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正在降临的危机与金融风暴史:大崩溃》
供应数量不能及时增加来满足需求,这就为投机活动提供了空间――有实力的投机者可以通过大量囤积商品或者垄断供应渠道的方式来减少供应,哄抬价格,赚取暴利。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17世纪的荷兰堪称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世界海上霸权,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商船数量多达1.5万艘,海外冒险使得荷兰以及整个欧洲都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有的是通过工业生产和贸易得来的,但更多的是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得来。通过掠夺得来的金银数量,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商品总量,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金本位的时代,通货膨胀就是指金银数量增加带来的金银贬值,同等数量的金银只能购买到比以前更少的商品。 货币的增加速度大大快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人们除了进行消费和投资实业之外,还有大量的“闲钱”来从事投机活动――用现在流行的词来说就是“流动性过剩”。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二个条件。
![第11节:第二章 第一滴血:荷兰郁金香投机热潮的启示(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11595482798.jpeg)
同时,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还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发源地和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商业银行、股份制公司、信托投资、商业保险等新鲜事物开始出现,并且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相互贯通的商业和金融系统。1608年,阿姆斯特丹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交易所。在传统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之外,一个纯粹进行货币与资产交易的产业发展起来,这就是现代金融业。 金融市场的形成,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这是投机泡沫形成的第三个原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美丽迷人而又稀有的郁金香了。 疯狂三部曲:从消费热到投机狂潮 在1634年以前,郁金香和其他花卉一样是由花农种植并直接经销的,价格波动的幅度并不大。 花卉的保存时间不长,难以进行投机。于是,那些聪明的投机商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在舆论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的倾慕之情愈来愈浓,最后对其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以致拥有和种植这种花卉逐渐成为享有极高声誉的象征。人们开始竞相效仿疯狂地抢购郁金香球茎。 看好郁金香市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连球茎都无法满足需要了。 于是,人们不再直接买卖球茎,而是买卖购买郁金香球茎的合同! 郁金香球茎的收获期是每年的9月。在1636年底,荷兰郁金香市场上不仅买卖已经收获的郁金香球茎,而且还提前买卖在1637年将要收获的球茎――期货市场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