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一切都变了。从试探、磨砺、蓬勃、萧索再到遍地开花,互联网已经在社会经济基础层面上深刻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做生意的方式,甚至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一波又一波的变革和创新大浪,不断在洗刷着所有人的商业价值观。 从100多万到2.1亿,网民数量以这种速度增加,中国互联网只用了10年。在这之前,中国互联网没有可遵循的历史经验。在此之后,也将没有可参照的成功案例—因为没有任何行业像互联网行业这样,如此变化多端、不循常规,又如此宏大到可以包容一切。 十年之后,很多东西仍然没有变。互联网在中国的成长路径就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盘山公路,拐过上一个弯的时候,险峻的风光似乎就在眼前,而下一个弯道过去,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这时候人们还是延续希望的孩子! 已经十年了,《互联网周刊》一直都在记录、见证、观察、评点、感叹着那些变化,也在不断追求着在我们看来也许是永恒的东西。 我们更加清晰的在杂志定位中凸显了信息的价值,以及信息对于商业的影响力;信息时代也将是一个更加开阔、更加有份量的舞台;我们会继续坚持敏锐的洞察力,坚守“发现,始于互联网周刊”的勇气;《互联网周刊》的下一个十年,将会用更加全球化的眼光去解读商业,我们的记者群体将会遍布世界…… IBM曾经在自豪于其全球范围内庞大的研发体系时这样说,IBM是在做“日不落的研发”。世界绝不仅仅只是平的。对于一家立志于国际化的传媒集团,我们希望能做“日不落的报道”。在中国企业寻找国际化突破口的时候,在跨国公司试图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互联网周刊》都将是它们忠实可靠的朋友。

以上这些正是此次你所看到的《互联网周刊》创刊十周年特刊中所力求创新的动因。新的栏目、新的定位、新的气魄、新的面貌,不变的仍然是我们对IT产业的专注和执着。如果说IT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中国和世界之间、商业和读者之间存在一个通道,那么《互联网周刊》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