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正在降临的危机与金融风暴史:大崩溃》
这时的郁金香简直成了烫手的山芋,无人再敢接手。球茎的价格也犹如断崖上滚落的巨石,一泻千里,暴跌不止。荷兰政府发出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平均已经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几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只洋葱的售价。 泡沫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和穷人都可以利用它赚钱,它在崩溃的时候也同时洗劫富人和穷人。一夜之间,不知多少人成为不名分文的穷光蛋。富有的商人变成了乞丐,一些大贵族也陷入无法挽救的破产境地。当然,最后的痛苦,绝大部分还是要由穷人来承担。因为富人损失90%,剩下的10%仍然可以维持生活。即使彻底破产,他也有希望利用原来的生意和人际关系重新振作。而底层人民损失90%的财富,则将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郁金香泡沫的高峰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由于当时的交易非常混乱,许多郁金香合同在短时间内已经多次转手买卖,尚未交割完毕,最后一个持有郁金香合同的人开始向前面一个卖主追讨货款,这个人又向前面的人索债。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从昔日的景气场面顿时间变成了凄风苦雨和逼债逃债的地狱。 1637年2月24日,主要的花商们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会决定,在1636年12月以前签订的郁金香合同必须交货,而在此之后签订的合同,买主有权少付 10%的货款。这个决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郁金香市场的混乱。买主和卖主的关系纠缠不清。荷兰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拒绝批准这个提议。 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的合同。 一年之后,荷兰政府通过一项规定,允许郁金香的最终买主在支付合同价格的3.5%之后中止合同。按照这一规定,如果郁金香的最终持有者已经付清了货款,那么他的损失可能要超过当初投资数量的96.5%。如果还没有支付货款的话,他很侥幸,只需支付合同货款的3.5%,那么卖给他这个合同的人就要遭受非常严重的损失了。 在这个打击之下,荷兰的郁金香投机市场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它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一个正常的国家经济,应该是经济资源在各个行业合理分配,工业、农业、商业、金融、教育、医疗等等协调发展。但郁金香泡沫将整个社会的资金都吸引到投机上来,没有人还会去投资其它行业,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陷于停滞。 在泡沫破灭以前,这些问题都被掩盖了,商人不关心利润的减少,公司员工不关心自己的工作,没有工作的人也觉得没有必要找工作――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赚了很多钱。