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基本观点如下: 1、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信贷履约行为由其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双重因素决定,在具体采取行动时,首先起作用的是履约能力;当企业具备或基本具备履约能力时,履约意愿因素开始起重要作用。 2、由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十分激烈,而自身的实力相对较弱,因此迅速发展以壮大其自身的实力对企业的生存是极为关键的,即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更主要地表现在发展状况上。 3、基于上述原因,中小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敏感的,但同时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缺乏,整个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处理能力又是有限的,其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主要来自于销售额、利润等直接数据,对企业发展状况的判断也主要来自于企业产品销售势头是否良好、企业利润增长是否迅速等。 4、对于中小企业领导者而言,由于环境的变化非常迅速,其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未来是否需要进行信贷融资、融资数量多少等难以确定(即“不偿还成本”的变化量很大),因此对于一个理性的领导者而言,除非其履约能力无法保证或违约行为能带来极为明显且极为巨大的利益,采取这一行为时必然是慎重的。即如果有代价相对较小的策略一般就不会采取代价相对较大的策略。 中小企业的履约行为由其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双重因素所决定,履约能力由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包括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决定,而履约意愿则主要由该企业的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所决定。企业在信贷行为中涉及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贷款人和担保人,市场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情况的最主要的因素,从而也是影响企业履约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是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估计,这种估计有两大特点:一是市场环境竞争性越强,则企业领导人越关注企业的发展趋势;二是企业领导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来源是不完全的,其对企业未来的情况的估计很大程度上受目前产品的销售情况、利润的增长、资金情况等相对直观的数据的影响。其次,贷款人和担保人对于企业履约行为的反应方式也会影响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如果贷款人对于“贷款逾期”(“第1类违约行为”)和“欠息”(“第2类违约行为”)的反应有较大区别,则将极大地影响企业领导者的履约意愿;同样,担保人如果在“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更倾向于“盈利性”,或者变“资金担保”为“行政担保”,则这种行为趋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领导人的行为方式提供导向。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信贷履约行为的一个模型,](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23480635777.jpeg)
因此,当企业领导者从产品销售情况、利润情况等数据中发现企业的增长(而不是现状)无法令人满意时,其履约意愿可能会受到影响:由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受到威胁,如果此时偿还贷款,可能进一步削弱企业的资金实力;但同时又无法确切估算因违约带来的代价,因此其倾向于采取代价较低的行动:暂时拖欠贷款本金的偿还,但继续支付利息(此时企业的财务状况足以承担其继续支付利息),这样既不至于因还款对企业的资金情况造成影响,又不至于使银行对其采取极端的行动。同行业中采取类似行动的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行为的普遍化。 从趋势来看,如果企业恢复了较高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焦虑症”得到减轻,考虑到银企关系对未来融资的重要性,企业将会考虑偿还贷款;如果企业一直以低速增长或停止甚至负增长,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削弱,最终导致其履约能力的削弱,此时该企业将不得不采取拖欠利息的行为。考虑到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激烈的环境,从“低速增长”过渡到“衰退”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因此,作为贷款人的银行如果放任企业这种“拖欠本金、正常还息”行为,则将因企业走上衰退的道路而使其贷款遭受更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正是由于上述企业通过这种方法长期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占用信贷资金从而使其相关的财务指标表现相对良好,银行更加容易忽视其中所包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