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正在降临的危机与金融风暴史:大崩溃》
所谓期货,是与现货相对应的概念。买卖的双方,并不在达成交易的时候交割货物,而是约定在未来一个时期,按照约定好的价格交割。比如我们第一章举的订购汽车三个月以后交货的例子,就是一种典型的期货交易。但真正的期货市场比这个要稍微复杂一点,这个市场上主要交易的是期货合同。比如你交了买汽车的钱,假设这辆汽车的价格是10万元。汽车经销商给了你收据,收据上面写着“三个月后凭此收据提车”。这张收据,就是一份期货合同。如果三个月内你决定不要这辆汽车了,你可以把这张收据卖给别人。假设这个时候这辆汽车的市场价格涨到了15万元,那么这张收据的价格就不再是10万元,而是15万!通过卖出这张收据,你可以赚到5万元。卖出这张收据以后,这辆汽车就与你无关了。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你是在买卖汽车,但实际上你从来没有见到过这辆车,也不会真的把这辆车开回家,只是通过买卖收据就可以赚到5万元。 因此,在1636年买卖1637年的郁金香球茎,实际上不是买卖球茎,而是买卖球茎期货合同。谁到了1637年球茎收获的时候持有这张合同,谁就可以从合同上的最初卖方手里拿到球茎。这个合同可以经过无数次倒卖。倒卖合同的交易成本,显然比直接交易球茎要低很多,既方便携带也方便保存。这就让大量对郁金香本身毫无兴趣的投机者参与进来。他根本不需要了解培育郁金香的任何知识,只要知道这个品种的郁金香很值钱,过一段时间还会上涨就可以。然后买入这个品种球茎1637年交货的合同,放上一段时间,等着价格上涨,再把这个合同卖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根本没有见过郁金香球茎长什么样,也根本不想拥有郁金香或者郁金香球茎,他参与其中的惟一目的就是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一份合同来赚钱。 所以,所谓的“郁金香泡沫”,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那么准确,很多时候是混杂到一块的,但至少有助于我们了解泡沫逐步形成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消费阶段,就是直接买卖郁金香花。
![第12节:第二章 第一滴血:荷兰郁金香投机热潮的启示(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11562596678.jpeg)
大部分人购买花朵只是为了自己使用――观赏或者佩戴。虽然价格不菲,但购买它的人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实实在在地给他带来了享受――让自己显得尊贵、高雅、美丽的精神福利。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郁金香价格体现了它的实际价值,基本没有什么泡沫。 第二个阶段是投资阶段,就是人们开始买卖郁金香球茎。 如果说郁金香花朵是一种消费品的话,那么郁金香球茎则可以说是一种投资品,或者叫资产,因为它可以生产出消费品。有的人买球茎是为了培植花朵,然后出售,这是纯粹的投资。有的人买来是为了把球茎高价卖出去,这就带有投机的成分。投机行为推动了价格上涨,泡沫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