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框架图 对生态金融学的一个思考框架
——基于生态金融的解释1、问题的提出 当前,许多人都在谈及资本市场如何重要,货币市场如何重要,但是到底有多重要,或者说各个子市场之间到底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市场之间是如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却很少人作出系统性的阐述。然而,这一问题对于未来中国金融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却至关重要。有感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希望通过思考较久的“生态金融”的思想,尝试性地给与解释。2、文章的逻辑思路。 通过对自然生态的考察,结合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中国金融业有悖金融生态演化的主要问题,而后解决之,最终谋求金融与经济、金融体系自身的均衡与协同。3、具体思路及文章结构
导言 金融生态思维的确立。 本章重在通过考察自然生态,界定金融生态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金融生态重点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协调运行,二是金融体系自身的竞争性均衡发展。提出稳固的信用基石、逻辑地自然演进、均衡协调地发展是金融生态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章 金融生态演进的国际视角。 本章将立足于生态金融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系统分析、考察为什么美国、德国的金融体系运行相对良好,而东南亚、拉丁美洲的金融体系却比较脆弱,从而论证导言提出的信用基石、自然演进和均衡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非自然演进的中国金融体系。 本章将从纵向的角度重点阐述中国金融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惊险一跃(金融业复位),很快浮现了有悖于金融生态的三个重要问题:非自然演进、非均衡性与信用缺失。以上问题交互影响加剧了中国金融业的脆弱性。其具体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性,与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性不对称(最没有活力的国有企业却占据了最多的金融资源);金融内部发展严重不均衡;大量引进外资,而国内金融资源却存在严重的闲置;一再强调发展农业,农村金融资源却存在枯竭的危险等等。中国经济发展的非自然演进、非均衡性与信用缺失特征,使得中国除了存在一般国家普遍存在的风险外,还存在具有很强经济外部性的金融生态失调可能引发的风险。正是因为中国金融业无法按照传统意义上的轨迹逻辑演进,因此,政府立足战略高度,服从市场要求,自觉地拾遗补缺,促进金融生态的尽快复位,就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章 货币——资本之路有多长:信用体系的构建。 本章重点阐述金融生态的信用基石问题,这正如自然生态中的空气和水。指出金融生态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得各个层次投融资主体能够有序对话,从而促进货币向资本的效率转化。然而货币之所以会成为资本的最重要条件在于“筹资主体的信用增级”,即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效率依赖于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信用增级机制的完善程度。要想建立完善的信用,首先必须完成产权革命,因为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为此,将以封闭的农村作为基本模型,不断开放扩展,探讨信用生成过程。其次,光解决产权问题还不够,还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增级机制(比如现在股市上劣质的上市公司就是一种国家担保下的信用增级和信用创造过程)。第四章 供求对接重构金融生态:谋求自然演进与均衡协调 本章将通过经济全球化要求资本全球化、适时化,居民财富增长导致边际风险承受能力提高,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等几大原因,论述直接融资快速发展是客观必然(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就直接融资而言,股市和债市应当分别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却要通过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市场参与主体整体的资本结构(权益与负债的比例)的考察,尽可能定量化、动态研究股市、债市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重要程度。为此,将政府和中央银行也视为市场参与主体,从而匡算国家整体的资本结构。在这一框架下:1、股票市场绝不仅仅指所谓的主板等各个“板”市场,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必须在全国形成一种“股份精神”,让权益资本的各级供求者都能够在相应的有形、无形市场中有序对接和流动,即便是在一个高度封闭的农村,同样存有类似“市场”。于是我们就没有必要将太多的社会功能赋予现有沪、深两个交易所,也无需采用所谓“积极的股市政策”,企图引发“财富效应”;而是将上述两个交易所定位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导向器(上市公司所有制结构、上市选择机制、股本规模均衡、退出机制,以及有效反映中国经济结构),而将筹融资功能交给各级有形、无形的市场。具体阐述如何解决现有股市的问题,发展各级市场。2、理论上看,债券市场发展的前提必然是市场筹资主体首先拥有权益资本,而后以此作为信用的保证,借得债务资本。然而金融生态却要求决不能等到股票市场完善后再求发展,否则合理的社会资本结构就不会形成,金融效率、经济效率就不可能提高。于是那些“必须重点发展股票市场或者债券市场”论者就有失偏颇。有序发展债券市场要充分尊重中国的实际,在当前企业信用不佳难以规模发展(市场选择的结果)的情况下,为了发展经济,刺激内需,可以允许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多发行债券(注解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暂且“借用企业的市场额度”,从而满足以上讨论的国家整体的资本结构,随着企业信用、整体社会信用的提升,“借用的市场额度”不断退给企业(相对变化,而绝对量可能都增长)。与此同时,国债的功能要做重新定位,即不同的时期,国债到底应该多大程度上分别履行其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指出当前应当将财政的金融功能提到应有的高度,从而尽早完善收益率曲线,为利率市场化提供准备。第五章 金融生态的深化:衍生及其它相关市场的发展与金融风险的防范1、衍生市场尤如自然界生物链的下游,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一个规模庞大的上游“食物链”,否则不仅自己难以生存,而且可能竭泽而渔,毁灭其“上游食物链”。事实上,衍生市场对于其基础市场而言既有平衡对冲基础市场风险的正效应,也可能有放大整个金融市场风险的负效应。因此在中国基础市场——股票、债券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勉力发展衍生市场是值得商榷的。现阶段发展衍生市场的重要命题是研究如何创新化解金融市场的风险。2、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等在金融生态中的作用及其地位的讨论。重点通过实证考察经济发展过程中上述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意义。第六章 金融生态中的资金流动:能量转移 以资金为对象,动态监测资金在各个金融子市场(当前股市、债市、期市关联度相对较强)内部的结构性流动和市场之间的流动(是否存在虹吸现象),分析市场分割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为金融生态的复位和正常演进提供更为充分的证据,也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准备。
更多阅读
地主对蜜罐子的一个小结 我家的蜜罐子剧情介绍
看到然子和LILY等蜜友祝贺蜜罐子访问量过百万的留言,有种自己忽略的生日被朋友记着的感动. 你们的这段话也把我带回了蜜罐子的最初的日子(那也不过就是四个月前)。也是因为一开始就有和你们一样的蜜友们的喜爱和支持,有你们闪
对估算教学的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加强估算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估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出现,有它的现实背景与实际意义。一方面,从人的运算年龄特征与起源来看,估计相对于早于精确。从运算的认知过程与结果上看,估算具有直觉性、跳跃性与内隐性的特点,它相对于精
我对近视成因的一些思考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前言:理解原理,能帮助我们正确把握各类视觉现象,掌握自己眼睛当前的状态和组织变化的规律,提高锻炼信心。笔者欢迎对理论有兴趣的网友一起交流,并对不当之处提出宝贵意见,谢谢!此文也为第二篇之局部,暂不建议传播,冲突之处以正文为准。人一出
为什么估值总是错的--对金融学的哲学思考--作者:周洛华
为什么估值总是错的——对金融学的哲学思考2013年09月18日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周洛华一旦理解了那些不能说出的估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伦理力量,我们就应该全力保护和捍卫市场的道德底线。所以,我特别赞成证监会主席肖钢对内幕交易的打
2016年对外出版项目 对外版书出版的一些思考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后,伴随着宏观经济走弱,以及图书市场整体不振,外版图书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在发生变化,无论是榜单品种还是销售码洋,都开始呈现下滑态势。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各出版单位的竞相引入,致使水涨船高,外版图书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