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名石砥砺与世界眼光



  

  钱江

  去了广东肇庆,回来见到安徽黄山脚下歙县的朋友,聊起如今的端砚、歙砚,当地砚石资源锐减,致使砚材涨价,砚雕师难为无米之炊云云。这番话或许有些极而言之,但就我所知,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出产端砚石材的几个著名老坑,经过上千年的开采,资源渐渐枯竭却是真的。作为对策,肇庆当地政府封闭了紫云谷的“老坑”和“痲子坑”等。而歙砚的石材产地婺源龙尾山,古坑所产也日渐稀少,致使歙砚价格飞涨,远非当年所能想象。

  这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现今石材开采技能大大加强,掘坑见底,采石务尽。以肇庆老坑为例,自唐代开采,至上世纪50年代初,1300年间,总共开出高80厘米,宽80厘米的70余米坑道。1976年在老坑旧坑南30米处新开坑口,采用了现代生产手段,新打出的巷道高1.80米,宽1米多。从那时起到1999年封坑,短短27年,老坑延伸了200米,所采砚料是过去1300年采量总和的数倍。有这样的开采能力,再多几个老坑也被采尽了。于是,封坑成了保护著名砚材资源的重要措施。

  按此推断,天下砚材终将用尽,端砚、歙砚真的会成为“历史遗产”吗?日前又有友人自甘肃来,示我一方淡绿色的洮河砚,且言当地将修大水库,一旦古老砚坑沉入水底,洮河砚将成为失传孤品云云。

  正是这方洮河砚改变了我的观点。原来,洮河砚材产自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河边的石壁之间。那是古代蛮荒之地,人烟稀少,自古由当地土司管辖。我要慨叹唐朝人士是怎么知道深山中有这样的绿石是砚材珍品?再说端州,当年也是荒瘴之乡,商旅不行,那紫云谷里的石头又是怎么发现的,让李贺来歌咏?古徽州龙尾山不也是人迹罕至之所,是谁第一个将那里的石头雕成了砚台?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比较,靠古代文人用墨条将一方方石料研磨比较过来。从一般意义来说,任何石头都可以制砚,但石质粗粝者损笔易干,上品砚材无不石质坚硬细腻,发墨而不损笔毫。这一磨就是一千年、两千年,墨条磨去粗粝,显露细润,终于发现了边远山中或江河边的制砚佳材,如端砚“细润如玉”、“贮水不耗”,歙砚“嫩而坚、润而不滑”等等。比较出真知,于是端、歙、洮、澄泥砚应运而生,扬名唐宋之间。

  纵观以往,中国名砚很多,都出产在“汉字圈”内。所谓“普天之下”,大体上不越中国境域。砚材所产,大致在大漠之南、葱岭以东,南至岭南,东濒大海。自秦始皇“书同文”之后,到唐代,文人墨客终于圈定了“四大名砚”。从那以后,书写者和制砚者的目光未能看得更远。

  但是今天不同了,世界一体化浪潮呼啸而来,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的视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石材涌入中国市场,在建筑业包括室内装修中大显身手。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料,我敢肯定,其中一定有能让制砚高手满心欢喜的砚材。来自意大利的黑底金星石材,石纹中金星闪烁,光泽动人,莫非是新一代“金星砚”的佳材?来自北美的“珊瑚红”石料,能不能制作石品高雅的新“红丝砚”?世界上所有的石头,都可以由我们的砚石开采和制作者来比较和评判。君不见,歙砚制作者已在使用来自龙尾山以外的石料。世界上五彩缤纷的石料,没有被认识的比比皆是,完全可以放眼去搜寻、去比较。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我说在意大利、南非或南极某处发现了绝佳砚材,我会认为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制砚者的悲观心态要不得,也站不住脚。事实说明,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直到如今,有过砚材开发史的地方,不过是这个地球上不大的一块地方,未知和未及的世界还大得很呢!

 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名石砥砺与世界眼光
  端歙洮澄四大名砚,经过上千年的砥砺比较才被发现和确认。而在今天,人们发现一种新的上佳制砚石材肯定用不了那么多时间了。一千年太久,究竟待到何时?要看今人的勇敢实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565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批判的眼光作者:高韵冽

原文地址:批判的眼光(作者:高韵冽)作者:萍水相逢1204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两者缺一不可。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人就会快乐,就会觉得生活有意思,小草绿了,小花开了,春天来了,欣赏她就开心。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人就会变得乐观开朗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80后》连载之二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懒惰的一代?    人们常说,懒人创造了世界。因为懒,所以会在方式方法上找捷径,才发明了遥控器,因为懒,所以不愿意艰苦奋斗,而想出来各种巧妙的方法,设计出更好使的工具。大多数80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认同传统的

声明:《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名石砥砺与世界眼光》为网友大力出奇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