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追寻名人,开创你一直忽视的奇迹:奇迹》
恐惧:我们希望自己能无惧于某件事情,然而如果我们常常因恐惧而裹足不前,则当然会一直恐惧。 愤怒:我们希望其他人能改变我们的行为,然而如果我们以愤怒作为对抗的工具,则他们并不会改变行为。(当你所使用的惟一工具是铁锤时,所有的事物看起来就都像是钉子!) 焦虑:我们希望能更有效率地处理所遇到的情况,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充满压力的思想让我们行为失常。 罪恶:我们想要宽恕自己,继续往前迈进,但是我们没办法做到,因为我们总是被想要惩罚自己的念头一次次地绊住。 有一个问题很有趣,那就是人类为什么会有感情呢?如果我们是机器人的话,我们不就不需经历任何的痛苦或快乐了。我认同所有的事物背后皆有一伟大的设计的概念。如我们刚刚所了解的,那些习惯以邪恶代替善良,以愤怒代替爱的人们的寿命通常不会太长,因为我们的行为模式会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长时间下来,这类人的后代数目将不及那些具有正面心态的人们。虽然我们没有人能活得够久去看看这个理论是否真的正确,但是,我们可以看看短时间内所发生的事,就知道保持正面的情绪是好处多多的,至少正面的情绪能让我们更快乐、更有贡献,一切都有趣多了! 将注意力集中在快乐的念头上 几乎所有人都愿意美化自我形象,并借此加大我们的舒适地带,去探索可能的领域。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自己在每一方面的表现都可以突出、优秀。我们希望自己一方面能承受很大的风险,对于成功的前景感到舒适;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承受巨大的挫折,并对失败的可能坦然接受。如果我们想要探索全部的潜能,我们就必须去测试潜能的外在极限。
![第14节:改变心态才能改变现状(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22679382758.jpeg)
我们知道对任何想要得到更多的人而言,痛苦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与它共存,接受它,甚至必须去追求。因为痛苦正是成长的标记,代表了我们想要改善自我及生活。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活得像个机器人一样,麻木不仁,而对外界的刺激常常没有反应。根据他们对于真正的自我的有限认识,他们的情绪反应就像是预先设定好的方程式。很少人会去面对生命的基本挑战,扩展内在意识,发现真实自我,以及发挥全部潜能。 掌握外在的物质世界,并不能帮助我们去掌握自己的生活。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心灵是如何运作。 我们不应强迫这个世界服从我们的命令,我们应该努力扩展自己的认知,让自己能根据信仰和希望来看这个世界,我们应该与周遭的一切和平共存,而不是试着去控制和改变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