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汶川大地震,宛如一首壮烈的进行曲。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百折不挠的坚强信念。抗震精神是又一笔可贵的财富。
作者:姚延敏 苑航 李颖 陈丹青
汶川现场实录 灾难当头:中华儿女同舟共济 5月19日14时31分,天安门数万名低头含泪默哀了3分钟的民众忽然昂起头,吼出了同一个声音:“中国加油!”伽玛摄 国务院5月18日发布公告:“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这是一个国家对亡灵最庄严、最肃穆的祭奠。 地震灾难发生后的数小时之后,据搜索引擎网站统计,“汶川”一跃成为互联网上频率最高的搜索词,数据在很短的时间里成几何倍数增长。在突发性巨灾面前,民间力量和政府一起高速运转了起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全国性的总救援中。灾难第2日,中国红十字会的网站因为服务器无法承受巨大的流量暂时关闭。“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救人!救人!!救人!!!时间不等人,一个个生命都悬挂在秒针的末梢。对于大部分像我们这样不能赶去现场救援的同胞们来说,眼下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捐款了。”一名留英华人在5月13日的博客上写到。之后,她又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种捐赠方式公布在自己的博客上。13日,很多网友的QQ签名都改成了:“有钱捐钱,有血捐血。”所有中国人,在一时间达成共识:不要反思,不要批评,救人压倒一切。 800顶帐篷、14000件衣服(裤)、2700床棉被、7800箱方便面、2700箱矿泉水、1660箱肉肠以及2130箱饼干、1400箱药皂和84消毒液,总价值300万元人民币,总重量超过150吨。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内,北京物美超市就调集了11车救援物资,直接开赴灾区,成为中国第一家直接将救灾物资送至灾区的民间企业。之后,大陆、台湾、香港的各大企业纷纷慷慨捐赠,台湾企业家王永庆老先生,单独捐1亿元人民币。 从地震第二天开始,各大城市的采血车出现排队长龙。去得迟了的市民,都因为血库充足而不得不第二日再去排队。各社会团体、组织、个人都纷纷组织捐款,银行、超市、学校等各种人流聚集的地方都设有捐款箱,里面有一连好几沓的百元大钞,也有一元元硬币堆积如小山。人们曾读过这样的片断,13岁的孩子自己拿起小锤子,敲碎了自己心爱的储钱罐,把自己多年积攒的硬币都拿到了捐赠现场,她说:“我把我的零花钱都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回家以后我还会继续把我的零用钱攒起来,以后再捐。”境况凄惨的小乞丐,在得到路人一元钱的施舍后,立即跑去马路对面正进行街头募捐的捐款点,郑重其事地将刚刚得到的钱款放进募捐箱。有人好奇询问究竟,乞丐一脸严肃回答道:“虽然我很穷,但我也想为灾区人民贡献一点心意。”之前一直被指为没有责任心的80后们,竟成为这次志愿者救援队的主力。 5月15日,满载救灾物资的台湾“中华航空”波音747货机抵达成都双流机场,装载物资包括台湾红十字组织及慈善团体为四川赈灾紧急募集的毛毯、睡袋、帐篷和医疗用品。 截至发稿日,民政部报告,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347.87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97.81亿元。 美国《洛杉矶时报》在评论中说到:“地震展示了一个新中国,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为11.4%,达24.7万亿元。当然,这是理解中国“极具竞争力”的事实基础,但将国家能力与GDP作简单对应显然是有明显不足的。 俄新社编辑部在其《中国,挺住!》的文章里这样写到:“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中国需要支持……我们知道,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数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能达数百亿元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与中国同在!” 唐山历史档案 拯救唐山:依靠不屈不挠的精神 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这座著名的工业城市被地震化为废墟的同时,北京中南海红墙内的毛泽东也在承受着疾病的巨大折磨。 当天上午8时多一点,已知震中位置但还不了解灾情的华国锋等中央领导人,听取了从唐山赶来的李玉林等人的汇报:“唐山全平了!赶快救救唐山!” 上午10时左右,中共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办公室。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锡联、纪登奎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德全面负责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并授权他们可以调动部队和动用军需物资。 救援部队迅速赶到唐山,紧接着运送前线指挥人员、通讯设备、药品、食品、医疗救护人员的各种飞机蜂拥而至。 据当时的《解放军报》记载:“空军凭借最简单的工具,用耳听、眼看、头脑分析的办法,成功指挥了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13种飞机、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起降。最多的一天356架次,最短的起飞间隔只有26秒。运出伤员2000多人,运进救灾物资数千吨,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和事故。” 据唐山地震时的随军记者张老先生回忆:“当时的硬件设施虽然没有现在好,虽然很艰苦,但是当时中国人民救灾的气势高昂。” 文革最后一年,在美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时候,中国经济却几乎陷入了停滞,那时没有先进的救灾设备,救灾更多的是依靠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许多老唐山人回忆起当年救出他们的部队还忍不住热泪涌动,为了在死神手里抢夺更多的生命,解放军冒着危险在坍塌的楼板和摇摇欲坠的墙体间救人,开始的几天几乎是昼夜连续奋战,大部分官兵的手上没了指甲,没了皮,血肉模糊,军鞋和裤腿也被钢筋碎石扎烂…… 巨大的灾难并没有让当时的中国惊慌失措,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由于消毒、掩埋尸体及时,大灾之后的唐山安然度过了传染病爆发期。 第二年春天,唐山传染病发病率比常年还低。 网友评论:中国力量民族脊梁 汶川抗震的精神动力,源自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无疆大爱!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中华儿女历来秉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连日来,祖国大地处处可见捐款、捐物、献血的长龙。一位彻夜排队等待献血的成都下岗职工说:“我的钱不多,但我有一腔热血。” 连日来,每一位救援人员夜以继日地执行着“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的铁令,因为我们坚信,有人在,就有希望。 汶川抗震的精神动力,源于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大气魄。路断了,桥塌了,子弟兵们徒步直插震中灾区。 灾区人民急需救援,子弟兵们从天而降,不顾余震,冒死进入废墟救人。当一名战士抱着一个孩子被强行拖出时,他跪下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位女护士忙着安置伤员,而她的孩子还在学校,安危不知……在灾区,一幕幕发疯般救人的场景被定格,中华儿女的心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我们祈盼幸福,但我们从不畏惧灾难。中华儿女一路走来,在中华文明史上铭刻下自强不息、顽强崛起的光辉足迹。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的3年自然灾害,还是1998年的特大洪水,还是2003年的“非典”,或是今年年初的南方雪灾,无数灾难没有击垮我们。挑战越是巨大,我们越发坚强!如今,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砺出铮铮铁骨。 正如国家减灾委有关人士充满信心指出的:“悠久华夏,度过了无数惊涛骇浪。譬如我们的老祖宗大禹时代就遭遇了罕见的洪水,可是那场洪水并没有湮灭华夏意志,反而给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精神。今天,我们众志成城,更有信心人定胜天,战胜各种天灾。”(宋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