资金246.6亿美元。1999年,市场为互联网企业提供的资金占整个IPO的60%。从股市方面看,以代表新经济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例,从1991年4月到2000年3月,该指数从不足500点狂涨到5000点以上。2000年3月10日,纳指更创造了5048.62点的历史最高纪录,随后便一路下泻。2001年3月12日:纳指跌破2000点,终盘报1923.38点。
投资的盲目性和投机性是导致信用膨胀和大量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过去,投资失败是银行家听信企业家对投资项目的美好憧憬,现在,媒体关于新经济的报道,充满了讲故事、免费资本(风险资本)、上市圈钱、快速致富、IT超级富翁等新闻。显然,这些报道具有示范作用,许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并没有实际经营业绩,还有,并不排除部分IT英雄浑水摸鱼。对于讲故事融资行为,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很多新兴的网络公司并非新兴的企业,只是股市的投机者。即使他们有商业计划,也只是发行IPO和被收购。今天的管理者们的贪婪真让我惊骇。任何在18个月的时间里还无法建立良性资金流动的新兴公司也是虚假的。问题在于很大一部分网络公司根本无法建立良好的资金流转,这就违反了商业法则。
第四,美国经济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信用膨胀”,即消费信用膨胀。它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在股市高涨阶段,会产生所谓“财富效应”,刺激超额消费;二是消费者向银行借款消费。根据研究部门提供的一个经验数字,股市每升值1美元,消费者就会增加3—5美分的消费。 鉴于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者的信心就自然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或衰退的重要决定因素。在2000年3月,美国股市出现转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5048.62点的高位急转直下,到2001年3月,仅仅只有一年时间,投资者的财富即缩水近5万亿美元。过去的“财富效应”现在变成“负财富效应”,消费自然跟着萎缩,信心也急剧下降。
第五,我们不难看出,因为企业直接信用和个人消费信用的双重膨胀刺激美国经济过热,使美国经济经历了近120个月的“超长的”增长周期。但是,在企业预期利润下降和股市暴跌的打击之下,信用进一步膨胀的基础不复存在。相反,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企业破产、解雇加速、失业率不断提高、消费者信心急剧下降的情况下,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还会大幅度收缩。具体表现为企业IPO急剧减少和消费者贷款减少。同时,由于企业和消费者破产事件增加,银行坏帐也将增加。2001年美国公司倒闭数暴增,个人破产猛增。根据金融机构审计师提供的数据,美国大多数银行坏帐率已经接近20%。一旦经济进入衰退,企业和个人的(财务)问题还会进一步暴露。(显然),股市暴跌和经济衰退会加速暴露银行的坏帐。换句话说,衰退会通过经济的内在传递机制使衰退加速,这就是所谓的“衰退的自我强化”现象,这个概念最初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使用。今天,我们把“衰退的自我强化”用在分析美国经济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现在,人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降低利率上,然而,格林斯潘现在也有些力不从心。长期以来,美联储严格按照“渐进主义”(Gradualism)的立场实施货币政策,尽管公众强烈要求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大幅度降低利率,但是,格林斯潘和他的同事们依然我行我素,坚持一点点地降(每次至多下降50个基点)。因为降低利率需要一个过程,即使利率调整到位(目前比较一致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为4%),至少也要等待12个月时间经济才可能复苏。美联储下一次降息最早也得等到5月初,届时,(联邦基金)利率也只能从现在的5%(至多)调到4.5%,估计到2001年6月份以后,利率才有可能下调到4%的目标位。也就是说,(如果把“时滞”因素考虑进出)大约要等到2002年6月,美国经济才能获得比较强有力的增长动力。那么,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在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2001年4月初,美国财政部长奥尼尔还宣称,美国经济没有进入衰退。其实,美国经济已经处在衰退的边沿,近期,美国经济可能会延续一段低增长或零增长,但最终必将滑入衰退。
(写于2001年)
本文首发于WWW.E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